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高端智库,支持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年味”淡了?品牌如何用三招在春节破局? ·  昨天  
跟宇宙结婚  ·  节目更新:跟宇宙结婚悄悄话 vol.243 ... ·  昨天  
刀法研究所  ·  OpenAI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印 ... ·  昨天  
玩物志  ·  2 万一件!大批「黄牛奶奶」爆炒始祖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研究院

CGI每周研报精选 | 9月经济数据前瞻、美国通胀超预期、日本深耕东南亚经验研究、越南“缺电之困”

中金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3-10-16 08:00

正文


宏观专栏

- 短期或边际改善——9月经济数据前瞻

在外需、物价、企业基本面等多重因素支撑下,9月出口和投资同比增速可能边际改善。消费存在结构调整,但总体增速可能大致与前月持平。需求边际改善带动工业生产景气回升。报告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为4.1%,在 基数上升背景下增速较二季度有所下降。


- 美国通胀为何又超预期?

美国9月CPI增长超预期,原因在于住房中的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增速反弹、油价上涨的传导效应仍在、住房以外的服务通胀持续性犹存等。 投资者对美国通胀放缓的预期更加谨慎,因此美债收益率或继续停留高位。

专题聚焦

- 政企协同,从经贸联通到社会相通 | 日本深耕东南亚经验研究

日本已深耕东南亚逾70年,其中三方面经验值得关注:一是完善援助和海外投资的政策体系,确保因地制宜、统一导向;二是政企互动,吸引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三是注重在当地的社会形象,建立认同感。

- 越南“缺电之困”
越南电力长期保障能力不足,面临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的三角矛盾,电力压力或不局限于短期。越南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继续加码煤炭、天然气,优先保障电力、稳定供给,在2030年后大力发展新能源。




宏观专栏

短期或边际改善——9月经济数据前瞻


我们预计,9月出口和投资同比增速在外需、物价、企业基本面等多重因素支撑下可能边际改善,消费存在结构调整但总体增速可能大致持平于前月。需求边际改善带动工业生产景气回升(增速可能受高基数影响而有所回落)。综合来看,我们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为4.1%,在基数上升背景下增速较二季度有所下降,对应四年复合增速基本持平于二季度。

工业生产景气改善,但受基数影响同比增速或小幅下降。 9月中采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50.2%,连续第4个月反弹,并时隔半年重回扩张区间。其中生产分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52.7%,环比改善幅度高于2013-2019年同期的0.3个百分点,是主要贡献项,或部分受出口的边际超季节性改善。不过2022年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2022年8月为4.2%),基数抬升较多,可能使得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小幅下降。其他高频数据来看,多数同比增速在高基数下也有所下降。我们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8月为4.5%),对应四年复合增速为5.1%,较8月的4.9%改善。

服务消费回落、商品消费改善,9月社零增速或基本持平于8月。 伴随暑假结束,线下服务消费环比回落。高频数据显示,9月酒店入住率、国内航班量、全国迁徙规模等指标均环比下降,住宿业、餐饮业的PMI分别为38.2%、47.2%,也降至50%以下。而家电汽车等大件消费则边际改善,奥维数据显示,9月前4周家电销售额降幅比8月进一步收窄;乘联会初步推算9月乘用车零售量环比3.1%、同比增长3.0%。与此同时,8月份政府财政支出、工企营业收入增速均实现了由负转正,9月制造业PMI升至50%以上,可能意味着政府和企业为主的社会集团消费也会有所好转,对冲居民线下活动减弱带来的拖累。我们预计9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约4.5%,基本持平于8月。

外需边际改善叠加基数走低,出口同比降幅或继续缩窄。 从海外需求来看,9月发达市场制造业PMI为47.4%(8月为46.8%),海外制造业边际改善,但仍然处于收缩区间。9月中采PMI新出口订单分项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47.8%,环比上升幅度高于2013-2019年同期的0.3个百分点。从高频数据来看,9月韩国日均出口同比-2.3%(8月为-8.5%),从中国日均进口同比-10.2%(8月为-13.6%);9月越南出口同比+5%(8月为-6%)。综合来看,我们预计9月出口同比-8.2%(8月为-8.8%)、进口同比-5.0%(8月为-7.3%),贸易顺差为682亿美元。

投资增速或小幅回升。 我们预计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1-8月为3.2%)PPI同比增速改善提振名义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方面,基本面边际改善和政策支撑继续推动下,我们预计1-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1%(1-8月为5.9%)。基建投资方面,随着专项债加快投放,9月基建资金或有所好转,但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我们预计1-9月广义基建同比增长8.5%左右,较1-8月的9.0%继续放缓。房地产方面,认房认贷调整和调降限购城市首付比下限政策实施后,30城销售先提速后回落,9月同比降幅仍与8月持平在24%。拿地情绪依然不振,但保交付下,施工和竣工或更积极,我们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或从10.9%小幅缩窄至10%。

9月信贷投放有望同比多增,社融增速或继续回升。 9月降准后资金面仍然相对紧张,除去季末因素之外,政府债发行加速、银行信贷投放回暖也是重要因素。在房贷存量利率下调之后,居民房贷早偿速度可能有所降低,房贷净增额可能回升。同时,伴随着政府债发行加速,项目配套贷款投放可能也有所上升。我们预计9月新增信贷或达到2.8万亿元,新增社融或达4.1万亿元,存量社融增速回升至9.1%。

CPI同比或与上月持平,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 能源需求的旺季将至,国内外油气价格和煤炭价格上涨;地产和化债政策提振内需预期,东南亚和中东投资支撑钢材出口,叠加焦煤价格轮番上涨,黑色金属价格提速,同时有色价格亦受提振,但后半月双节累库风险增加,钢价铜价均回落;地产和基建实物量有待进一步加快,建材价格仍承压。PMI出厂价蕴含的PPI环比涨幅或在0.4%,PPI同比降幅或从3.0%收窄至2.4%。出栏积极性好转,尽管传统旺季临近,但猪价保持平稳,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走高,猪价同比降幅走扩;供应上市压低菜价;但双节提振旅游价格,工业消费品亦受PPI提振,CPI同比或与上月持平于0.1%。

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为4.1%。 综合分项预测,我们预计在基数上升背景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为4.1%,较二季度有所下降,对应四年复合增速基本持平二季度;季调环比增速为2.1%,高于二季度的0.8%。

‍‍‍ 原文请见: 短期或边际改善——9月经济数据前瞻


宏观专栏

美国通胀为何又超预期?


美国9月CPI季调环比增长0.4%(市场预期0.3%),同比3.7%(市场预期3.6%),核心CPI与市场预期一致,季调环比0.3%,同比4.1%。通胀超预期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住房中的业主等价租金(OER)环比增速反弹,二是油价上涨的传导效应仍在,三是住房以外的服务通胀粘性犹存。通胀超预期带来一个重要启发,那就是通胀放缓并非理所应当,而是要以持续的货币紧缩为前提,美联储或许可以不再加息,但对通胀保持高压态势将是必要的。我们预计未来数周美联储官员讲话将更为小心,那些可能被市场解读为鸽派的言论都是多余且不必要的。投资者对美国通胀前景也会更加谨慎,美债收益率或继续停留高位(high for longer)。

► 美国9月CPI季调环比增长0.4%,同比3.7%,与上月持平。核心CPI季调环比0.3%,同比4.1%,较上月小幅放缓0.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美国通胀的大方向仍是放缓,但放缓过程并非一番风顺,在经历了7、8月明显改善后,9月通胀回落幅度不及预期。市场对此反应较为强烈,美债收益率冲高,美元走强,美股三大股指下跌。
通胀为何超预期?首先,住房中的业主等价租金(OER)环比上涨0.6%,较上月抬升。 CPI住房指数包含主要居所租金(rent of primary residence)和业主等价租金(owners’ equivalent rent, OER)两个主要分项,前者对应出租房的租金,在CPI中权重约7.6%,后者反映自住房的成本,权重约25.6%。9月主要居所租金环比增长0.5%,与上月持平,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增长0.6%,较上月的0.4%反弹。后者的反弹推动了CPI住房指数超预期上涨。
► 此前市场有一个普遍预期,即美国出租房的租金(比如Zillow的租金指数)已大幅放缓,在滞后性影响下,CPI住房指数也会大幅放缓。但目前来看似乎并非如此,CPI住房指数远没有Zillow等市场租金所反映的放缓的那么快。我们认为这里可能有一个统计问题:业主等价租金(OER)是以与业主目前所居住的房屋差不多条件的房屋租金来进行估算的,并非确凿的调查数据,而业主所居住的房屋很多都远离城市,且大部分是独栋户型,对于这些处于郊区、面积大、价格昂贵的独栋住房来说,其周围很难找到直接可比的出租房,因此容易导致统计偏差[1]。往前看,由于住房在CPI篮子中占比接近三分之一,这部分的偏差或将加剧未来美国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
其次,油价上涨的传导效应仍在。 9月燃油(+8.5%)和汽油(+2.1%)环比均明显上升,带动能源商品价格环比上行,天然气服务(-1.9%)虽有所下跌,但电力价格(+1.3%)上涨仍带动能源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汽油价格上涨是7月以来全球油价冲高的结果,进入10月后,由于中东地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油价在短暂回落后再度上冲,这加大了汽油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油价上涨不仅影响能源价格,也会传导(pass-through)至其他价格,比如运输与交通服务价格。自8月CPI机票价格反弹后,9月城市间交运价格环比上涨了1.9%,本周二公布的美国9月PPI涨幅超预期,其中近四分之三的贡献来自能源商品价格的上涨。
第三,住房以外的服务通胀韧性犹存。 9月酒店价格大幅反弹4.2%,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环比下跌。医院服务价格(1.5%),快递价格(1.4%)、花园草坪服务(5.0%)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也有所上涨。 另外今年美国罢工与涨薪事件明显增多, 自好莱坞编剧罢工、卡车司机与航空公司飞行员涨薪、汽车工会工人罢工之外,10月又有超7.5万医护行业工作者宣布罢工,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医疗行业罢工事件之一[2]。这些并非孤立的罢工事件表明,劳动者希望提高待遇的意愿很强烈,而这可能导致工资上涨,阻碍劳动密集型服务通胀放缓的速度。
通胀超预期带来一个重要启发,那就是通胀放缓并非理所应当,而是要以持续的货币紧缩为前提。 此前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美国通胀是暂时的,美联储不需要维持利率更高更久。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通胀的放缓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坚定抗通胀的结果,如果美联储没有坚持加息,通胀未必会回落。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虽在2021年持续低估通胀,但2022年以来及时补救,不仅连续大幅加息,在部分银行倒闭后仍然坚持紧缩,做法值得肯定。
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债收益率将继续停留高位(high for longer)。 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债收益率冲高,这一方面反映投资者对于美国通胀前景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显示其不再期待更多来自美联储的鸽派信号。过去两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大幅上升,美国金融条件明显收紧,一些美联储官员暗示金融条件的收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加息。我们赞同这种观点,如果长端利率能够自发上升,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将下降。但即便美联储在11月“按兵不动”,鲍威尔的态度也很难软化,特别是在9月通胀数据公布后,更不希望被市场解读为抗通胀态度松懈。由此,我们预计未来数周美联储官员讲话将更为谨慎,那些可能被市场解读为鸽派的言论都将是多余且不必要的。
原文请见: 中金:美国通胀为何又超预期?


专题聚焦


政企协同,从经贸联通到社会相通 | 日本深耕东南亚经验研究

日本在东南亚深耕已逾70年,其经验值得借鉴。1950年代以来,日本以官方援助和民间投资为抓手,改善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有效支持当地经济增长,日本企业也从中获得利益。发挥官方援助对民间投资的先导作用、推动“援助-投资-贸易”循环是其中关键。

在顶层设计上,日本注重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的优势,也据此制定相关政策框架。具体来看,日本的发展援助(ODA)主要由多层级政府进行决策,《ODA大纲》统领整体政策导向;基层工作小组驻扎受援国,与中央机构、在外日企和当地政府密切协调,确保国别政策因地制宜。对外投资和贸易则由市场主导,政府更多负责统筹协调,并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出海条件。

为提升援助效率,日本形成了以外务省和国际协力机构(JICA)为核心的ODA管理架构。外务省对发展援助有决策制定权,并负责统筹部分无偿赠款与NGO项目;JICA融合处理赠款、优惠贷款、技术合作等三大援助机制。在执行ODA项目时,JICA注重从“硬设施”和“软能力”两个维度改善当地营商环境,并动员NGO、高校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

落地执行方面,以政府推出的各类投融资计划为平台,日本政企在发展援助项目中形成了较好的配合。通过调动企业共同出资,援助项目的市场化程度得以提升,资金流的稳定性也有所加强。对外投资中,政府则以信息提供、战略咨询等普惠性与个性化并存的支持措施,为企业自主“走出去”给予帮助。与此同时,在大企业的引领下,日本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网络化关系特别增加了中小企业出海的可行性。

在开展经济合作的同时,日本政府和企业也对当地文化、社会、环境予以高度关注,从而获得当地民众的普遍认可。日本政府对援助项目开展全流程的监控与评估,并及时进行披露,对项目地发生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探索规范化的解决流程。企业在自身经营中注重本地化的战略取向,使得当地员工有较好的晋升机会,同时以其业务为出发点,参与到社会公益项目中。

原文请见: CGI深度 | 政企协同,从经贸联通到社会相通——日本深耕东南亚经验研究



专题聚焦


越南“缺电之困”


今年夏天,受厄尔尼诺影响,越南持续高温推升电力需求,同时带来水电和火电两大主力电源出力受阻,造成越南北部约8,000MW电力缺口,波及上万家企业。“电力危机”引发各方对越南电力供应的担忧,缺电究竟是越南的一时之困还是长期瓶颈?尽管本次电力短缺部分归因于季节性的突发因素,却也凸显了越南电力长期保障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另外,越南气候脆弱性高,在电力保障不足的困难下叠加绿色紧约束。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的三角矛盾或成为越南不得不面对的复杂抉择,电力压力或不局限于短期。中短期内,为满足经济增长,越南政府选择2030年前继续加码煤炭、天然气,发电装机翻倍,优先保障电力稳定供给;在2030年后将大力发展新能源。这种发展模式虽增加眼下越南电力供给的保障能力,但或将给越南未来的绿色转型带来更大压力。同时,外资制造业对“绿电”的要求更为严格,这是否会影响越南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值得关注。


原文请见: CGI宏观视点 | 越南“缺电之困”



[1]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how-does-the-consumer-price-index-account-for-the-cost-of-housing/
[2]https://www.cnn.com/2023/10/04/business/thousands-of-kaiser-permanente-workers-go-on-strike/index.html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