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排头兵,
浙江在储能规划和项目管理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是工商储市场最先起步的省份。
工商业储能“两充两放”模式基本成型,同时直接补贴机制较为完备,以及具备需求沃土,让浙江成为工商储投资热土,各路玩家争相涌入。截至2024年2月底,浙江已建成用户侧项目758MW。
2024年一季度,浙江省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继续“狂奔”。
据能源电力说数据库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备案工商业储能项目达
519个
,总规模
超
468.29MW/1289.24MWh
,
涉及总投资金额达
21.60亿元;495个
项目拟于2024年内建成
,年内总规模超342.18MW/735.81MWh,
一季度共
298家企
业参与这519个备案工商储项目的投资运营,其中浙江本土注册企业293家。
3
月浙江省储能相关的备案项目234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9个,总投资17.88亿元;项目类
215
个,其中电网侧项目4个,规模200MW/400MWh,投资6.21亿元;新能源配储项目1个,规模4.6MW/4.6M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1个规模为240MW/1200MWh;光储/光储充一体化项目4个;工商业储能项目205个,
占项目数量超95%,
总规模
156.84MW/628.77MWh
,总投资金额8.33亿元
,
143家企业参与项目投资运营
。
3月浙江备案产业类储能项目19个,总投资金额17.88亿元,涉及储能柜、家用储能系统、储能飞轮等生产线建设、厂房/园区建设及数智化技改项目。
3月浙江省1个新能源配储项目完成备案,为“华润电力岱山双剑涂一期4.6MW/4.6MWh配套储能项目”,该项目为双剑涂一期渔光互补发电项目配套储能设施,储能部分总投资107.67亿元。
4个电网侧项目完成备案,总规模200MW/400MWh,总投资额6.21亿元,项目投资单价约在
1.402-1.820元/Wh
。
3月205
个工商业储能项目完成备案
,
总规模超
156.84MW/628.77MWh
,总投资
8.33
亿元
。
储能电池系统技术路线以磷酸铁锂为主;充放电策略以两充两放为主,
储能时长为2小时的项目193个,数量占比达94%
。
从
单个项目规模来看
,
2个百兆瓦时级项目
,分别为由长兴经开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03亿元的“长兴县开发区区域300MWh储能电站项目(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由浙江省环保集团宁波环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50MW/10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1MWh及以上项目62个,
1MWh以下项143个占比近七成
;10MWh及以上规模项目3个。
197个项目拟于2024年内建成,年内建成规模149.14MW/3131.06MWh。
投资运营模式方面
,工商业业主自主投资项目17个;
由第三方能源服务企业租用场地,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或融资租赁等模式投资的项目188个,
项目数量占比达92%,容量占比达96%,
第三方能源建设运营商已成为工商业储能投资主力军。
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业主只需提供土地即可获得收益分成,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成为当下主流;此外,为缓解资金压力,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模式正在逐渐流行。
在3月完成备案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中,由
长兴经开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投资3.03亿元的“长兴县开发区区域300MWh储能电站项目”
,采用
铅炭电池技术路线,项目投资单价在1.01元/Wh
。
1月25日,浙江省最新工商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落地,
工商业储能“两充两放”模式基本成型。
在3月完成备案的205个工商业储能项目中,2小时系统项目193个,锂电项目为主,
从
项目投资单价来看
,
锂电项目根据所选设备品牌、温控技术路线(液冷、风冷)、设备配套、场地租赁等项目建设条件的不同,
2h锂电系统项目初始投资单价区间为0.250-4.001元/Wh,而普遍项目投资单价则集中在
1.300-2.000元/Wh。
从
备案项目单位来看
,205个工商业储能项目,共143家企业参与,其中141家浙江本土注册企业,本土注册企业依然是区域工商业储能的主力军,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