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叶茂中策划
迅速提升企业的品牌与销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叶茂中策划

一个争议品类的自我进化史

叶茂中策划  · 公众号  ·  · 2017-08-29 19:38

正文


冲突就是机会

近30年来,叶茂中策划机构帮助企业家洞察消费者冲突,发现市场机会,理清营销思路,提炼出有爆破力的品牌诉求和产品卖点,用创意迅速提升企业的品牌与销量。




没有一个职业像我们一样,要和市场中如此多的行业打交道。

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现在我们这行不好做”。

是啊,这世界和马云描述的正好相反,天下没有好做的生意。

但在所有这些苦逼的行业里,总有一些特别苦逼的,苦不堪言那种。并不是这些行业竞争多么激烈,有多么红海,而是这些行业天生就“低人一等”。

想象一下,假如有这样一种特殊的产品,先天就有巨大的不足,不能打广告,无法做传播,产品诉求也不需要(因为根本没地方用呗),那怎么卖?对于营销人来说,怎么整?

很多人会想,这种生意还有什么好做的!

而假如这样沉默的产品,在中国有3.5亿的消费者,市场规模一年是 1 万个亿,这生意就很有谈谈的必要了。

这样产品就是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这是一个伪命题。那时候的香烟是一种社交中的必备品,在1940年的杂志上曾经有文章这样写道:

吸烟的人远超过不吸烟的人,比例是一百比一 ...所以不抽烟的人必须学会怎样去适应这种情景,当他们与吸烟的人在一起时,如果不吸烟的少数人要求别人不准吸烟,那将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

现在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在当时却是社会的现实。彼时的香烟品牌不仅能肆无忌惮的做广告,并且还能找到奇异的代言人:

上:妈妈,在你骂我之前,为什么不来一支万宝路消消气呢...

下:大多数医生都抽骆驼牌。

1950 年,一篇关于香烟致癌的历史性文章——《吸烟可能是支气管癌的致病原因》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会刊》上。2年后,美国医学会公开承认烟草有害健康,继而在1954年,公开反对烟草公司以医生的名字做广告。

从此以后,烟草公司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商业挑战。

纵观商业社会的所有消费品,很少有产品像烟草一样如此畅销和普及,但却又带着如此大的原罪。相信每一个抽烟的人都会有着巨大的冲突,那就是抽烟与健康的冲突,这是香烟这个品类的最源点的冲突:


带着这个冲突,大多数抽烟的人在某些特定阶段都会有很强的自我负罪感。

从本质上想解决这个冲突,有两个办法,第一是戒烟。

但是戒烟实在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有尼古丁依赖的原因,烟民们也自己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千奇百怪的借口,比如我就是喜欢抽烟,我压力大,要得肺癌还早,别人都抽不能不合群等等。

那么作为香烟品牌,当然不能只靠着烟民们强大的自我欺骗,和薄弱的意志力来维持销量,他们必须要在先天不利的产品基因和外部受限的传播环境下,找到恰当的突破口。

必须要戴着枷锁跳舞。


精神层面的重塑


这是所有香烟品牌一直在着力打造的,比如从五十年代吸烟有害健康正式得到公认起,所有品牌都被迫将烟草的传播方向,转至精神层面,塑造生活方式,以及自我认同。其中最经典无疑是营销史上最著名的形象之一,万宝路的牛仔。除了牛仔之外,各类品牌也一直想法设法,把抽烟变成一种非常享受,非常自我的行为。

“我连抽烟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不想追赶世界的脚步,我有我自己的旅程”

“尽情享受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真正的男人,只抽真正的香烟”

而在国产品牌中,也有杀伤力的作品,比如叶茂中策划曾经给红金龙创作的广告语:

这句话的精彩之处在于,不抽烟的人可能无感,但抽烟的人一看就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其关键就在于这句诉求在精神层面呼应了抽烟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给抽烟一个理由:

而现在的问题是,吸烟有害健康的观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有一件很黑色幽默的事,给万宝路做代言的五位牛仔里,有四位先后在1987年、1992年、1995年、1999年去世,病因分别是肺气肿、肺癌、肺癌、肺癌。

在这样坚如磐石的事实面前,光在精神层面去与消费者沟通,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即使是再优秀的语句,也只是在形而上的层面与消费者沟通,很容易曲高和寡,有时甚至会形成反效果。

在这个源点冲突上,天平已经慢慢倾向了右边。

香烟品牌必须做出事实上的创新与变化,才能产生作用。


物质层面的创新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这句妙到毫巅的广告语劲酒从90年代一直坚持到今天,并成就了劲酒的百亿销售额。

这句话对于香烟来说,一样适用。吸烟有害健康,而抽烟又不好戒,解决方法就是:少抽点。一天抽几根,这是烟民的事,而每次抽多少,香烟品牌则可以试着想想办法。

还是武汉卷烟厂。黄鹤楼1916很多人都知道,其最大的特点是复古,而复古的关键又是显而易见的短枝烟:

在标准款包装的香烟设计中,特意加长了过滤嘴:

烟变短了,少抽点。

过滤嘴变长了,少抽点。

而黄鹤楼1916的高定价,匹配的中高端人群,又是对于身体健康更为看重的人群,在戒不了烟的背景下,他们第一会选择好烟,第二,他们也很少出现把烟抽到烫手的情况,抽个三四口,又过了瘾,又降低了负罪感。

说到抽个三四口,最近黄鹤楼又推出了一款新烟,诉求的就是这个三四口。

“黄鹤楼 . 三口品。

三口?刚刚好!三口?就是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