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信研究
关注国信研究,实时了解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房地产,重要信号 ·  20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微信发布:增长超10000% ·  23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新春走基层 | ...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新春走基层|“一站式”体验非遗市集 ·  4 天前  
上海证券报  ·  三亚西岛致歉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信研究

晨会聚焦241206

国信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12-06 09:12

正文

晨会提要

【宏观与策略】

  • 宏观周报: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温和向上

点击查看
  •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债海观潮,大势研判(10年期国债利率或进一步下探)

点击查看
  • 固定收益周报:政府债务周度观察-本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5240亿

点击查看

【行业与公司】

  • 电新行业专题:绿氨产业发展分析-合成氨产业绿色转型,火电减排前景可期

点击查看
  • 电子行业专题:光刻机产业深度系列专题报告(一)-先进制程关键步骤,半导体设备明珠,光刻机市场迎国产化机遇

点击查看
  • 化工行业专题: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深度报告-2025年全球进入SAF爆发性增长元年

点击查看
  • 小米集团-W(01810.HK) 海外公司深度报告:智能电动汽车拓展业务新版图,实现人车家全生态布局

点击查看
  • 易德龙(603380.SH) 财报点评:精益化和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业绩重回增长通道

点击查看
  • 中国石油(601857.SH) 公司快评:国内油气实现高效稳产,海外资源版图不断扩张

点击查看

【金融工程】

  • 金融工程日报:市场小幅回升,小盘股弹性十足

点击查看


宏观与策略

宏观周报: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温和向上

点击查看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温和向上。截至2024年11月30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2;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B为51.6,小幅向上。从分项看,丙烯腈、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景气度上行;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下跌,半导体产业景气度下行;6-氨基青霉烷酸、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不变,医药、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

高技术产业跟踪方面:

高技术制造业高频数据跟踪上,6-氨基青霉烷酸价格320元/千克,与上周持平;丙烯腈价格9650元/吨,较上周上升250元/吨;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价格0.7910美元,较上周下跌0.019美元;晶圆(Wafer)价格最新一期报2.40美元/片,较上周上升0.02美元/片;六氟磷酸锂价格5.85万元/吨,较上周上升0.12万元/吨;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最新一期报91.04,与上周持平。

高技术制造业政策动向上,12月2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声明称,美国政府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出口限制措施,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加入贸易限制清单,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多个种类的半导体产品。美方的行为再一次破坏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以来达成的公平、合理、无歧视的共识和WTO公平贸易的宗旨,违背了全球半导体企业共同遵循的世界半导体理事会(WSC)章程精神,伤害了全球半导体从业者团结协作的努力。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安全、不再可靠,中国相关行业将不得不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高技术制造业前沿动态上,12月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苹果公司与百度达成合作,为国行版iPhone接入了百度最先进的AI大模型Ernie 4.0。这一合作旨在提升iPhone的AI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

风险提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指标失灵;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


证券分析师:邵兴宇(S0980523070001);

董德志(S0980513100001)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债海观潮,大势研判(10年期国债利率或进一步下探)

点击查看

行情回顾:市场对债券供给的担忧降温,多数品种收益率下行;利率债方面,11月几乎全部利率债品种收益率下行,其中1年期和1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6BP和13BP;信用债方面,11月多数信用债品种信用利差收窄,中高等级信用利差收窄更为显著。违约方面,11月违约金额大幅下降,且无首次违约主体;

海外基本面:美国经济景气回升,极端天气放大就业波动;美国通胀反弹,通胀预期高位震荡;欧元区通胀有所反弹,欧日经济景气分化;

国内基本面:10月基于生产法测算的月度GDP同比增速约为5.1%,继续超过5.0%,主要拉动力来自工业增加值以及服务业生产指数;需求方面,10月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双双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消费增速明显抬升,体现政府支出在投资和消费领域均呈现出显著效果;高频跟踪来看,2024年11月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B有所回落,表现逊于历史平均水平,或主要与房地产“严控增量”政策导致的新开工减少有关,并非反映11月国内经济增长动能回落;价格方面,11月国内CPI同比或持平上月,PPI同比或有所回升;

货币政策: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的变化点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框架”;

热点追踪:央行公告11月进行了2000亿国债买卖和8000亿买断式逆回购,超长债大幅反弹;

大势研判: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货币宽松预期下债券利率有望进一步下探。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S0980513100001);

赵婧(S0980513080004);

李智能(S0980516060001);

季家辉(S0980522010002);

田地(S0980524090003)

固定收益周报:政府债务周度观察-本周特殊再融资债发行5240亿

点击查看

国债净融资+新增地方债发行第48周(11/25-12/1)722亿,第49周(12/2-12/8)922亿,年初至第48周(11/25-12/1)累计9.05万亿,进度达到101%,目前国债净融资和新增专项债均已超发。展望2025年,预计财政政策较2024年继续扩张。

国债第48周(11/25-12/1)净融资302亿,第49周(12/2-12/8)810亿,至第48周(11/25-12/1)累计4.4万亿,进度约101.2%,为近5年同期进度最快。

新增一般债第48周(11/25-12/1)15.6亿,第49周(12/2-12/8)0.8亿。至第48周(11/25-12/1)累计约六千七百亿,进度93.7%。

新增专项债第48周(11/25-12/1)404亿,第49周(12/2-12/8)111亿。至第48周累计3.98万亿,进度达到102.0%。预计后续存量资金落地继续支撑基建投资。10月一般公共预算基建相关支出同比增速29.3%,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7.9%继续高增。

特殊再融资债第48周(11/25-12/1)发行8942亿,第49周(12/2-12/8)5240亿。下周已披露发行计划2765亿,11-15至今已发行以及披露发行计划超1.9万亿。

城投债第48周(11/25-12/1)净融资38亿,第49周(12/2-12/8)预计-308亿。截至本周城投债余额约11.05万亿。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误差,实际发行与计划差异较大。


证券分析师:董德志(S0980513100001);

联系人:王奕群


行业与公司

电新行业专题:绿氨产业发展分析-合成氨产业绿色转型,火电减排前景可期

点击查看

合成氨产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绿氨具有显著环境效益。氨是全球性的重要大宗化学品,全球年消费量1.8亿吨左右。现有生产技术几乎完全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具有能耗高和碳排放强度大的特点,在全球气候治理和,以低能耗及低碳排的技术路线合成氨是必然趋势,且具有一定紧迫性,绿氨产业应运而生。绿氨是指基于清洁电力通过电解水制氢及驱动空气分离装置制氮气,然后利用氢气和氮气反应得到的氨,其生产过程碳排放强度几乎为零。

绿电价格下降带动绿氨成本呈显著下降趋势,叠加碳交易成本后经济性逐步显现。目前电解水合成绿氨成本为4500-4600元/吨,高于煤合成氨成本。未来绿氨成本主要取决于绿电的价格,当电价为0.1元/kWh,且制氢电耗降至4 kWh/Nm3时,绿氨的成本有希望下降至2500-2600元/吨,与灰氨持平。考虑到随着技术发展,未来绿氨成本价格将有较大下降空间。叠加碳市场和碳关税后灰氨成本上涨,绿氨经济性将逐步显现。

绿氨为煤电降碳提供新路径。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动煤电机组绿氨掺烧,掺烧10%绿氨将减少10%的碳排放,基于目前绿氨的生产成本度电成本将增加0.13元/kWh,随着绿电价格下降及碳交易成本的影响,将与完全燃煤发电度电成本持平或下降。我们估计我国80%燃煤电厂采用掺烧10%绿氨的方案,将激发2.39亿吨绿氨需求,超过当前全球合成氨消费总量。

航运业脱碳势在必行,氨燃料将大有作为。国际海事组织提出到2030年,国际航运业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较2008年至少减少20%(力争减少30%);到2040年,国际航运业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较2008年至少减少70%(力争减少80%)。长期来看,由于液氨储运条件较为温和、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仅生成氮气和水而不产生硫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等优势,液氨在航运业燃料市场上大有可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则预测2050年航运业对绿氨的需求将达1.8亿吨,占航运市场的43%。

风险提示:全球绿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绿氨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绿氨需求不及预期。


证券分析师:王蔚祺(S0980520080003);

徐文辉(S0980524030001)

电子行业专题:光刻机产业深度系列专题报告(一)-先进制程关键步骤,半导体设备明珠,光刻机市场迎国产化机遇

点击查看

光刻是先进制程的关键步骤,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光刻是一种图像复制技术,在芯片制造过程中耗时最长,成本占比最高。作为先进制程的关键步骤,光刻分辨率决定了元件的最小特征尺寸与芯片的集成度。根据瑞利准则,可以通过缩短光源波长、增大数值孔径、减小光刻工艺因子提高光刻分辨率,进而提升芯片的性能。光刻技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石,一般用工艺节点反应半导体行业发展水平,28nm是工艺节点的重要分水岭,在性价比方面与下一代工艺有着较大差异。

光刻机为半导体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光学系统是其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光刻机作为所有半导体制造设备中难度最高、最难突破的一环,占晶圆生产设备总市场的24%。从UV到EUV,光刻机经历了五代发展和进化,每次光源的改进都显著提升了光刻机所能实现的最小工艺节点。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光刻机由光源、曝光和双工作台三大核心系统组成,一台EUV光刻机内含有超10万个精密零部件,全球供应商超过5000家。其中光学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约占整体光刻机成本的30%。

全球光刻机千亿人民币市场规模且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方面,2011年光刻机市场规模257亿美元。根据Market Intelligence,预计2022-2028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CAGR有望达到6%。出货量方面,ASML、Nikon、Canon三大光刻机供应商占据了99%以上市场份额,出货量稳步提升,2019-2023年CAGR达16.75%。按供应商分类,ASML出货量增长最为明显,近五年光刻机出货量CAGR达18.33%。平均售价方面,EUV光刻机单价增长明显,ASP由2018年的1.0亿欧元提升至2023年的1.7亿欧元,其余价格较为稳定。

ASML、Nikon、Canon三大光刻机供应商占据主要市场,ASML为行业龙头。光刻机行业属于寡头垄断格局,市场份额集中,ASML出货量市占率63%,营收市占率81%。在高端光刻机(EUV、ArFi、ArF)市场,ASML的出货量占据优势,市占率分别为100%/95%/87%。2006-2023年,ASML总计投入研发费用245.48亿欧元,平均研发费用率达到15.5%。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ASML在高端光刻机领域构建起绝对领先的技术壁垒,市占率有望继续巩固。Nikon和Canon则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中低端光刻机(KrF、i-line)市场。

国产光刻机空间广阔、任重道远。陆资晶圆代工厂产能持续扩张带动光刻机需求提升,美日荷对华先进制程封锁,光刻机国产化势在必行。上海微电子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前道光刻机整机制造商,其自主研发的600系列前道光刻机可批量生产90nm工艺的芯片,500系列后道制造光刻机占据80%以上国内市场。国产供应链方面,科益虹源作为我国唯一、全球第三家从事光刻准分子激光技术全链条研发的公司,193nm ArF准分子激光器完成出货。国望光学研发面向28nm节点的ArFi光刻曝光光学系统,国科精密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套NA0.75 ArF曝光光学系统。华卓精科与清华大学团队持续攻坚浸没式光刻机用双工件台DWSi。

风险提示:国外顶尖制程工艺再度突破;国产光刻机研发及落地不及预期;下游需求疲软,晶圆代工厂扩产不及预期;光刻机出口管制进一步加剧。


证券分析师:胡剑(S0980521080001);

胡慧(S0980521080002);

叶子(S0980522100003);

张大为(S0980524100002);

詹浏洋(S0980524060001)

化工行业专题: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深度报告-2025年全球进入SAF爆发性增长元年

点击查看

生物柴油是可再生的清洁燃料,二代生物柴油是近期发展重点。生物柴油按照不技术路线出现的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代产品,一代为FAME甲酯类,二代为油脂或酯类加氢生成的烃类产品,三代为非油脂类生物质原料生产的酯类或烃类产品。第二代生物柴油通过加氢工艺脱除油脂中的含氧基团,并通过异构化降低凝点,其组成和结构与石化柴油基本相同,十六烷值较高,稳定性好,低温流动性好,可按任意比例掺混,是近期生物柴油发展的重点方向。

生物柴油主要用作燃料,需求受政策驱动。国外生物柴油主要作为动力燃料用于交通运输及工业领域,我国主要作为绿色化学品用于化工领域。根据联合国统计司(UNDA)的统计,生物柴油应用领域中作为燃料用途占比 98.5%,其他领域仅占 1.5%。在掺混比例上,全球推广使用生物柴油的国家根据自身的环保要求、生物柴油制备水平、经济补贴政策等,规定了不同的掺混比例。欧洲是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最早的地区,也是生物柴油研究和推广的主要地区,具有多年的使用生物柴油的历史,是生物柴油应用的成熟市场。

欧盟明确航煤中SAF添加比例,预计欧洲2025年SAF消费量达140万吨。欧洲作为生物柴油最大的需求市场,目前常规生物柴油需求低速增长。2020 年前由于所有欧盟燃料供应商强制减排6%,极大刺激了生物柴油的消费量。近期由于受到乌克兰危机影响,部分欧洲国家下调了生物柴油的添加比例,生物柴油消费量进入低速增长区间。SAF作为最现实的航空业碳减排措施,欧盟明确2025年航空燃料中强制添加2%的SAF,保守估计需求达140万吨。国内预计2025年初步实现SAF商业化使用,消费量预计为2万吨。SAF的广阔需求空间拉动了生物柴油产业链景气度。

UCO为优质生物柴油/SAF生产原料,取消UCO出口退税有望引导我国SAF产业快速发展。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的生物柴油/SAF可实现83%的温室气体减排。UCO是理想的生物柴油/SAF生产原料,由于生物柴油出口欧盟受阻,2024年我国UCO出口量大增。此次取消UCO出口退税,有利于降低国内生物柴油/SAF企业原料成本,在欧盟SAF需求高增的预期下,SAF有望实现出口。

风险提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欧盟SAF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国内二代生物柴油、SAF产能建设及投放不及预期;欧盟、中国SAF政策变化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杨林(S0980520120002);

薛聪(S0980520120001);

董丙旭(S0980524090002)

小米集团-W(01810.HK) 海外公司深度报告:智能电动汽车拓展业务新版图,实现人车家全生态布局

点击查看

布局人车家全生态,目标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公司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2021年公司开始布局智能电动车业务,2024上半年公司智能电动车开始交付,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逐步完成。2023年公司总营收2710亿元,其中智能手机营收1575亿元,占总营收的58.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801亿元,占总营收的29.6%;互联网服务总营收301亿元,占总营收的11.1%。

智能手机市场温和复苏,AI浪潮以及高端化策略带动ASP提升。受益于AI手机换机潮,IDC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至12.11亿部,2025-202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温和增长。据Canalys,2023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1.46亿部,占据12.8%的市场份额,公司出货量位于全球第三位。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坚定执行双品牌策略,Xiaomi品牌推出折叠机、高端旗舰机型,持续推进智能手机高端化策略,有望带动公司智能手机的ASP提升。据IDC数据,1-3Q24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1.26亿部,同比增长19.57%。

2024上半年开始交付智能汽车,实现人车家全生态布局。公司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于2021年开始立项,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投资建设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针对新能源汽车打造六大车间,在核心技术方面申请多项专利。公司智能电动汽车自2Q24开始交付,在同价位段车型中较有竞争力,10月实现单月新车交付量突破2万辆,11月13日实现累计生产10万辆新车目标,2024全年目标交付13万辆。随着公司智能电动汽车顺利发布交付,公司业务拓展新版图,逐步完善人车家全生态布局,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

AIoT及互联网业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3Q24互联网营收规模创历史新高。公司在2013年开始布局AIoT业务,2016年推出米家品牌布局智能家居市场,公司AIoT平台连接设备数量持续增长,米家及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3Q24公司互联网业务营收创历史新高,公司AIoT平台及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公司人车家全生态布局打造良好基础。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汇率波动风险。


证券分析师:胡剑(S0980521080001);

胡慧(S0980521080002);

叶子(S0980522100003);

詹浏洋(S0980524060001);

张大为(S0980524100002);

李书颖(S0980524090005);

联系人:连欣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