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江晚报
30年一贯靠谱! 在浙江,新闻最快,资讯最多,服务最全!还能聊情怀、侃八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刚刚确认:今晚不涨了!或将迎来大降 ·  20 小时前  
杭州交通918  ·  明星夫妻,官宣得子! ·  4 天前  
FM93交通之声  ·  明星夫妻官宣生子! ·  4 天前  
钱江晚报  ·  太突然!著名相声演员去世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江晚报

帅哦!杭州29岁潮男开辆保时捷,靠一碗“虾见面”一夜爆红

钱江晚报  · 公众号  · 浙江  · 2017-01-12 12:04

正文

顶着大背头的潮男杨冰,

29岁,开辆保时捷,

是杭州临平“天天见面”餐馆的老板,

靠一碗“虾见面”一夜爆红。



板寸头的大叔杨强富,51岁,开辆凌志,海宁许村“强富年货”的掌门人(许村离临平只有20分钟车程),深耕腌货界30年。



父亲想让儿子继承家业,将“老底子的味道”发扬光大;可儿子偏偏不愿被摆布,不想永远躲在父亲羽翼下,执意创业,卖的还是不起眼的一碗面。


曾被父亲冷笑呛声的一碗面,竟成了“网红面” ,从做微商外卖到开出自己独树一帜的实体店,直至加盟商纷至沓来。


他只想向父亲证明自己。



老子

30多年热销的腌制土货

背后是一个坚守的“手艺人”



“强富年货”,腌货界一霸,在海宁农博会稳坐头把交椅。


掌门人杨强富,最早是个厨子。 他16岁时,父亲给了他三个选择:泥工、木工和厨师。他选了后者,“至少饿不着”。没想到,不仅喂饱了贫穷的家庭,还靠一流的腌制技艺发家致富。


“吃过我家咸肉的,没一个说不好吃。”对于自家产品,这个嗓门大、笑起来眼睛眯成缝的男人一脸自信。


昨天,记者见他时,他正在车间撸起袖子杀鸡,干得热火朝天。 “只有在气温15℃以下可以做,否则容易做坏,不香。”


杨强富 一年只做一季,30多年都未变 ,每年冬天都是他们家最忙的时候。


这个季度,光盐就要用掉10多吨。精心选材、修剪猪毛、去水定型、上盐腌制、晾晒风干……每个步骤,严苛得像做艺术品。


猪腿、条肉、香肠、酱鸭、咸鹅、盐水鸡等十多个品种,卖得比同行贵,却在销量和名气上独霸一方,靠的就是杨强富的手艺和产品品质。


有人曾出价1000万元,买他和他的工艺配方,被他一口回绝。



儿子

他发工资

我就失去了自由



杨强富51岁了,虽然身体很好,却想为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事业早点确定继承人,希望儿子子承父业,可偏偏儿子杨冰不买账。


杨强富想让儿子跟自己干,还开出了对年轻人来说可观的年薪和提成,可85后杨冰却不答应。


“他发工资,我就失去了自由,只能听他安排。”杨冰想自己闯一闯。


2014年夏天,一碗因赌气而做的凉面,让杨冰开辟了自己的事业。


当时,外卖不愿意送一份凉面,杨冰就自己做,他用新鲜虾肉、豆芽、金针菇等原料,放了自己平时收罗的调味料,自己做了吃,还顺便给朋友带了份。


哪知,这个吃货朋友吃了以后赞不绝口,让杨冰可以试试做凉面外卖。


“虾见面”,杨冰给这碗凉面起了个有趣的名字, 当时朋友圈刚盛行起来,杨冰就在朋友圈做推广。


第一次客户点了10份,顶着烈日,杨冰送去,刨去成本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又热又晒,杨冰想打退堂鼓,对方又来了电话,“真好吃啊,再点6份!”


“被人认可的感觉真好,成就感满满的。”杨冰说,正是顾客的肯定,让他有了做下去的勇气。



好戏

一天卖了1472份

“虾见面”做成了“网红面”



父亲一副“看好戏”的态度,更激起了杨冰的斗志。 他霸占厨房,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和父亲爱钻研腌制手艺一样,杨冰钻研各种调料,自创出和市面上的凉面不同的口感,还不容易糊。


才一个星期,许村年轻人的朋友圈都被这碗“虾见面”包场了,杨冰的电话成了热线,放下一个接起一个,大多数人电话里说的一句话就是:“总算打通了。”


虽然嘴巴不饶人,可看到儿子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了,老杨夫妻也坐不住啊,帮忙打下手。


“虾见面”销量最高的一天,卖出了1472份,成了当地的“网红面”。杨冰坦言,多亏家里有个腌制品厂,有20多个工人,夏季不忙,又雇了几个洗菜阿姨。


做了两年微商,杨冰利用积累的客户源,在人流量更大的临平开了一家实体店。2016年10月,“天天见面”的实体店开业,北欧风,环境清新小资。


除了招牌“虾见面”外,杨冰还自创了20多款热面,很多顾客都慕名而来,开业3个月来,人气一直挺旺。


更让杨冰得意的是,已有2家加盟商打算在江苏吴江开店,还有2家打算和他合作开店,他的“天天见面”版图正慢慢铺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