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分享了自己对于投资和交易的读后感,强调投资者需要弄清楚自己是喜欢投资这个过程还是喜欢赚钱这个结果。通过读者的交易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阐述了假性喜欢与真正喜欢的区别,并提供了通过判断自己对结果和过程的喜好来识别真正喜好的方法。作者还通过比较投资与交易中的选择问题和长期命运的影响,强调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平衡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最后,作者提到了专业性问题,指出面对非专业问题时容易产生不劳而获感,而真正的专业人士注重的是细节和推导过程。
作者认为,很多投资者实际上喜欢的不是投资本身,而是投资带来的赚钱结果。这种喜欢是假性喜欢,如果看不到赚钱的结果就失去兴趣。
作者提出了一个方法,即看一个人是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真正喜欢投资的人,即使短期内看不到赚钱的结果,也会坚持投资的过程。
作者强调了投资中的选择问题,指出短期的赚钱效应可能会让人产生不劳而获的感觉,但长期来看,专业的投资者更注重细节和推导过程。
作者认为,对于投资和交易的决策,不能只看重短期的结果,更要考虑长期的命运。真正的专业投资者会注重长期的稳定性和持续盈利的能力。
那天聊投资话题,有个读者留言一条又一条,把他自己的交易经历,乃至心路历程,都分享给我。
那么我也今天来分享下,我的读后感,读读者留言的读后感。
我的观点就一句话,我们大家要弄清楚,自己是喜欢听戏,还是喜欢唱戏。
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很多读者朋友问过我,怎么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这种事儿你自己都回答不了,我更回答不了。
但是,我有个方法,可以帮你弄清楚,什么是假性喜欢,什么是真正的喜欢。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你都会看似喜欢,但事后看,都是假性喜欢。
比如几年前的读者肯定知道,我喜欢花园。
因为我真的有花时间去请工人堆假山,去挖鱼池,去养锦鲤,去移栽松树,我的文中打比方时,有提到这些。
但你事后看,就集中在一两年里面。
这种就叫假喜欢。
说明我的人生当中,曾经有那么几年,对这类事有点兴趣,但是持续不了。
那么如果我们连这两年的试验时间都不愿意投入的话,怎么去判断呢?
很简单,你看看你到底是喜欢那个结果,还是那个过程。
我以前讲过一个种黑松的老头,他包了一座山,山上的树,都是他几十年前种下去的,他如今70多岁了。
也就是说,他陪伴那些树,整整一辈子。
他20多岁种下树苗的时候,是看不到结果的,这种喜欢,必然是真的。
反之,如果看不到结果,比如松树长得不如最初的预期,就不喜欢了,那就是假喜欢。
我们很多投资人,你实际上喜欢的不是投资这件事,你喜欢的是什么?
是赚钱。
俗称你不是投资的发烧友,你是赚钱的发烧友。
你刚入行的时候,也许运气好,第一笔重仓,大赚,于是十分兴奋。
是什么支持你继续玩下去?
是一种叫做不劳而获的感觉,是快速的盈利让你觉得不玩划不来,而不是你真的有多喜欢玩。
于是你追加投入,甚至借钱投资,运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你从盈利变成亏损。
然后你的心态变成什么?
变成想要回本。
从这个时期开始,你之所以坚持玩,也不是你有多想玩,而是你想要回本,就像周润发的台词,你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了不起,你只是想要拿回自己失去的。
于是你又坚持玩了很久,直到某一天,彻底输得清洁溜溜,想不想玩,都没法玩了。
就像《边水往事》里的剧情,那个玩赌石的,市场从来不怕你赢钱,市场只怕你不来玩。
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一开始运气不好。
这种往往玩的时间短,因为损失厌恶,亏点小钱,就没兴趣了。
所以过去有句行话,熊不埋人牛埋人。
熊是不埋人的,因为你上来就有损失,于是就始终轻仓,被打击几次觉得没意思就放弃了。
牛为什么埋人呢,因为上来就给你很高的回报,于是你就加仓,重仓,借钱,然后你就.......
所以无论哪一种,实际上你喜欢的都不是交易本身。
这种就叫假性喜欢。
我年轻的时候,16年前我就知道自己是真喜欢交易,怎么判断的呢?
很简单,当过程与结果冲突时,看自己会怎么选。
我最初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有过好几次机会,是可以迅速赚到上千万的。
有多确定呢?非常确定。事后看,就是。
那年月,上千万对我个人而言,是很大一笔钱。我那时候还只是个码农。
但我清一色都放弃了。
你以赚钱为导向,这种决策肯定是错误的。
但如果你以交易系统为导向,就未必了。
我打个比方,
假如,你投资的是P2P。
注意,这不是投资,这只是我现编的段子,我只是想让你们理解我讲解的原理,没让你去投那玩意儿。
投P2P我们都知道,它可能某个时间突然暴雷,把你的钱,无论是本金还是盈利,全都埋进去。
那么假设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你的经验判断,另一个是交易系统。
假如前几次,它给到你的出场时间都大幅度提前于P2P暴雷的时间,而你自己的经验判断都更加接近于暴雷时间。
你会怎么看这件事?
很显然,交易系统让你损失了大量的潜在盈利。
那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你就很难不产生懊悔的情绪。
因为你做交易就是为了钱嘛,如果你还在加班还在还房贷,你想到自己少赚了一套房子,甚至是几套房子,你会不会罢免掉交易系统?
大概率你会把它弃之不用。
但我们注意,这一切都只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比如一年内,你是上面这样一种判断。
你把时间拉长,拉到六年,八年或者更久。
你会发现什么?会发现你自己的经验判断,有几次是晚于P2P暴雷时间的。
也就是说,自从你罢免了交易系统之后,第六年,第八年你是会破产的。
问题的关键来了,这一切,第一年的你,是不知道的。
那时你只觉得它耽误你赚钱了。
说到底,这是个概率问题。当时间不够长的时候,这种经验判断法的风险是暴露不出来的。
就像你开家餐饮店,加了点大烟壳,前几个月是暴露不出来的,你还觉得盈利暴增,自鸣得意。
那时候的你,还想不到自己两年后会失去所有盈利,而且在号子里踩一辈子缝纫机。
这就是为什么你去看金融市场里面,短期内冒出来的大赚一笔的人非常多,但是长期看,最后像巴老爷子一样,能带着大量的钱出来的,整体最后是大幅度盈利的人,是非常少的。
因为这里面有着太多像大烟壳一样的,是你最开始时,很难不钻进去的坑。
这个比方讲完了,你能感受到什么?
你到底要结果还是要过程,实际上左右着你的长期命运。
一个要过程的人,他天然就不会踩入类似于大烟壳这类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