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徐昊)
尽管2018年国内车市遭遇了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从而步入“寒冬”,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在逆势增长。
据全国乘联会近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狭义乘用车全年零售2235.1万辆,同比增长为-5.8%。其中,2018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0.8万辆,同比增长88.5%,高于2017年的增速。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破100万辆,占到全球份额一半以上,其中,纯EV的销售量突破7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这让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陆斌看到了市场的“春天”。他表示,“随着市场发展,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小趋势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之所以实现了快速提升,主要还是受到了相关政策的影响。
对此,乘联会方面表示,新能源领域取得良好销量表现,主要是2018年国家实施的新能源车政策针对性强。2018年对新能源乘用车实施促进续航里程提升的补贴标准,使乘用车产品在高续航里程化方面的技术实现了突破。到2018年四季度,乘用车A级电动车续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产品达到了50%左右,实现了整车低能耗和电池性能的综合提升。
从自主品牌方面来看,根据乘联会数据,比亚迪成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最大赢家,全年销量约为23.01万辆;北汽新能源以约15.61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销量排名第三,销量约9.7万辆。
事实上,不少自主品牌已经All in新能源汽车,其中长安、海马、北汽都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而相较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在2018年也开始发力,如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合众新能源、前途汽车等陆续实现对外交付。2018年,被誉为造车新势力的“交付元年”。
在“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下,合资车企也从观望的态度转向加快布局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合资品牌预计将有19款新能源汽车投放市场,其中纯电动车型9款、插混式汽车10款,代表车型如大众朗逸EV、丰田卡罗拉PHEV等。
此外,大众、捷豹、奥迪等跨国车企不断推出电气化战略,特斯拉更是在国内建厂即将实现国产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显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具体调整方向尚未出台,但一份方案在业内流传已久。该方案显示: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向长续航、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车倾斜,补贴下降幅度远大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