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青科大沈勇/李志波团队AFM:基于生物基六元 ... ·  2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复旦“90后”超帅青年博导高悦联手彭慧胜院士 ... ·  2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神马尼龙化工公司产能扩增项目开工!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魔角石墨烯,一天2篇Nature!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取缔p2p省份再扩大,正常运营平台降至456家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2-05 17:59

正文

文/毛毛

编辑/初九



近日,又一大省发文宣布取缔辖区内全部P2P平台。
12月4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称,四川省对纳入整治范围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简称: P2P网贷)机构开展了合规检查,经省网贷应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会商会审,目前没有一家机构业务完全合规。 按照整治要求,即日起,对四川省业务不合规网贷机构及省外未经许可的网贷机构在川开展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依法依规予以取缔。
P2P网贷业务的终止,不影响已经签订借贷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义务。 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网络借贷平台上形成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应依法依约履行还款义务。
出借人与P2P网贷机构之间、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P2P网贷机构之间的纠纷,可通过自行和解、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 出借人、借款人、P2P网贷机构如发现涉嫌犯罪行为,应依法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新金融深度此前报道,自今年十月份以来,已有湖南、山东、重庆等多地监管机构发文称,将全面清退辖区内的不合规P2P平台。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经各市州现场检查验收,湖南省互金整治办、P2P网贷整治办等相关部门会商会审,一致认定湖南省整治名单内纳入行政核查的24家网贷机构P2P业务均不符合“一办法三个指引”有关规定,予以取缔。
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表示当前P2P网贷行业正在进行风险专项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 未来将对全省范围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11月8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重庆市没有一家机构完全合规并通过验收,所有P2P网贷业务也未经过金融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11月15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公布第一批拟注销网站备案编号的网络借贷平台名单,并表示,河南省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外省在豫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分支机构也均未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备案。
而此次四川省全面取缔P2P平台也并非毫无征兆。 此前4月29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曾公布了一批 拟退出P2P网贷业务的机构名单,涉及38 家平台。
据网贷之家最新月报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456家。 2019年11月单月行业成交量已经下降至506.23亿元,相比2017年顶峰时下降了近80%。

可见贷款余额方面,从2019年3季度开始存量规模开始加速下降, 截至2019年11月底,行业贷款余额为5408.28亿元。 环比下降幅度超过8%。
在平台加速退出的同时,一些平台则正在加速转型。 其中向“金融科技公司”转型是一个方向。 从近日多家上市互金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数据可以看出,拍拍贷、乐信、小赢科技等平台的机构资金占比进一步增加。
此外,还有一些平台向持牌机构转型。 其中,11月21日,中国平安在上海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复同意。 批复显示,平安集团应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接受上海银保监局的监督指导,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上海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据了解,平安旗下拥有两家P2P平台,分别是陆金服和前金所,余额达1400亿/早在今年7月,外媒曾报道称,陆金所将退出P2P业务,并开始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而据财新报道,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准和设立,与陆金所的P2P业务整体转型有关。 财新报道称,平安消金将配合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接陆金所网贷业务,加快陆金所网贷业务整体转型。
今年11月12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监管通气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全国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持续收敛,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大部分机构选择了退出停业,今年停运了1200多家。 下一步的整治方向,将以出清为目标,以退出为主要方向。
对还在运营的机构,李均锋称要按照分类处置的路径引导平稳过渡。 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 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随着11月26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下发的《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83号文”)流出,转型小贷方案终于落地,部分平台也开始宣布向小贷机构转型。
不过,从注册资本等要求来看,转型小贷的门槛并不低。 业内知名律师肖飒认为,小贷牌照的发放目的是为了刺激原股东及新股东等加入新的资金。 刺激效果则与小贷牌照的含金量有关。 可以看到,83号文“适当增加了杠杆率”。 那么为了确保全国网络小贷平台的稀缺性,就需要限制转型小贷的平台数量。 因此,虽然目前网贷平台数量已经降至400多家,但这个数字依然还是太高。 接下来剩余的平台将会在此次转型名额中进行一轮新的激烈竞争。
网贷之家行业研究员陈晓俊指出,除了上述转型方向之外,多家头部平台在缩减网贷业务的同时,在其他投资端开始发力,发力包括如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代销、保险代销等业务,转型理财超市。 他认为,未来行业监管大方向仍然以退出为主,对于不合规的平台监管部门将会对其全部清退,中小平台可能会出现加速退出的情况,而大平台则会出现加速转型。
从上述形势来看,四川省之后,接下来应该将会有更多省份陆续发文继续大清退。 另外,未来新的外部机构布局网贷行业,或许进行收购整合等新动态,同样值得关注。


--END--


【转载、合作请联系】

XINLANDANG52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