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一种钱币叫压胜钱吗?
它们不是正式流通的货币,而是货币文化的一种衍生物。这段时间正在余姚博物馆举行的“顺佑铜钿礼俗相传———浙东民间压胜钱特展”让记者大开眼界,展出的260多枚压胜钱(物)都是藏友褚纳新的藏品。30多年的收藏让褚纳新成了压胜钱的行家,由他撰写的《浙东民间压胜钱》也即将出版。
十岁那年巧遇“万历通宝”
褚纳新是个70后,家在历史悠久的余姚泗门镇。
褚纳新展示金钱剑
10岁那年的一个晌午,褚纳新与几个小伙伴去邻村一座废弃的大宅院里玩耍,院落里杂草丛生断墙颓垣,为了捉一只蟋蟀,小伙伴们推倒了断墙边的一个石墩子,蟋蟀没有找到却发现石墩子下面的青石板上整整齐齐地排着10余个钱币……傍晚,褚纳新揣着分到的3个铜钱回到家,把它们藏在一只小木盒里。后来他才知道,这几枚铜钱都是“万历通宝”。
自此以后,褚纳新开始留意古钱币。13岁时,他已经从亲友处淘来了不少清朝的钱币。这年夏天,一个姓顾的货郎在泗门镇的闹市义嘉桥边摆了个摊位,可以用铜钱兑换日用品。顾货郎会给围观的人讲一些有关古钱币的故事,褚纳新常站在人群中听,听多了和老顾也混熟了,后来他还讨价还价花5分钱从老顾处买了一枚雍正通宝,这是褚纳新花钱购买的第一枚钱币,也由此集齐了所有清朝皇帝的制钱。
独具慧眼购得汉代压胜钱牌
在收藏钱币的过程中,褚纳新发现有一种钱币在当时不太受藏友重视,但在古玩集市上偶尔能买到,这就是流传于浙东地区的压胜钱。
压胜钱不是古代的流通货币,而是一种用来祈福辟邪、护佑平安的吉祥物,主要用于馈赠、玩赏、佩饰、卜卦等,以达到压胜、攘灾和祈福的目的。压胜钱起源于汉朝,历史上官炉、私炉均有铸制。压胜钱上的文字、图案涉及传统文化、宗教艺术、社会风俗等方面,文化内涵很丰富。
对压胜钱有所了解后,褚纳新开始了专题收藏,并研究每一枚压胜钱的文化价值。如今,他已收集了260余枚压胜钱。
在褚纳新收藏的压胜钱中,年代最久远的是一枚汉代龙首镂空压胜钱牌,这枚钱币得来有个小故事。
2001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褚纳新到姚北收藏品市场,当时一位摆摊的老师傅有块铜牌,但很多人看了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物件,有人说是给马洗澡用的马刷子,也有人说是一块铜镇纸。褚纳新感觉这是一件汉代物品,可能是一枚压胜钱。在与摊主讨价后,他以600元将它买了下来。回家后褚纳新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是一枚有记载的汉代压胜钱。在乾隆《钦定钱录》中,不仅收录有五款与此品类似的图片,还有文字备注:“右五钱并见《博古图录》,谓是厌胜钱,今仍之。”《博古图录》是宋代王黼始修于北宋大观年间的《宣和博古图录》,可见,这种汉代压胜钱牌在北宋时期已见诸记载,其文化价值较高。
褚纳新认为,收藏的最高境界是藏以致用。在收藏过程中,褚纳新开始研究压胜钱的文化内涵,并于2009年5月完成了《余姚的压胜钱文化》一文。
全书10万多字,分门别类介绍了从汉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浙东民间流传的压胜钱共260多种,都是褚纳新的个人藏品。
特色藏品
汉代龙首镂空压胜钱牌
该压胜钱牌采用镂空工艺,形象玲珑剔透,牌内镂空为钱树形,双面均有突起的百子乳丁,牌首为龙形,较具观赏性。这是褚纳新最心爱的一件藏品,因为它的文化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
"平安吉庆聚宝盆"压胜钱(正面、背面)
"平安吉庆聚宝盆"压胜钱(正面、背面)
压胜钱
汉代龙首镂空压胜钱牌
这是褚纳新2000年从姚北收藏品市场买到的。当时花了1800元,相当于褚纳新三个月的工资,但是褚纳新觉得它物有所值。这枚压胜钱正面铸有“平安吉庆”四字;背面铸有一大型聚宝盆,里面放满了元宝、金钱、犀角、鹿角、宝珠、珊瑚等珍宝。此钱铸于清代中期,苏炉铸制,流传于浙东民间,是祝颂平安吉祥、财源广进的吉祥物。
辟邪吉物金钱剑
浙东民间辟邪吉物金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