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NU统计  ·  元旦晚会|“金蛇添岁 ... ·  昨天  
武汉大学  ·  重磅!武大成立新学院! ·  6 天前  
BNU统计  ·  国奖风采|张稚睿:砥砺深耕,厚积薄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院2017年毕业展|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5-31 15:59

正文


2017视觉中国协创中心

研究生毕业展


时间:2017年5月26日—6月2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3楼


视觉中国协创中心

2017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简介

        


2017年,视觉中国协创中心迎来成立以来的第二届共计6名毕业生,其中“视觉中国学”方向博士生1人,“视觉中国创意媒体”方向硕士生5人。

 

视觉中国学(博士)

专业综述及培养目标

 

面向当代艺术和文化创新的全球性阵地,聚焦中国视觉文化的梳理和活化,以丰厚的视觉文化资源,滋养并引领中国当代文化的研究与创新。该学科方向旨在重新激发中国自身文化固有的视觉张力与魅力,进而激发与发展相伴,与转型相应的视觉文化语境,从而造就与使命相关,与未来相连的视觉文化新生。


导师组简介

[德]雷德侯教授

(Prof. Dr. Lothar Ledderose)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名誉院长,汉学家、东亚艺术史学家。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海德堡科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先后担任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汉堡国际亚洲和北非学会主席、柏林学术院院士。

 

[英]罗森教授

(Prof. Dame Jessica Rawson)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院士,汉学家、考古学家。1994年任牛津大学墨顿学院院长,2006年任牛津大学副校长。1990年荣膺英国学术院院士,2002年因对东方学研究的贡献被授予“高级英帝国女勋爵士”。

 

范景中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名誉院长,艺术史学者。1951年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美术》杂志社社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研究所所长。

 

许江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院士,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生于福建。现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门委员会委员。

 

王赞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1959年生于扬州。现为中国画与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名称-壶中天地

作者:陈明坤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学

培养层次: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雷德侯、罗森、许江、王赞、范景中

作品类别:中国画

作品材质:纸本水墨

作品尺寸:200cm(高)x600cm(宽)

创作年份:2017年


毕业论文

《吴彬考》


作品阐述:壶中天地语出《后汉书》费长房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街上行人渐少,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遂拜见老翁。老翁得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只见眼前朱栏画栋,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喻指超凡脱俗的境界。画中以苍松翠竹、高山流水和渔人野叟为主要题材,唐代张志和的词句中有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述江湖渔钓之乐,勾勒出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表达了清旷悠远、怡然自乐的意趣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生活画卷。重在营造壶中天地之境。


陈明坤作品《壶中天地》(2017)全卷图  


   

陈明坤作品《壶中天地》(2017)局部图



陈明坤作品《壶中天地》(2017)局部图  

 



作者简介


陈明坤,1980年生,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本科、硕士毕业,分获学士、硕士学位。中国美术 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导师雷德 侯、罗森、许江、王赞和范景中等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项目负责人兼主导教师,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级研修部主任,浙江画院研究员。        





视觉中国创意媒体(硕士)

专业综述及培养目标:


瞄准当下在无影的边界和重新成为可见的边界之间的媒体实践,探究创意媒体的艺术可能性和媒体的新未来。基于叙事工程,建构媒介透视。对应空间和时间,通过展示和演出,呈现展开与演化。在空间媒介方向,课程体系为“巨构”;时间媒介方向,课程体系为“剧集”。在国际化的高科技创作中强调面对并反思当下中国独特的网络社会及视觉生态。


本专业以开拓新的教学方向与教育模式为使命,以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媒介构作者”为教学目标。基于当下的互联网背景与多元融合的时代语境,通过项目生产,带动学生的跨领域创作能力与整体叙事结构能力提升,并同时展开学生的项目管理及实施协作落地能力的培养。

 


导师组简介


牟森副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主任,视觉中国研究院创意媒体硕士生导师。曾经的戏剧导演,舞台作品有《关于的汉语语法讨论》、《与艾滋有关》、《零档案》、《红鲱鱼》等。近年来,致力于“重构”中国近代史“进程”和“变迁”的叙事工程。拓展了新创作品类“跨媒介巨构”,实践项目有2010上海世博会深圳案例馆《深圳,中国梦想实验场》(叙事总导演)、2013上海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幕演出《上海奥德赛》(总叙事)和2016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终端站作品《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总叙事)。

 

姚大钧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媒体艺术家,声音艺术家,唱片制作人,策展人。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史研究所Ph.D.,a.b.d。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开放媒体系主任,德国柏林科技大学 Edgard Varèse讲座客座教授。多年来透过策展、电台节目、网站及教学推动中国前卫音乐及新媒体艺术发展。曾经策划“北京声纳”、“台北声纳”、纽约/上海/香港“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声音分裂”、“迷因城市:骇进现实”跨媒体艺术节、“科际迷航:从AV到VR”、“脑太空:科幻VR”展等国际新媒体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


 

作品名称-八种因缘


作者:马原驰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牟森、姚大钧

作品类别:综合媒介装置

作品材质:声音、影像后制品、沙发、换气扇、大画幅相机、钢板、铅皮

作品尺寸:16m*4m*2.2m

创作年份:2017


毕业论文:

《分解与重构-空间的“蒙太奇”叙事》


作品阐述:       

 “八种因缘”引自《大般涅槃经》,谓“大地震动的八种因缘”。此计划借“八种因缘”之题,通过一组空间影像构造,展开一台相机的成像结构。经过对一束光线经入射,折射,化成为“像”,到最后又经定影,显影,成为实体的描述,讨论东方知识体系中的认识论结构,反解“八种因缘”中的物-我观念。

           

马原驰作品《八种因缘》(2017)现场图


马原驰作品《八种因缘》(2017)现场图



     

      

作者简介

‍‍‍‍‍

马原驰,1992年生于山东省,201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就读本科,系别跨媒体艺术,主要方向为当代艺术范畴中的影像、装置及社会性介入类艺术。2014年毕业,同年继续在美院就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及空间中的叙事建构。





 

作品名称-归家计划


作者:缪文君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牟森、姚大钧

作品类别:影像

作品材质:视频

作品时长:46min

创作年份:2017


毕业论文:

《浅谈电影中的物象呈现——以的“玫瑰花蕾”为例》


作品阐述:归家计划时以影像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计划,是回望并延展的“归家”之路。故事跨度二十多年,纪录片将通过重回“历史”事件发生地、采访所涉及当事人,来治愈不断蜕变的家庭和个人。2016年,我试图重新走近父亲,影片将展现温情与融合。讲述自己,就是讲述家庭;讲述家庭,就是讲述历史。

  

缪文君作品《归家计划》(2017)海报图


缪文君作品《归家计划》(2017)节选图


缪文君作品《归家计划》(2017)现场图


缪文君作品《归家计划》(2017)现场图




           

作者简介

    

缪文君,1990年生于南通。200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4年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其作品涉及到戏剧性装置艺术、家庭影像纪录片等。连续三年获得省学业奖学金。





 


作品名称-微博生物钟







作者:贺文瑾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姚大钧、牟森

作品类别:影像

作品材质:视频

作品时长:4分钟

创作年份:2017


毕业论文:

《社交媒体艺术中的身份变异》


作品阐述:以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微博和电影、剧集的画面为内容,以一天的时间为主线,分别选取几个打卡话题,包括#早起打卡#,#上班打卡#,#下班打卡#,#happyhour#,#失眠打卡#,把用户的微博内容与电影、剧集的画面拼接编辑在一起,组成微博上的一个生物钟周期。


生物钟是我们机体产生的一种适应循环,为了适应大自然周期性的规律而产生的变化。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生物钟”这种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一个光至暗的周期,与地球自转一次吻合。而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物钟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情绪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贺文瑾作品《微博生物钟》(2017)节选图


贺文瑾作品《微博生物钟》(2017)节选图


贺文瑾作品《微博生物钟》(2017)节选图



  

作者简介

‍‍‍‍‍‍‍

贺文瑾,1990年生,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工作室本科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姚大钧教授、牟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意媒体”。曾经于2015年参展杭州首届跨媒体艺术节“迷因城市”。





 


作品名称-2.5D冲突




作者:许林琳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牟森

作品类别:装置

作品材质:服装、墙绘

作品尺寸:200x800cm

创作年份:2017


毕业论文:

《真人秀节目服装研究——以   项目实践为例》


作品阐述:作品主体部分来自国内某现象级综艺节目其中一期所用的部分服装与道具。讲述来自神秘空间的“勇士"们通过“时空之门”寻找流失在宇宙各处的"正义密码"的故事。作者将原本只是在二维屏幕展示的道具通过和带有戏剧情境的平面背景之间重新架构。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之间形成呼应,讲述2.5空间次元的冲突故事。


许林琳作品《2.5D冲突》(2017)现场图


许林琳作品《2.5D冲突》(2017)现场图


许林琳作品《2.5D冲突》(2017)现场图

 


   


作者简介

‍‍‍‍‍‍‍        ‍‍

许林琳,1982年生,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导师牟森教授,姚大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服装服饰设计。





 


作品名称-杭州味道




作者:朱晓春

专业方向:视觉中国创意媒体

培养层次: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牟森

作品类别:影像装置

作品材质:多媒体

作品尺寸:8*2.3墙面,9寸监视器*6台

创作年份:2017


毕业论文: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美食节目的变化及发展--以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厨星高照》栏目为例》


作品阐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品邀请到杭州顶级厨师们,以现代化的拍摄手法展现传统的杭州味道,影片透出的是对美食及制作者的尊重,表达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朱晓春作品《杭州味道》(2017)现场图



朱晓春作品《杭州味道》(2017)现场图





作者简介

‍‍‍‍

朱晓春,男,1986年生,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在读艺术硕士,研究方向创意媒体,导师牟森、姚大钧教授。现工作于浙江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任节目部主任助理、美食栏目制片人,2011年参与的《厨星高照》红色之旅之《西柏坡的一天》在纪念建党90周年优秀电视文艺节目推选中被评为电视文艺专题节目最佳作品。2012年,参与的《厨星高照》栏目主持群----美食兄弟连。首支单曲《一个人的美食》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入围奖。  

                 



马原驰作品《八种因缘》(2017)现场图


陈明坤作品《壶中天地》(2017)现场图  


缪文君作品《归家计划》(2017)现场图


贺文瑾作品《微博生物钟》(2017)节选图


许林琳作品《2.5D冲突》(2017)现场图


朱晓春作品《杭州味道》(2017)现场图



视觉中国协创中心

简介



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认真秉持以“视觉国学”、“视觉当代”、“视觉乡土”三大领域为方向,以“核心价值的视觉表达、中国文化的视觉创新、优秀传统的视觉活化、国家形象的视觉传播”为使命,以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为手段,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社会化为核心的学术理念,汇聚全球范围内的顶尖人才,努力构建以“视觉国学”为核心的“中国学”乃至“东方学”系统,将中国文化的活性基因培植到“视觉当代”和“视觉乡土”的研创、教学与社会服务等领域。

 

本中心一方面通过吸纳、整合校内外、国内外的顶尖学者和艺术家资源,鼓励学术创造,利用科研、教学的一体化模式,营造高层次、全开放的学术氛围,积极汇聚专家力量,培养精英人才,积淀精品成果;另一方面,则通过筛选、整合国内、国际的各种媒介资源,扩大媒体合作,打造一个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力争为我校乃至国家的整体视觉文化发展与传播提供人才流与知识流、新规范与新典范、智识库和思想库。



来源|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