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领导不提拔你,是因为你没野心!说的太对了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1-04-06 12:00

正文

  • 来 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ID:ghrlib)
  • 作 者|严珮钰 GHR原创作者


昨天,一位朋友讲了一件有趣的事。

她的领导在开会时说,希望自己的下属是有野心的——
想着把她“干掉”的那种野心,以取代她的位置为目标去工作。

这个领导,平时表现出对权力极大的掌控欲,注重职级和上下级关系,对下属的要求就是执行她的命令,不喜欢被顶撞。

这听上去多少有点自相矛盾吧?

一个有野心的下属,必然不是一个只会服从命令的执行者。

那么,领导为什么会提出,喜欢有野心的下属呢?她就不担心有野心的下属抢走她的权力吗?


没有野心,不是好员工

王健林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

乍一听,很凡尔赛。

如果这话不是出自王健林之口,估计多半要被嘲笑,“这么大的口气,省省吧!”

可是,如果连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野心,放在职场上,首先是员工对业绩的追求、对工作的认真、对企业的认可;

这是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看到的事情,没有道理不喜欢。

领导没有时间去挖掘每一个员工身上的闪光点,只有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表现,才能让领导知道他/她有某一方面的才能。

而一个有野心的员工,是对自己有所要求的,他要拿出自己的成绩,必然表现出野心的痕迹。

反过来,如果一个员工对更高的职位、更高的业绩没有野心和渴求,说明他并没有这方面的自信和准备,又有哪个领导敢信任这样的员工并委以重任呢?

有句话说,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的钱;
同样的,你也永远到不了超出你野心范围的位置。


有野心的人,才是领导能掌控的人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90后、00后都不用为了生计温饱而奔波,在工作职场上也显得佛系很多。

我的一个同学,已经裸辞了不下四次,每回都说工作不开心、干不下去,就走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些在高校或是医院就职的朋友,在外人眼里,他们捧了个“铁饭碗”,日子应该过得很开心吧?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这样,他们或是为了“教授”/“副教授”的职称做项目、赶论文,或者是为了评上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而熬夜头秃。

压力很大、日子很苦,但他们还在为此奋斗努力;
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获得这些头衔和职称之后,才能确保自己过上旱涝保收的生活,才不辜负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和付出。
你看,如果一个人在职场上无欲无求,那么领导的命令,他可以选择阳奉阴违,做事拖拉扯皮,大不了也就是一走了之。

而那些有野心的人,正因为他们有野心,对公司有所求,所以才会配合领导,想方设法地把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彩。
一个人对于职位、对于金钱的渴望,能让领导觉得,可以通过金钱和权力掌控他/她,这时候,领导也会对这个人比较放心。

适度把握你的野心
讲了这么多,围绕一个主题——有野心是件好事。
但是,这个事情也并非绝对,还取决于对“度”的把握。
热度颇高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里,蓝盈莹因为她的努力和专业获得了一致赞赏,但随着节目的播出,原本的赞美却一边倒地变成了指责——

她逼吴昕10天内学会弹贝斯,强迫原本颈椎有旧伤的郑希怡绑着沙袋练习;
蓝盈莹越是努力,身边的队友越是痛苦,甚至在下次选队友时都开始疏远她。
蓝盈莹回应称“有野心不可耻。”
有野心不可耻,但只顾着自己的“野心”,就是你的不对了。

网友的评论很好地指出了蓝盈莹的问题:“用力过猛,拉队友帮自己立人设”、“精致的利己者”、“上进得令人窒息”。

野心这东西,当然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成就自己野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周围人的影响,这个社会本是合作共赢的,一旦用力过度,甚至不惜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在职场,处处需要合作,如果一个员工一味表露他/她的野心,会自带极强的攻击性,造成周围人的反感,把自己置身于众矢之的的位置,即使能力再强,也很难获得成功。

“枪打出头鸟”这句老话常常能够应验,是人性使然;
毕竟不是所有领导都足够心胸开阔,太过抢眼的员工容易受到打压,就更遑论其他利益相关者暗中使绊的情况了。
对于“度”的把握,这里给到两方面的建议:

首先,把你的野心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把事情做到极致,领导自然能看到你的野心。

话要说,但关键还是把事做好。

其次,把你的野心匹配领导的野心,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站位对了,就成功了一半。

在领导提出要求之前,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并让领导感受到,你是在为他考虑,为他解决问题,那么,领导自然不会对此反感。


作为领导,如何驾驭有野心的下属

当然,领导也是分等级层次的。

从第一层级紧张、防范有野心的下属,到第二阶段的公事公办,再到第三阶段用心培养下属,有一个升级的过程,这与领导本身的管理能力、管理时长、管理心境息息相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