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保守派特朗普当选总统,导致美股科技股、中概股持续下跌,但到昨天,京东股价忽然开盘即大涨,并以当日大涨11.39%收盘,报收于26.41美元。
京东股价为何忽然逆势上涨,主要原因当然是京东第三季度财报披露显示业绩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但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可忽视,即京东同时还对外宣布了对京东金融的重组动议。京东表示,已于11月15日批准并授权公司寻求重组负责运营京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京东金融。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交易后,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
京东集团此番出售股份这当然不意味着京东放弃其金融业务,而是要借此实现京东金融股权结构的全内资化。对于出售京东金融的股份的目标,京东集团给出的解释很明确:“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简单说,出售京东金融就是为了拆除其母公司的VIE架构,而实现纯内资身份,借此来实现在国内谋求各类金融业务许可的便利。当然,其进一步的目的为了在A股上市。京东此举,意味着京东金融将为未来在A股上市扫清政策障碍,但上市时间表还不确定。
京东集团这次剥离京东金融,可以看到三重利好,其一,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其二,京东金融在内地上市有利于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企业,有可能给出京东金融比在美股更好的估值,尤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尤其如此,因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在世界领域内是领先的,很多模式,国内市场反而比国际市场更容易接受。
其三,从财务上看,如果重组能顺利完全,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此外,京东集团将通过与京东金融签署一系列关于股份出售、经营业务许可以及合作协议等,由此获得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计税前盈利后,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40%的服务收入。
众所周知,作为新拓展的业务,京东金融目前还未盈利,而不合并财务报表,则意味着京东金融的亏损将不再体现在京东的业绩之内,将有利于京东的盈利表现。按京东财报,京东集团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2.690亿元人民币,如果除去京东金融的支出,京东的业绩将更突出---2016年三季度,京东金融、O2O、技术研发及海外业务的nonGAAP亏损合计约3亿元。
虽然在财务上被剥离除去,但对于京东金融来说其与京东的紧密关系将不会受到影响。京东将会通过与京东金融计划签署一系列关于出售,经营许可以及业务合作协议,继续保持长期战略协作关系等方式,对京东金融的业务发展继续进行大力支持。
关于京东金融的独立,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刘强东和京东会不会在某一天对京东金融失控。这确实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京东也对此做了针对性的安排。
消息显示,京东金融此番实现重组,为了确保京东集团和京东金融长期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京东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先生预计将参与此次交易,按照和其他待确定第三方投资人一致的市场公允价格购入京东金融少数股份,而其它参与交易的投资者预计会认购更高份额的股份。根据目前的初步计划,交易完成后,刘强东先生在京东金融和京东集团将拥有类似比例的经济利益。另外,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以及通过投票权委托或其它安排获取的员工和其他投资人的投票权,刘强东先生预计将拥有京东金融多数表决权。
这已经说的比较明确了,通过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京东集团即使出售了所持京东金融股份,但双方将依然保持着战略上的协同性。刘强东仍然对京东金融保有控制权。
刘强东如何继续保持对独立后京东金融的掌控?有一个参照是马云对蚂蚁金服的控制。今年4月26日,蚂蚁金服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完成B轮45亿美金的融资,蚂蚁金服估值达600亿美元,但通过股东构成图可知,马云在蚂蚁金服中占股只在个位数,但却通过间接关系保持了对蚂蚁金服的掌控,同时也享有了比例远超过股份比例的收益权。在京东金融的独立安排中,刘强东被明确获得的权力和权益实际上更多。
事实上,京东金融只要与京东保持难以分割的业务关系和利益关系,刘强东就不会失去对京东金融的控制权,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要刘强东继续控制住京东这张“皮”,作为“毛”的京东金融就不会被失去。
京东和刘强东对京东金融的掌控在近期看对后者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投资人信心的保障,因为这意味着京东金融的核心管理队伍以及战略方向将依然保持原有的,不会发生改变。此外,京东金融目前所坚持的“金融科技公司”定位估计也不会发生变化。京东金融今后的发展是可预测的、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