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六神磊磊读金庸  ·  宋青书:有时候越努力就输得越多 ·  3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新鲜!艾灸做成了液体!轻轻一抹,无烟无火,逼 ... ·  4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人间烟火:1980年,日本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美、德、苏三国军队之比较:技术、战术与战役法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23 19:31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好像有文学家说过,修辞都是跛足的。我认为世间大多事物如军事分析和评论,也是一样。不过,跛足就跛足,只要不卖弄到长跑短跑的份上,自然有其价值:)


      题目上所列的三国,和三国各自在军事方面的特质,我自己认为是较为中肯的——倒不是自赞自夸。坛上诸位,对于二战应该可以说称得上研究的份了。对比三国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也大约轻易不会反驳我吧。


      美国军队的技术性质最好解释,就是其只能用恐怖老形容的制造业和管理技术,特别是后者。加上本土受到的威胁接近于零,不会在战火中开工生产林林总总的战略物资,所以无论是数量、质量以及生产的速度,远远超出盟友和敌人。因此,美军是火力型的。之所以我没有简单直接地在其前面如此修饰,这是因为,美军的“火力型”,来自技术,而非一味中是火力投射,不及其它。


      德军是战术的,作为经典的军国主义国家,由普鲁士开始,德国的扩张和霸权,主要来自军事特别是战场上——战术的胜利。事实上,如果不是欧洲其他列强——一开始应该说是列强而不必加上“其他”作修饰,因为普鲁士只能算是蕞尔小国——合纵连横的,加上几次“意外”,连普鲁士也不会存在了。之所以能被大国们看中,自然是因为普鲁士能征善战,而且限于国力有限,威胁不是很大。——但是,最后总算是很大了,认识到这点的英俄等“养虎者”,可惜后悔迟了^_^


      俄国的局势传统是从彼得大帝开始奠定的,其特点就是不依赖于“一两次会战的胜负”,而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一两次会战的胜负,往往就是决定着十几、几十年的命运。法国在十八世纪就是被几次会战和战争给折磨到了崩溃边缘,才引发了革命。而俄国之所以能够十几年几十年进行成败参半的战争而成长起来,这不是因为其幅员广阔,而是因为有利的军事政治地理条件——,所处边缘,直接面对的大国有限,而远处的大国,再不能成为盟友的时候,也能成为贸易伙伴。


      德俄的不同地缘,使得军国主义的表现极为不同。德国的战术,很快就转化为了相当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完成统一的德国,一度取代英国成为最有发展劲头的工业国家。而俄国的工业化,则要到斯大林时代。也可以说是,德国统一的不单同族,而且素质高。而俄国所吞并的,绝大部分是低级水准,他自身也没有太高的素质。如果没有优秀的将领和统帅,俄军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更无法生存。


      而相对普鲁士,只要有一个具备水准的国王,剩下的事,工程师和军官们就可以完成了。现代参谋部源于普鲁士,也在于普鲁士的军官优秀。——需要说明,老毛奇和参谋部在德国统一战争中的地位,远没有俾斯麦在政治和外交上的纵横捭阖重要。而俄国类似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可以说是没有。


      俄国无法为自己的军队提供水准以上的军官,而普鲁士则不然。这点决定了俄国无法在战术层面有好的表现,特别是十九世纪后半叶,俄国没有完成工业化和普及教育,贵族军官日益腐败无能,而绝大多数来自农奴和被征服部落的士兵也没有多少作战技能。在日俄战争时期——那场战争是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俄国在战术战略和技术上的劣势,已经让世界列强惊诧万端。


      失去了名君和名将,俄国的荣光不再。相对的,尽管政治和战略上一塌糊涂,但是面对强大的协约国,德国却在战场上坚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多次获得战场上的优势。而其统帅和将领的才略,与对方相比,并不好多少。


      再看下二战,在工业化和普及教育支持下的苏军,素质上仍然赶不上德国人,除了坚定和顽强之外,苏联的士兵并不比德国士兵更优秀——甚至说到鉴定和顽强,两国士兵也相差无几。在二战中,苏军在战术和战场上,相对德军显得很迟钝、笨拙,无论防守还是进攻,方式远为单一。


      但是在几名杰出统帅和将领的指挥下——当然最主要的是政治和外交上的优势以及战争潜能——,苏军所取得的军事胜利相当了不起。直到战争接近尾声,被消耗殆尽的德国军官团才无法继续保持优于自己对手的水准。但是苏联后期的进攻,特别是科涅夫和朱可夫两位算是明显失常的名将指挥的柏林战役,出现了相当的低级错误。这与指挥官和将领晋升速度太快,指挥的军团规模过于庞大有很大关系。——苏军军官的消耗同样巨大。


      苏军相对德军的损失巨大,除了在初期因为一方闪击战、一方准备不足、战略错误有关外,也与苏军军官的战术水准有关。——1941年苏军损失600万,其中沦为战俘大约300万。而苏军在四年的战争中,战死1100万。德军在东线战死约200万人左右。


      但是,在战役层面苏军的几次胜利,从斯大林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到库尔斯克,中间还多次战役失利,如在哈尔卡夫。——但是苏军在关键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的战役胜利无法发展为战略胜利。而其取得战役胜利的前提,往往是战略上的和战役法上的,很少在战术。


      具体而言,苏军的战役胜利,是由预备队、兵力与物资集中在关键方向、顽强阻击与适时反击等一系列战役作战行为所取得的。

对比德国的闪击战与苏军的大纵深理论,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


      闪击战是将二十世纪以前的决定战争命运的“会战”加以有限的延长。以前的“一个下午的会战”中,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迅速令对手陷入混乱。近代以降,会战自然并不总是在“一个下午”内完成,但是鲜有持久的会战。而所谓的战役,往往是花费相当规模机动和休整,真正用于作战的,仍然以天和若干天计。


      如果统帅和将领们能够先于敌人完成机动,就算因为敌人占据相当的优势而无法取胜,至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会战。围城战和守城战当然是存在的,由于军事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达,城市越来越难以很难坚守,野战和野外阵地作战成为主要形式。——需要说明,城市攻守方的相对优势,在数百年的历史上也存在着几次反复。


      而在二十世纪以前,建筑技术与建筑材料,无法满足非永久性野战工事的需要。对比一战和普法战争,甚至日俄战争,可以发现,主要是防御工事的发达,极大程度上将西方的会战传统彻底颠覆了。相对于俄国经营十数年的要塞化的旅顺,俄军在沈阳等地临时建筑的野战阵地,与意志并不坚定而且匆匆撤退和增援的军队一起,对日军构不成防御优势。同样是匆忙修筑和大败之际,法国在马恩河成功地阻击了疲惫不堪的德国军队。一战的坚固阵地,在于德军教训深刻,因此对能够重新使其获得机动的技术,接受和实践起来,自然是相当快了。

      战术的本意是布阵的艺术,在近代经西方一些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重新诠释,又被解释为“可视范围以内的作战方法”。十九世纪后半叶之后,普鲁士军官团所表达的战术是“达成有利态势的手段”,这种手段,即便已经超过可视范围,但仍然是“在战场上的”。


      ——而德军在汲取先进技术改进自己的机动能力并达成相对对手的绝对优势之际,也应该注意到了一战的另一大教训,就是对其超出了“视界以内”的作战,无法有效地达成控制。德军在右翼大迂回中,各集团军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日益缺乏协调和配合,出现空隙和一翼暴露于敌的不良态势。这虽然大部分是因为兵力不足,但军队通信手段的欠缺与匮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机动还是通信联络,分解德军闪击战的成功的诸多因素,无论是技术的还是战术的,可以看到,其最根本的就是德军“布阵”。善阵者不战,一旦丧失了先机和主动,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自然无法有效地对德军予以阻击乃至反击。而一旦能够进行坚定的阻击,如在敦刻尔克,德国的敌人至少不会崩溃和覆灭。


      技术对于闪击战的意义就在于重新令作战回到了“可视范围内”,并且继续着布阵艺术的传说与神话。


      苏军的大纵深呢?


      我们可以看到的首先是,和德军将机动用于达成态势不同,苏军注重的是集中兵力(火力)。而这并不简单的由于处于劣势和战略劣势的缘故,因为在战争后期,苏军仍然不以有利态势为先。苏军并不认为人施加一定的压力和震慑,制造一定的混乱,就可以令敌人的战斗力巨减,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达成歼灭。


      其次,苏军为持久作战准备有大量的预备队,无论是战略的、战役的和战术的。而所有预备队是在关键方向上和关键时段内才会予以使用。


      和德军相近,苏军组织了装甲军团用以在敌纵深地域作战。但是与德军的迂回包抄形式不同,苏军的装甲军团,往往是透过诸兵种合成军团殊死战斗贯穿出来突破口倾泻到敌人后方的。这点,与波兰战争时期的德军战术有些近似。然而,德军用于闪击的装甲集团会避开敌人的坚固阵地,利用敌人不同单位的衔接缝隙和防御薄弱方向迅速推进,袭占关键地点完成合围。相对而言,苏军的大纵深进攻,则往往是以装甲军团在敌人纵深的破袭为手段,并不以完成合围为首要的考量。


      尽管在战争后期占据有兵力、机动与补给三大优势,但是苏军对德军的合围与歼灭,与41年他承受自德军的相比,在地域范围、所合围的兵力以及迅速性上面,都远远不如。这当然与苏德军队之间的战术素质和战斗素质有关,但是也说明苏军无意遂行大地域的包围歼灭。然而,苏军的进攻仍然是大纵深的。


      ——需要说明,苏军与德军的这种本质区别,就其实质在于其能力有限。而这也就限制了苏军的战术选择。作为互动,缺乏这样的作战经验和沉淀,也使得这样的作战尝试多次失败,如在哈尔科夫。所谓的传统,也就在“不得不”之间形成了。


      什么叫做战术选择?或者说,苏军的战术选择是什么样的?


      苏军重视防御,并且随时随地都准备防御。这种重视,当然是因为经受血的教训才形成的。如前面所说,苏军不以形成和维持、改进态势为要。无论是最高统帅部还是战役指挥官,所关心的是最后的歼灭数字。当德军包围自己的敌人之后,很少让自己的敌人有逃脱的,虽然有例外,而且到了战争后期,例外成为了惯例。苏军能够达成包围的不单很少,而且包围与最后歼灭之间,相差的幅度,是比较大的。


        这种实际战斗力的差异,令其统帅和指挥官不便将复杂和变数多的战术交由自己的部队实施。——如前所述,这是苏军军队的素质有关。

        德军的素质,一方面作为优点和优势,令其指挥官的战术手段丰富而有效,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指挥官不会考虑和进行周全的准备,以扩大战术胜利或缩小战术失败。胜利不扩大,即便是致命的,“致命”效果也不会是“当即”表现出来的。而失败则不然,往往会产生雪崩效应,哪怕不是恐怖的惨败,一系列的失败,也造成了德军无意挽回和弥补的损耗。


      而且“可视范围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军战地指挥官的灵活性。——尽管这些指挥官非常优越,尽管德军有委托智慧的传统。“布阵的艺术”,令德军的单一兵种的编制规模相对庞大,在小范围内无法及时有效地分割成小规模的合成军团进攻或防御。


      苏军则恰恰相反,尽管集中指挥,但是更高层次所关心的是关键地域,对于非关键地域,则是与集中指挥的不同的授权式指挥。虽然非关键地域的部队和军团所拥有的资源相当匮乏,但是他们的指挥官,不得不主动寻找有效的措施以完成往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苏军的在编制内兵种单一,但是编制规模小,能够灵活地组建不同的军团以达成战役任务。


      和苏军的部队和兵团不同,德军的编制则往往被过分地拆散打乱,以便支援和加强某一地域的军团,结果在后勤和指挥上,增加了复杂性和困难程度。虽然德军军官团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由于战事的艰难,拆散打乱也日益的频繁,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成倍增加,加上军官团的损耗所造成的素质降低,即便没有低于水准的程度,也影响了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上述种种,说明德军没有在其关心的作战行动中有效地界定出相对独立和系列性的战役层面,尽管有上述的实践,但是德军的统帅机构和参谋机构,往往直接干预、计划,虽然将具体实施的权力分散一些给予了前线指挥官,但是在需要时,协调是由原在后方的统帅机构与,而非负责战役的指挥机构负责的。

      仅仅与苏军对比的话,美军的确是“战术性质”的。然而,尽管美军在实践中,也鲜有战役这种层面。但是,与德军不同,美军的作战行动,往往是在战略优势的前提下遂行的。自然,美军因此一般占据有利的战役和战术态势。


      然而,美军的战役和战术优势,不是通过机动形成的,虽然通过空中优势,美军在限制敌人机动的基础上获得了绝对的机动优势。美军的战役和战术优势,主要是依赖投掷火力达成的。而这种优势的达成,首要的是物质生产和后勤补给。


      与苏军的集中关键方向和预备队的方式不同,也没有敌人纵深地域内作战的形式——在市场花园中曾经试图遂行过,但是即便在空中的垄断性优势支持下,也遭到了失败——,美军的进攻,基本上是通过垄断性的优势获得的。苏军虽然兵力和火力上的集中能够在关键地域达成一定时期的绝对优势,但是仍然无法得到垄断性的地位。


      与苏德相比,美军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统的用兵,而这种用兵,结合其政治与战争决策的成就,使其战争的人员损失相对很少,至于物质,尽管有损失的一方面,但是基于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政治和军事优势,相对的反而作为一种成本,获得了正面而丰厚“收益与利润”。


      面对一个战术优秀、战略得当的对手,甚至仅仅面对一个无法拥有更多政治和战略选择敌人,美国的正统用兵,则会有产生零甚至负面收益的可能,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史事挖掘机


长按下面二维码2识别就能关注本平台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因此可以说,美国军事上的强大,是技术性的。


      当然,这不是否认美军的专业性。同样的,苏军、德军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也一样“在水准以上”。所谓的技术、战术和战役法,只是相对的。


      最简单的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的纪律、勇敢和战术,可以说令世人钦佩。但是战役组织不能说是缺乏水准,至于战略上的一些重大失误,指挥上的重大失误,说明匮乏相应的专业性。不过善于学习和改进,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相对五次战役,其实更有军事价值的应该是阵地战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