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库2019
科学尚未普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重磅!又一老牌光伏龙头倒闭 ·  昨天  
OFweek维科网  ·  DeepSeek“血洗”AI,光通信龙头们怎么看? ·  2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重拾“造芯梦”?魅族再曝新动作!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消息:比亚迪采用黑芝麻智能芯片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黄仁勋难救:芯片大厂二度裁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库2019

放过那个流浪汉吧!

水库2019  · 公众号  ·  · 2019-03-27 09:25

正文


“你们是为了钱,我知道,那么现在我就当自己是猴子耍给你们看。我就站在这里,你们愿意怎么拍就怎么拍,赚钱你们就赚吧。”


这可能是沈巍在视频中最窝火的一次,但他的愤怒也仅限于此。


这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52岁男人,最近彻底火了,被网友称为 “国学大师”和“博学流浪汉”


随后是网红主播的集体高潮,纷沓而至。

据说前几天因为来的人太多,还差点发生踩踏事故。


这是什么概念?

上一次上海发生踩踏事故还是2014年,外滩的跨年夜。


谁能想到,一个仅仅因为捡垃圾,而几度被送到精神病院的流浪者,如今成为网络追捧的红人。



很多人说,一个捡垃圾的流浪汉也能配众人追捧?这正常吗?

可是什么样的人才算正常?到底谁不正常?


恕我直言,沈巍捡了26年垃圾,可能这26年加起来,都没这一个星期应付这些傻B累。


大师在流浪   小丑在直播


大约一个月前,有关沈巍的小视频开始在社交网络流传。



一个捡垃圾的流浪汉,对着镜头讲解《论语》《左传》《了凡四训》,言辞优雅,侃侃而谈。


这样的巨大反差,让沈巍很快成了网络红人,各路主播们争相跑来 “活捉国学大师”


沈巍谈金钱


特别是前几天在网络上疯传一张照片,真是恶心到我了。


在照片里,沈巍被挤到一个逼仄的角落,和 之前视频里放松、健谈,甚至主导对话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他脸上的表情紧绷,手足无措。


而他身边挤着的四个网红,个个光鲜亮丽。


脸上挂着标准且足够迷人的笑容,对着镜头温柔地打着招呼,边上还传来 “赶紧直播,完了10万块钱就能到账” 的声音。



沈巍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但他表达的态度一直很克制。


唯一发火的那次,是他在路边一个还在装修的店面中接受媒体采访。


闻风而来的上百个网红主播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贴在玻璃门外,用手机录视频、直播。



据说一个开宝马的女人来看他,带着一支八人团队来搞直播,在附近的酒店定了三间房,大有打持久战的意思。


还有吃播举着写着“流浪大师我要嫁给你”的纸板箱,写着自己的ID“大胃王XXX”。


有人在现场架起直播设备,拿着麦克风对着粉丝唱歌。



这些人中也有不少微商,借着“流浪大师”当背景做直播,为的就是涨粉卖东西。


群魔乱舞,丑态百出。



见到沈巍从玻璃门走出来了,这些人就全拿着手机围了上去,一口一个“老师”“大师”。



为了安全,沈巍最近都待在屋子里不敢出门,屋子门还要用铁链锁上。


想采访的人要先从门外递记者证再排队,一个媒体大概能聊半小时左右。


被挡在门外的人更疯狂,连夜蹲守,眼睛熬得通红。


“大家快来看,又有媒体来采访我们大师了!感谢xxx送来的火箭,谢谢!”


里面是媒体采访,外面是网络直播。


沈巍被围堵采访


大师就是流量,有人爆出, 拍摄沈巍的一条短视频要价500—1 000。


抖音上随便一条和沈巍相关的短视频,浏览量就可以破百万。


“流浪”变“流量”  流量即名利


身处网络的大数据时代,曝光率就是流量,流量带来名利。


大家挤破了脑袋都要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抖音在国内日活用户突破2.5亿;国内月活用户突破5亿。


也就是说,上至60后,下至90后,几乎都是它的用户。


流量之大!让很多人做起了发财梦。

根本不管原则和底线,更是把道德远远甩在了身后。



前阵子,一位叫@丑人齐的女主播,在去机场的路上,边开车边直播,中途出现了多次违章的情况。


看直播的人好意提醒她注意安全,她却说自己是赛车手,开得好。



因为网友的举报,直播平台称将其永久封禁丑人齐。



但是现在去看,直播平台的这条声明已经删了,主播照用不误。



网络世界有底线吗?


这还不算是最疯狂的。


前段时间,一名男子为了「红」,跑去拍摄了一段跳河视频。



结果却不幸头部触底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段视频也成为了他的“临终之作”。


社长本以为这是一个还年轻气盛,做事冲动的小伙子,谁知他已为人父,还有一个9岁的独生女。



一个荒唐举动,让这个9岁的小女孩永远失去了父亲。


为了那一点名气和粉丝,用无知秀下限,甚至是“送命”的方式来博取人们的关注。


这是蠢。



而那些用“流浪大师”内心和外表极具反差的形象作为噱头,成群排队地挤在沈巍住所的门口的主播和微商。


这是坏。


病的是沈巍吗?不,病的是这个社会。


拿薪水的流浪汉  不想当网红


总有人以为沈巍是受了什么刺激,疯了,才捡垃圾,有了现在的生活。


围在沈巍周围的这些所谓的网红主播们,似乎也默认沈巍是疯的。


有人想从他身上得到答案,有人想得到金钱。

到底谁才是疯子?



“大家认为捡垃圾就是神经病,要把我送到精神病院,把我的三轮车拉走,把我捡来的东西又丢回垃圾桶。”


沈巍“捡垃圾”,并不是什么都捡。


“看到地上有橘子皮,我不会捡,因为这是环卫工的事,我捡了是越俎代庖。如果地上有一张纸,我肯定会捡,因为不捡会被丢进垃圾桶,这张纸不该是这种命运。”


所以当有人提出施舍接济时,他会婉言拒绝。


“我捡垃圾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我的理念。”



流浪是他自己主动选择的,想要的生活。

他曾对媒体自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从小爱读书爱画画,最喜欢历史,但是在父亲的压力下大学学了审计,毕业后进入了上海某区审计局。


因为家境不好,沈巍从小就只能捡垃圾卖钱买书,工作后还保持着节约的习惯,在单位垃圾桶里把还能用的纸(比如单面打印的废纸)收集起来,结果被投诉捡垃圾。


这是1993年,单位领导以他脑子不正常为由,让他休长病假回家待岗,每月发2000块待岗工资给他。


两年后,沈巍和家人赌气自己在外面租房住,搬了几次家,后来因为捡垃圾被邻居投诉两次被人赶了出来,这时候沈巍已经和家人断绝了关系,就正式流落街头了,直到现在。


沈巍展示自己看的书


被人称为“大师”,沈巍觉得很好笑,这个名号让他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


社长却觉得挺可悲的。

这个社会对流浪汉的刻板印象是毫无逻辑、口齿不清、一字不识、目光呆滞。

但凡有人表现出一点与众不同的特质,都会被无限放大。


如果沈巍是一位大学教授,而不是一个流浪者,大家还会喊他上赶着喊他“大师”吗?


一些所谓的“网红主播”, 每天睁大眼睛在生活中找话题,看到一点与可能激起流量涟漪的东西,就如狼似虎地向上扑。


只有猎奇,没有尊重。


沈巍的住处


在被过度曝光之后,沈巍平日的规律生活受到了侵扰:


每天都被一群人包围,丝毫没有自己的生活和隐私,晚上根本睡不着,更别提练书法了。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不要再有人群包围他,更不要再有人拿着物品去接济他说他可怜。


每天蓬头垢面地在路边生活的沈巍,每天不断读书学习,谈吐得体。


而打扮得光鲜靓丽的直播红人,尽管坐在房间里,却像极了哗众取宠的小丑。


太讽刺了!


对于沈巍的生活,谁都没有资格嘲讽,更没有资格同情。


这个苦他吃了26年了,就好像一碗饭,他觉得挺好,为什么一群毫不相干的人觉得不好?



有人看不懂沈巍的选择,觉得他是神经病,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先知先觉者,和疯子有时候就差一点点。”



生而为人,我们都各不相同,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别去冒然打扰别人的生活,不必理解,但请相互尊重。


人群散开,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网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今日福利


评论区发言最精彩的3位读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