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来自农大的刘学姐,24F获Cornell,UCL,Umich等院校offer,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申请季的准备和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
申请季大概会持续几个月的时间(英国尽量在10,11月早点提交材料,美国学校会相对较晚),在此期间要注意不同院校的ddl和材料要求,做好时间上的规划,还要在提交之前多检查几遍系统内的信息是否正确。
申请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作息。
大一大二期间:
基本都是基础课,在此期间尽量保持住绩点,高GPA在申请中很有帮助。
可以尽早参加学校的大创项目,增加一些科研经历。
在研究方向上可以多多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另外在申请的时候,有一部分学校会要求提供社会实践活动之类的经历介绍,帮助学校更加全方面的认识你,所以可以趁大一大二期间做一些学生工作,志愿活动,社会实践之类的。
但是这一部分在申请中并不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家还是以科研和绩点为重。
大三期间:
尽量在大三结束之前考出语言成绩,早准备早开始,并且不满意还可以多考几次。
可以尝试参加和专业相关的竞赛,补充科研经历。
而且这一时期的绩点也很重要,不要松懈。
大四期间:
尽早准备推荐信,美国院校的推荐信还要涉及到发送至老师邮箱等等操作。
整理出所有院校的要求,在大四一开始就要确定选校,针对要求准备材料。
重视课程设计(大作业):
以大作业或者课设结课的课程可以认真做一下,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高的绩点,还可以充实科研经历,丰富CV。
时间分配:
两个都很重要,很难说清楚哪个学校会更关注哪一方面,所以最好在非期末月考试周的时间里多搞搞科研…
首先可以在大学期间多多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去申请。
另外可以观察自己的CV,看一下哪一个方向的研究经历更多,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申请。
关注ddl:
不同学校的申请开始和截止时间都不同,不要错过或者弄混时间线。
申请要求汇总:
整理好所有学校的材料要求之类的信息,因为涉及到有些学校需要做WES认证,会花费一段时间,还有要不要考GRE,要两封还是三封推荐信之类的要求。
不同学校的材料改一改:
即便申请的是相同的方向或者同名项目,最好也自己上项目官网看一下相关的介绍,看一下这个学校会侧重什么。
写PS的时候尽量往这方面靠,尽量每个学校的PS都有所不同,让学校看到大家的诚意。
整体规划上:
微思老师们会帮助我把控申请进度,提前寄送语言成绩和推荐信,整个申请过程比较有“松弛感”。
而且在大三期间还提供了一些海外科研的的资源,这也帮助我要到了海外院校的推荐信。
申请材料上:
微思老师们帮我准备了基本全部的申请材料,我只需要在他们的基础上修改或者提一些要求建议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校的项目侧重和准备语言考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