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Life丨Staging 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评论员观察】网络交易,分享从信任开始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03 19:46

正文


闲置物品交易,成为商家瞄准的一片蓝海。线上交易,尤须强化诚信、公平交易的商业伦理精神。

公然售卖假货,技能服务“无所不能”,买家卖家互相“挖坑”……近日,媒体曝光二手交易平台存在种种乱象,引发舆论关注。 针对相关问题,网友呼吁加强规范平台管理,净化网络交易环境


二手交易由来已久,其初衷在于放大存量物品的价值。“宝宝的玩具重新焕发光彩,用过的相机成了他人的新宠。”从传统的跳蚤市场、二手回收商,到网络论坛、社区的广告帖,再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分类信息、电商平台,二手交易促进了物尽其用,减少了资源闲置。 今天,随着家庭用品加速升级换代,如何让闲置物品流转起来,使旧物出售和消费变成“动动手指就能办成的事”,成为商家瞄准的一片蓝海 。不过,由于买卖无需“打照面”、交钱与交货环节分离等原因,网络二手交易平台的信誉难以尽如人意:“省时省力不省心”,是不少人的共同印象。



与一般商品不同,非标准化是二手商品的最大特点。其损耗程度、保养情况等,很难得到最合理的评估、考证;其定价和交易,也更依赖于买卖双方的互相认可。如果信用评价缺失,网络二手交易的供需双方非常容易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客观上不利于交易的顺利达成。比如,从买方的角度来看,卖家出售实物与描述不符、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电子类产品,售后维修成为“老大难”。站在卖方的角度来看,买家中不乏职业讹钱者,有人甚至在退货时故意调包。 如何让踏实放心取代买卖双方的彼此猜忌,既考验平台的服务智慧,也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决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