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社会学研究杂志
《社会学研究》官方帐号。本刊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专业学术期刊, 在中国四家期刊评价机构的学科排名中均名列第一,被誉为“权威核心期刊”, 并于2012——2016年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张聊科研  ·  国自然申请|“蛋白-蛋白互作”的10种常用技 ... ·  3 天前  
募格学术  ·  国企招人!月薪12500-17500元,提供 ... ·  5 天前  
募格学术  ·  “山河四省”之一,迎一所985! ·  5 天前  
小张聊科研  ·  海南省人民医院发Cell子刊文章:老药发现了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社会学研究杂志

作者手记|社会的“波粒二象性”:猜想与探索

社会学研究杂志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0-02 18:00

正文

吕鹏

社会的“波粒二象性”:猜想与探索


作者 | 吕鹏

作者单位 | 中南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

原文 | 点击阅读


感谢《社会学研究》编辑部老师的严谨细致工作,感谢匿名审稿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拙作《智能体仿真模拟:推进行动与结构互构研究》有幸在《社会学研究》2024年第4期发表。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人、青年学者,“社会是什么”这个问题始终是我一直在持续求索的一个问题。尽管存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但真实社会的复杂程度,仍然在很多方面超过了自己的想象能力范围。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本体的认识论方面的问题。通常而言,在特定的社会技术条件之下,我们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社会是一个多维度、多层级的复杂综合体,一个复杂巨系统。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给了我很大的思考指引。如果我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事物,且认为存在跨系统的统一性规律,那么社会大概率会服从类似“波粒二象性”的性质。尽管这种说法,仅是一种想法、猜想,但仍然能够为研究的精进提供导向。社会是由自然人、法人等社会行为体组成,他们就是组成社会的微观粒子,具有“粒”的属性。但是,社会行为体即组成社会的微观粒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着的、行动着的。从运动的角度,粒子的运动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行动者的社会行动,也必然遵循和呈现特定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被阐释为看不见的力,例如关系、结构。因此,我们需要能够综合反映社会的“波”和“粒”两种属性的方法。


智能体仿真模拟(ABM)通过研究和呈现社会的“行动-结构”二元性问题,成为研究社会的“波粒二象性”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进一步提升社会研究的质量。行动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的行动,可以使用智能体(Agent)进行较好的个体建模。结构是一种系统性的关系,由各种力的关系组成的更大的图景。如帕森斯所言,提供一种社会结构性指引(Social Reference Structure),这种指引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力。我们还可以使用“静止-永恒”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按下社会的暂停键,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个体,这些是“粒”。如果再次开始,我们会看到这些众多的个体在运动,运动的轨迹,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构成“波”。智能体仿真模拟不仅可以同时反映社会“波”和“粒”,通过模型静态设置、动力学设置,还可以反映“波”和“粒”之间的关系。


如果将社会行动者类比为“粒”、社会结构性因素类比为“波”,那么ABM可以通过涌现、学习两个功能去表征和研究二元之间的关系。第一是涌现功能,研究从微观个体行动到系统宏观结构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场景下的行动,是通过何种机制导致了某种社会结果;第二是学习功能。个体从社会结构中进行理解、学习和内化,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并开启持续的社会学习进程。个体如此,群体、组织、法人等,可能亦是如此?总而言之,社会可能在总体是很难最终揭示全貌的,但智能体仿真模拟(ABM)确实给我们提供了阐释社会现象、研究社会机理、模拟社会过程的新的有力工具,实现了对社会研究者的切切实实的赋能。


在计算社会科学、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学人也在思考和展望,社会研究的未来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能确实难以掌握和准确预见。但可以确定的是,会产生非常大的方法革新,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方法与手段将会持续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之中,并不断被应用。对此,人们的心态是复杂的,既充满期待,也充满焦虑。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对出现的社会新现象,尽可能地尝试使用合适的方法,去研究、理解、阐释、预测。上述是个人的不成熟、非系统的主观思考,也可以说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来源之一。再次感谢《社会学研究》的大力支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