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曾流行过一句话,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话也可以稍作修改——“
没有在上海生活过的人,不足以评价她
”
上海,
一个被称为“魔都”的地方,
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她“又爱又恨”,
但听不得别人讲她半点不好。
今天头条菌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上海人一听就崩溃的9句话,
心碎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网友制作的“上海歧视地图”)
几乎每次认识新的外地朋友,都会听到对方小心翼翼的问出这句话,“
排外
”似乎早就成了上海的标签,反正是怎么也扯不掉了。
没错,的确有一些喊着“xx人滚出上海”的“
键盘侠
”,但就因为少数人的极端不友好,让广大上海人背上这样的“罪名”,也是real心塞啊!
其实每个地方都会有“排外”现象,可我们排的是“
毒
”,而不是人。只要你做的事情
没素质、不文明,上不了台面
,不管你是外地人还是上海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阿拉就是看不起你!
(某综艺节目中的上海丈母娘曾引起争议)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上海人常以“
市井小民
”的形象出现,这其中又以“
上海丈母娘
”为典型代表,她们对女婿的严格挑剔,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有些人觉得上海人
太精明
,把什么都算的很清楚。但换个角度看,
不愿和其他人互相亏欠,不占别人小便宜
,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其实如果你和上海人做了朋友,会发现他们也会很
仗义直爽
,
做事认真踏实
,那些“斤斤计较”也很可爱啊!
谁说男人
下厨
就是“娘”,谁说男人
顾家
就是小家子气,谁说男人
心疼女人
就是“妻管严”?
温柔体贴
的上海男人,爱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也成了一种错?
(在演艺圈中,陆毅是上海好男人的代表)
上海男人看起来也许不够高大威猛,但内心都是非常强大的,那种“在外受气、回家逞威风”的“大男子主义”,阿拉上海男宁才不需要!
上海女人的
讲究
和
傲娇
是从骨子里带的,
不怕麻烦
、
追求精致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不等于娇气、拜金,既没有碍到谁,又没有伤害到别人,有本事你也作一个啊!
上海姑娘既注意培养
个人形象
,也很看重
独立人格
以及
内涵格调
的提高,小“作”怡情,大“作”伤身,上海女人的“作”也是有底气、有尺度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抢着当“上海女婿”呢?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单身人群在全国排第三)
其实在上海,单身早就是一种
正常现象
,
一个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上海虽然单身多,但大多数都不孤独。
他们
经济独立
,能够养活自己;他们
思想独立
,有不随波逐流的三观;他们
精神独立
,没事儿约朋友喝个酒吃个饭,一样很开心。至于另一半,也是要靠缘分的嘛,在没遇到对的人之前,他们才
不愿意将就
。
再说了,我单身碍你事儿了吗?我单身要你养了吗?我单身跟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伤害阿拉这颗脆弱的心灵啊!
支付宝在年初发布了全国各城市账单统计,上海又“荣居第一”,本来大家就觉得上海人很“
壕
”,这样一来更说不清了!
一提起这个,头条菌就来气,只能用一组图片表达此刻的心情!
▼
其实只要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的幸福,钱多钱少又有什么关系呢?
很多外地人觉得上海菜口味清淡,刚到开始吃很不习惯,于是就说“上海菜非常难吃”。可是,每个菜系都有自己的特色,上海美食也是非常
多元化
的,各种名菜、小吃,你才吃过几样
就敢这样下结论?!
小笼包
生煎
青团
馄饨
糖醋小排
八宝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