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
3
月
19
日发布
2018
年年报。
4Q18
收入
444
亿元,同比增长
26.5%
,调整后净利润
19
亿元,同比增长
236.7%
。
4Q18
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12%
至
2500
万台,平均售价
ASP
增长
22%
至
1005
元。截至
2018
年末,
MIUI
月活数
2.42
亿,同比增长
42%
,单用户年互联网服务收入贡献
ARPU
增
13%
至
66
元,
4Q18
小米之家增
87
个至
586
个,授权店约增
278
个至
1378
个。
|
1.2018
年收入
1749
亿元,同比增长
52.6%
。
其中
1Q/2Q/3Q/4Q
收入同比各增
85.7%
、
68.3%
、
49.1%
、
26.5%
至
344
亿元、
452
亿元、
508
亿元、
444
亿元,增速逐季下降,但整体保持高增长趋势。全年毛利率降
0.5
个百分点至
12.7%
,其中
1Q/2Q/3Q
毛利率同比各降
0.8
、
1.8
、
2.3
个百分点至
12.5%
、
12.5%
、
12.9%
,
4Q
毛利率增
2.4
个百分点至
12.7%
,
主要受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拉动
。(见表
2
)
分产品。(
A
)智能手机:进军高端市场,
ASP
明显提升。
1Q/2Q/3Q/4Q
收入同比各增
91%
、
59%
、
36%
、
7%
至
232
亿元
、
305
亿元
、
350
亿元
、
251
亿元,其中
4Q18
手机出货量降
12%
至
2500
万台,平均售价
ASP
增长
22%
至
1005
元。
持续强化在中国大陆中高端手机市场的地位,发布
Mi 8
及小米
MIX 3
等多款旗舰智能手机
,
4Q18
售价在
2,000
元或以上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智能手机分部总收入
31.8%
,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的
ASP
同比提升
17.0%
,在国际市场相应
ASP
同比增长
9.7%
。
持续创新,不断加大智能手机研发投入
。以相机为例,
Mi 9
后置相机
DxOMark
评分
107
分,于发布时排名世界前三,
Mi 9
视频分项
DxOMark
评分亦高达
99
分,发布时该评分高于所有智能手机。小米为
5G
先行者之一,
2019
年
2
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首款
5G
智能手机小米
MIX 3 5G
。
(
B
)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智能电视增长显著,大家电不断突破。
1Q/2Q/3Q/4Q
收入同比各增
85%
、
104%
、
90%
、
75%
至
77
亿元、
104
亿元、
108
亿元、
149
亿元,其中
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主要
IoT
产品增长迅猛
,全年收入增
118%
至
182
亿元,智能电视全球销量增
226%
至
840
万台。公司亦进入白电市场,分别在
2018
年
7
月和
12
月推出了米家互联网空调和米家互联网洗烘一体机。
截至
4Q18
末,公司拥有已连接的
IoT
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下同)约
1.51
亿件,同比增长
193%
,有
5
台以上小米
IoT
设备的用户约
230
万名,同比增长
110%
。
(
C
)互联网服务:其他增值服务占比提升。
1Q/2Q/3Q/4Q
收入同比各增
59%
、
64%
、
85%
、
39%
至
32
亿元、
40
亿元、
47
亿元、
40
亿元。
4Q18
超过
30%
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来自
中国智能手机广告及游戏以外的互联网服务
;
电视互联网服务收入
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达
8.2%
,同比增长
119.1%
;
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有品电商平台收入
分别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
11.9%
及
4.1%
,同比增长
80.5%
及
427.6%
。
截至
4Q18
末,
MIUI
月活数
2.42
亿,同比增长
42%
,单用户年互联网服务收入贡献
ARPU
增
13%
至
66
元,
4Q18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
6.3%
,
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海外用户不断拓展,将带动
MAU
提升,推动互联网服务收入增长。
分地区
,
4Q18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同比增长
5%
至
257
亿元,
国际市场收入增长
74%
至
188
亿元,占比提升至
40%
。
根据
IDC
数据,小米
2018
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
4
,根据
Canalys
数据,其中印度出货量同比增长
60%
,市占率连续
6
个季度排名第一,印尼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00%
,排名第
2
,西欧市场出货量增长超过
415%
,市占率排第
4
。
2.
四季度营业费率增
0.9pct
至
10.6%
,调整后净利润增
237%
至
19
亿元。
4Q18
较上年同期,销售及推广费率降
0.2pct
至
5.2%
,行政费率增
0.1pct
至
1.3%
;研发费率增
1.1pct
至
4%
,
主要由于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薪酬增加及扩展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服务及其他研发项目所致
。
最终,公司全年净利润为
135
亿元(
17
年亏损
439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为
34
亿元(
4Q17
亏损
131
亿元)。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59.5%
至
86
亿元,
4Q18
调整后净利润增
237%
至
19
亿元
(
1Q18
、
2Q18
和
3Q18
分别为
17
亿元
、
21
亿元和
29
亿元,同比增长
157%
、
25%
和
17%
)。
(注:
调整后净利润为:净利润加回:(
1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2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
3
)投资公允价值增益净额;(
4
)收购导致的无形资产摊销;(
5
)基金投
資
者的金融负债价值变动
)
3.
多品牌策略拓展市场,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①手机确立多品牌策略,
Redmi
独立运营,针对游戏、女性、科技用户推出黑鲨、美图、
POCO
品牌。②任命颜克胜先生为质量委员会主席,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故障反馈率同比下降
43.7%
,
RedmiNote 7
系列提供
18
个月超长质保,高出业界标准
50%
。
4.
启动“手机
+ AIoT
”双引擎战略,加大投资合作。
公司
4Q18
与
TCL
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智能硬件及核心电子组件上开展联合研发,助力小米在家电领域进一步拓展。随着
5G
部署即将到来,
AIoT
日后会有更多创新应用,公司将继续投资开发开放的
AIoT
平台,
预计未来
5
年在
AIoT
领域投资
100+
亿元
。
维持对公司的判断。
我们认为小米产品圈层全面布局,构建强大生态链体系,建设线上线下低成本渠道,形成独特的
“
硬件
+
渠道
+
互联网
”
模式。作为国内
IoT
生态链最早的布局者之一,
2019
年正式启动“手机
+ AIoT
”双引擎战略,有望借助物联网发展实现用户量级的突破,从而形成足够的变现空间。中期来看,公司
“
手机
+IOT+
互联网服务
”
三轮驱动,成长空间与效率兼备,有望保持规模和用户的快速增
长。
更新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19-2021
收入分别
2431
亿元、
3310
亿元、
4488
亿元,同比各增
39.0%
、
36.1%
、
35.6%
,毛利率分别为
12.8%
、
13.3%
、
13.9%
,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121.4
亿元、
173.8
亿元、
253.9
亿元,同比各增
41.9%
、
43.2%
、
46.1%
。
采用分部估值法,给以公司手机业务
2019
年净利润
15-18
倍的预测
PE
,对应市值区间
525-629
亿元;给以
IoT
及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2019
年净利润
40-45
倍的预测
PE
,对应市值区间
1155-1300
亿元;给以公司
单用户合理价值区间
380-400
元,对应互联网服务业务市值区间
1288-1356
亿元。
公司整体市值区间为
3241-3558
亿元(
3683-4043
亿港元,按照
1
港元
=0.88
元人民币计算,下同),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13.54-14.87
元(
15.39-16.89
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品推出受阻,线下渠道拓展受阻,物联网推进不及预期。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延伸阅读
【小米集团
|
深度】制造型零售为基,打造
AIoT
生态平台
【海通批零】小米
AIoT
战略升级,全面开放合作共赢
公司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