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吗?还是自身的能力达不到年龄的要求?
近期,我与团队同学探讨了职业发展规划的问题。有些同学表示希望后续能进一步在技术领域(或管理方向)有进一步的积累;有的同学表示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具有更好的技术影响力,自己能做一些技术决定,去影响其他人,这样自己会很有成就感。
因此,我也问了一些问题:
大部分同学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其实是比较迷茫的,也缺少真正可度量的衡量标准。是否能在短期内获得晋升成了大部分人作为“组织是否认可、自己是否认可”的衡量标准了。 当然,这个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我简单地谈谈我的看法。我以相对比较口水化的方式,将职业发展分两个阶段来进行阐述:
1)第一阶段:大学毕业3到5年
2)第二阶段:大学毕业5到10年
第一阶段:大学毕业3到5年
对于从事Java软件开发的技术同学,在毕业后的3到5年内主要都是以学习、积累为主。这个阶段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惊喜,都有收获。从一开始啥都不懂的校园“新鲜人”向“职业人”转变。在这个阶段,你会学习:
首先
,你需要有深度的Java基础知识:你会开始看《
Java编程思想
》、《
Effective Java
》。这两本书绝非普通的基础,而是至少拥有1~2年卓越的java开发者才有可能学完,而且这两本书一般要读完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
其次
,你需要看一些开源框架的源码,如果单单使用框架是实现业务而不去深入框架核心,架构思想,过几年有可能会发现你脱离了框架什么活也干不成。
那么我们应该学习哪些源码呢?那就要看哪些框架最常用了,希望下面的图比较全,有其他建议的请加QQ群:
783112701
提您的宝贵建议。
再者
,你在这这个阶段已经不能局限于满足于讲代码写出来,此时此刻的你需要追求高质量高性能的代码了,你此时需要研究的知识就会如下图所示:
是不是学习了上面做这些技术就够了呢?相信看到这里的码友已经知道答案了,没错,你还需要知道分布式架构的知识
另外,目前企业有大小,平台有限制,甚至对开放的方式方案都出现了独立的方式,Facebook每个模块的功能从设计到开发再到维护,由后端到前端再到客户端都是通过一程序员来进行的,这些就是所谓的全栈工程师,那么java开发中,我们服务器也有其自身的独到性;那么如何将庞大的后台系统分部成为多个功能独立,部署独立,维护独立,松耦合的独立服务呢?从而减少企业的沟通成本和维护成本呢?毫无疑问,这就是微服务。
最后,如果说开发是一个战场,那么程序猿们就是勇猛的战士,我们的战斗需要协调合作,统一调度,统一部署。那么完美的配合自然需要优秀的开发工具,那就就是我们的团队协作工具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