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2019年9月29日
黄旭华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在颁授仪式上,黄旭华说:
共和国勋章的光荣
属于核潜艇战线的每一员
黄旭华:核潜艇事业是国防事业发展的缩影,我为祖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国防建设的老兵而自豪。
“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
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1958年,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
34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
核潜艇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
为加快研制进度
第一艘核潜艇采用的是
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的特殊方式
第一代核潜艇人用自创的“笨办法”
靠着一把算盘
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研发核潜艇时用的算盘
1970年12月26日,
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中国核潜艇立项3年后开工建设,2年完工下水,4年后正式入列,速度之快,震惊世界,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
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日子。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尽管试验前整整做了三个月的建造复查,黄旭华和所有参试人员依然要面对巨大压力。
看到这个情况,年过花甲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
△黄旭华深潜归来
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
这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单位领导得知后,劝黄旭华不要亲自深潜,但他却坚持参加“
深潜不是冒险,我对它有信心,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
事实证明
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都达到了预期
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
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
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随同首艇一起深潜也成为佳话
由于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
从1958年到1988年求索的30年,也是黄旭华隐姓埋名的30年
。
父母多次写信来问他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他总是避而不答。直至父亲去世,黄旭华都没有给出答案,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他曾说
“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如今,我国核潜艇发展正在大步向前,黄旭华最牵挂的是核潜艇研制事业的人才培养。当时已年逾九旬的黄旭华说,“虽然我现在年龄大了,已经退出一线,但我感觉我的责任并没有完,
我现在的责任是给新一代当啦啦队长,给他们鼓劲儿
”。
2020年1月,《新闻联播》报道了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的事迹,他为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为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
2021年10月28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向中国船舶七一九所
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
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中国船舶七一九所
遵照黄旭华本人意愿
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该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
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
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黄旭华表示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
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希望通过我的捐赠
让更多人关注、关心、支持
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