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20块的。
”“20块5毛,算你20啦。
”
牛皮纸袋一兜,热气立马把纸袋弄得服帖,
指腹与指尖灵活的操作一番,
如果说,城市是有味道的话,
那么上海的秋一定是:
桂花香混着栗子的烟火香…
而提起糖炒栗子,就不得不得提:
新长发
。
1935年的“新长发”
有近20年的时间,
报纸一到秋天
就得报道“新长发何时开炉”
2019年的“新长发”
哪怕满大街的糖炒栗子,
这里却依旧需要排队才能买上一份…
“板栗香而知天下秋,
栗子可是秋天的的赏赐啊…”
/
0
1.
· 开了84年,
魔都最早3家糖炒栗子仅剩它了 ·
到了秋天,魔都的街道除了桂花香,一定还有那糖炒栗子飘来的烟火香。而说起栗子,上海人一定会说三个字:
新长发!
他算是
上海糖炒栗子国营老字号,最后的倔强。
曾
与它齐名三朵金花:西藏路上的丰实、陕西路上的公泰,早已不在了。
而他的发迹却很波折,1931年,钱富生夫妇在北京西路成都北路上开了家新发兴果品店,没多久就倒闭了。不甘心的夫妇俩,在1935年将名字改为“新长发”,
仅凭1份桂花糖炒栗子,火遍了上海滩。
老板也很会做生意。
开启了外送服务。
只要拨打“32523”,热乎的糖炒栗子就送上了门。据说有近20年时间,
秋天的报纸上都能看到“新长发今日开炉”的消息。
/
0
2.
· 提起糖炒栗子,
老上海人只认“新长发”·
就是这份栗子,
让新长发排队到现在!
深扒君下午4点去的,栗子已经售空。旁边的机器吱呀吱呀的转着,一旁的队伍逐渐的强大了起来。
·只选长城脚下的迁西栗子·
上海人喜欢吃栗子,却不产栗子。市面上大多吃的都是良乡or迁西。这里选用的是
迁西栗子。
生长在长城脚下,滦水之滨,独特的土壤和气候赋予了它
又甜又糯的口感。
每锅都是师傅在旁现炒的,
一锅大概要等上个半小时左右
。时不时的观察火候,加入纯麦芽糖。方圆1公里,就能闻到随着翻炒而散发的诱人香气。
·轻轻摇晃,完全不粘壳·
牛皮纸袋一兜,拿到手小心烫!滚烫的栗子,轻轻摇晃,立马就能感受到,
栗子肉在壳里跳舞~
中间掐一道缝,两头一捏,
完整的栗子肉就出来了,完全不粘壳!
栗子肉饱满圆润,质感很粉糯,而
新长发栗子最大的特色还是它的甜!
十个人吃11个人都说粉甜粉甜哒~
他家的板栗鲜肉月饼,4.5元一个,也可以尝试下哟!
关于新长发还有个传说:据说徐根宝爱吃新长发的糖炒栗子,以前申花队训练时,要是边路传中球传得不好,他就大喊一声“糖炒栗子”。意思是把球“抄”起来,传高点。
/
0
3.
· 在这家店,
能买到半个上海滩的老字号 ·
而新长发除了糖炒栗子,还能买到半个上海滩的老字号!
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国际饭店的蝴蝶酥…统
统都要排队的,这里一站买到,队伍还少一半!
·西区老大房 | 鲜肉月饼·
西区老大房前身叫陈大房,创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改名为老大房。而说起老大房,不得不提的就是鲜肉月饼了!
5元一个
,阿姨把热乎乎的鲜肉月饼递过来的时候,隔着袋子都能感受到油酥香。
一口咬下去,外表的酥皮脆而粉,被丰腴肉汁渗透过的饼皮,又有些许的韧劲。
油酥夹着肉香,真是吃了十几年都没变过的味道啊!
·国际饭店 | 蝴蝶酥·
成立于1932年的国际饭店,你可能没住过、也没吃过,但是一定听说过他家的蝴蝶酥!
说起蝴蝶酥,
99%的上海人都会给你推荐国际饭店
的。酥皮层层叠起,不会太脆,也不会太甜。这恰到好处的口感,却让上海人记了一辈子。
·哈尔滨 | 杏仁排·
小时候时常怀疑,为什么哈尔滨食品厂要开在阿拉魔都呢?其实
哈尔滨食品厂的前身可是1936年的“福利面包厂”
。主打的就是各种俄式面包点心~
俄式点心的招牌,必属各种“排”了!价格也真的贵呀,深扒君,直舍得买了几块~杏仁特有的香气配上焦糖的口感,
浓浓的黄油味,是童年的回忆。
·立丰 | 猪肉脯·
说起上海特产,第一反应一定有猪肉脯!而说起猪肉脯,一定逃不过:立丰!创立于1938年的“公成南货店”,就是立丰的前身。
自产自销的立丰,最有名的莫过于猪肉脯了~价格也是可以和杏仁排相媲美呀!但是绝对能保证质量,
看看这纤维感,完全能感受到入口的嚼劲!
·泰昌 | 松仁奶油叶子酥·
创立于1945年的泰昌,招牌就是那份“松仁奶油叶子酥”了!
价格高,但却经常买不到!
用东北雪松仁做点缀,配上进口黄油做的曲奇,
口口奶香味,越吃越香!
·老同盛 | 年货必备·
很多老字号店里都能找到“老同盛”这几个字。历史可以追溯到1887年(清光绪13年),各种干货,
小时候陪妈妈来,总要带上好一阵子~
·临期专柜 | 进口食品这里也有·
门口的临期专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