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惠量小院
惠量•以中国式生活为理念,以“传统”文化为使命,高频次组织文化活动2000余场,感谢关注,欢迎参与。更多了解回复“0”。联系电话:13301010105惠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幕穿越者  ·  《美国队长4》有望打破北美冷清票房局面 ·  15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比亚迪保险年亏损达1.69亿# ... ·  昨天  
江苏新闻广播  ·  《哪吒2》,再传喜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惠量小院

读懂这9大雅事,你就懂了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惠量小院  · 公众号  ·  · 2017-07-25 11:43

正文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物道」,搜索「wudaoone」即可关注。


一个人有两种生活,日常生活和内心生活,后者更为重要,它是人的真正生活。


早就听说人说古人有“九雅”,不管你过得好不好,这些九件小事总会被他们拿出来消遣一二。也正是如此,人们有了浮生偷闲的时刻,有自己不为外人道的小乐趣。


古人九雅,在于修养身心。 莫管他人怎么看,你快乐,世界才快乐。




据说在“五感”中,嗅觉是人最难忘的体验。


苏轼的大弟子黄庭坚就是一个“香癖”,他说:香可净气。闲来无事,最爱找个精致的小铜炉,在香几燃起一炷香,闭目静坐。无论是官场归来急需去浊存清,还是提笔作诗期待灵感涌现,或是独处需要六根清净,一抹香气,足矣。



品香未必要焚,今人可以带香包,喷香水,但焚香带来的缥缈意境,总是能让人心甘放下俗务,坐定,沉浸,一心一意超然物外。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这是焚香的浪漫。





懂乐器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弹指一挥间,就能自得其乐。



古时有个叫公明仪的琴师,对着一群牛弹琴,牛没有反应。他便模仿小牛叫唤的声音再弹一曲,牛依旧无动于衷。公明仪感叹:对牛弹琴,不懂欣赏。


但细想,真正悠然自得的人,不会为外界耿耿于怀。 想浪漫,就得有一股“自我”劲儿。


像陶渊明不会弹琴,也要长年在家中放一把无弦琴,每逢酒酣意适,轻轻抚摸,无声胜有声,也不失为一种寄托。


若心自适,无弦亦可,这是抚琴的浪漫。





茶有百味,只要用心冲泡品尝,总有令人心生喜悦的力量。


苏东坡到杭州上任时,净慈寺的南屏谦师听闻,专门赶来为东坡点茶。风尘仆仆,匆匆相见,谦师却气定神闲,细细研磨。东坡坐在对面,静静看他煎水,注水,调膏,手执茶筅,旋转击拂,面容静谧如佛。


在谦师的手中,茶汤泛起细腻的乳白泡沫。事毕,东坡双手举起茶盏品茶,回味良久。他当场作诗一首: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三昧”,来自梵语samadhi,意思是止息杂念,心神平静。这种静水流深式的参悟,是禅,也是人生况味。


静水深流,淡中有味,这是品茗的浪漫。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一群人饮酒乐逍遥。


东晋永和九年,上巳日那天,王羲之呼朋唤友来到新修的兰亭,准备玩一个游戏。他们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一种类似小船的容器斟满美酒,在上游放下,一路漂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要罚酒作诗。



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他们或袒胸露臂,或醉意朦胧,魏晋名士们洒笑山林,旷达萧散。他们饮的不止是酒,而是乱世中,那一种不受拘束。 岁月再多改变,我对生命的热爱不变。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是酌酒的浪漫。





从小读古人写雨的诗,有句很有意思: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雨天最惬意的时候,就是躺在家中床上听雨。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潮湿的青苔,意识仿佛化成了雨滴,和世界的界限慢慢消失在滂沱的雨声中。


没人会责怪这种富有情调的慵懒。



一个人骨子里浪不浪漫,要看他怎么看待下雨天。清代生活家张潮就说,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常人眼中恼人的雨天,被他说得像一幅画。


我们未必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卧眠听雨,一梦浮生,这是雨天的浪漫。





有时觉得,珍惜当下是种生活的才能。


譬如身处炎夏,我们会想念冬的冰凉,但在隆冬腊月,多少人会感受当下的美丽?



那是一个冬日。白居易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红泥小火炉,好友刘禹铜刚刚入屋。天色将晚,雪意渐浓。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酒热了,一人端起来为另一个斟酒,一杯下肚,满足地叹一声,笑一声。


若此时在屋外经过,看见雪夜里的这一点火光,寻常人会觉得那只是平凡到不值一提的生活片段。但对二人来说,不知这一夜又要如何笑谈春秋,又有多少诗文要作了。


是否活得悠闲从容、趣味盎然,都在于我们眼里能发现多少当下的美丽。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赏雪的浪漫。




月亮是中国人最古老浪漫的意象。


有诗人说:观月须临水,须独往,须空旷幽绝之地,如此方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张若虚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写下《春江花月夜》的千古名篇。


顽童李白,传说干过醉酒江中捞月的傻事,但面对月亮这位知己,更多也展示了自己深沉善感的一面:花间一人独酌,便把酒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有人说:月亮是天空的眼睛。而望月,也是凝望自己。


以月为镜,独与天地相往来,这是候月的浪漫。


➊ 图片来源于「 钱易 」




莳花即栽花。


宋代诗人林和靖,用如今的话来说可算“地道花痴”。他长住山上,终身不做官,不娶妻不生子,只在住处周围种满梅花,终生与花及一只白鹤为伴,后人称“梅妻鹤子”。


花非花而胜似伴侣,乃爱花者至高浪漫。清代名士朱锡绶曾以花卉喻女子:


菊,才女之善文章者也;荼蘼,善谈禅者也;芍药,名土之妇也;莲,名士之女也,惟兰为绝代美人……


侍花如侣,读花如人,是莳花的浪漫。



中国人游山玩水,不似西方人抱着征服之心,而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叫“寻幽探胜”。



试着想象一个清晨,漫步到古老的寺院外,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