专栏名称: 不止读书
从读书开始,尝试不粗糙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69/套!100%新疆长绒棉家居服,好看显瘦 ... ·  4 天前  
壹读  ·  中秋没吃到的,我想11天后补回来 ·  5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不跟别人比,活好你自己(写的真好) ·  6 天前  
十点读书  ·  一个人开始变强的征兆:让一切穿过自己 ·  1 周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福利丨你的度假灵感:准备踏上一场新的旅程了吗?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止读书

如此一本正经介绍辣条和广场舞的腐国你见过吗?

不止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2-11 22:17

正文




《中国春节》第一集:回家(加长版)


《中国春节》第二集:团圆(加长版)


《中国春节》第三集:欢庆


今天是元宵。今天之后,春节就差不多快过完。最后一天,看个片。

今天推荐一个由BBC拍成了三集纪录片——《中国春节》。在腐国人民眼里,中国新年不仅是“全球最大盛典”,而且各种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腐国人民眼里全都变了花样。如果你想知道腐国人民的眼中的中国,或者想体味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这部纪录片绝对是极佳之选。

BBC《中国春节》纪录片共分为三集:回家、团圆和欢庆。分别讲述了春节前人们返乡回家、春节中人们团圆吃饭、春节后人们欢度新年。

和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中国文化的纪录片略有不同,BBC这次拍摄的《中国春节》纪录片并不十分注重镜头的细节和美感,反倒是更像是一群活泼可爱的老外深入体验中国文化的旅游节目。里面有两个外国老爷爷嘻嘻哈哈,吃喝玩乐各种满足,还偶尔秀一下“基”情,让人在欢乐之余,还能深切感受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国年。

当然,在这部纪录片里,除了有一群“逗逼”腐国人民负责卖萌搞笑之外,最让人感到新鲜和趣味的是腐国人民对于中国一些东西的称呼。和我国纪录片一板一眼、比较接地气的语言和称呼相比,英国人民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的称呼变得特别“高大上”。不信我们就来看一下:

比如中国春节,被他们成为“全球最大盛典”,英文是“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连“earth”(地球)这个词都出动了,瞬间觉得春节高大上了有木有!

春运被他们成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春晚被称为“全球覆盖最广的电视节目”;广场舞被成为“中国老年人最喜爱的健身项目”;最好玩的是,我们平时见怪不怪的辣条,却成了英国人民口中的美食,两个老爷爷吃的不亦乐乎,他们称辣条为“中国25岁以下年轻人最爱吃的小吃”,问题是老爷爷吃完还绝口称赞好吃!可见中国辣条已是国内外远近闻名的了!(卫龙是不是可以考虑走向世界了)

在逛庙会的时候,两位老爷爷还模仿广场舞大妈扭了起来,简直萌的不要不要的!

在《中国春节》的纪录片当中,BBC关注了中国过年时期的几大民俗活动或是社会现象:春运、年夜饭、庙会、烟花、春晚等等。

BBC这么形容春运:“亿万人同时迁徙,只为一次团圆。”这深刻的反映了春运的现实场景。同时,他们还走进北京铁路调度中心,为我们普及了一份数据:春运期间火车票一天就可以卖出560万张;春运出行总人数达到2.5亿。末末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一张火车票的长度是8.5厘米,火车票一天售卖量连起来能围着地球赤道的百分之一。

除了春运等中国春节特有的现象,在整部纪录片讲述最多的,那就非“吃”莫属了!腐国人民深入中国,怎能不好好的大吃特吃一顿。和《舌尖上的中国》不同,这部纪录片不是专门讲述食物的,所以在食物的选取上,选的是能代表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且外国人难以见到并好奇的,比如:饺子、北京火锅、肉粥、白酒等等,这些我们看上去很平常的事物,在腐国人民眼里那可是及其新鲜的。

这部《中国春节》纪录片,除了关注了我们过年的种种习俗和社会现象,也非常接地气的关注了中国的民间文化,像辣条、广场舞、打树花、冬泳等等。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也关注了动物的保护以及中国新年的经济市场。

有人说,以往BBC对于中国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所拍的纪录片有关中国的部分似乎有黑化的嫌疑。但是这部《中国春节》BBC对于中国新年文化的诠释可谓恰到好处,而且更加切近生活。腐国人民用他们幽默的视角,不仅可以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就连中国人看了也是各种点赞。

嗯哼,年十五最后一天,给你拜个晚年啦:春节快乐!



- 不止读书-

魏小河出品 微博 豆瓣 知乎 @魏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