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时评  ·  速看!广电网络积极接入DeepSeek,“智 ... ·  19 小时前  
CHINADAILY  ·  Sports丨Breaking new ice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国能置业“萝卜招聘”?不妨以公开透明回应质疑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22 14:24

正文

图片

涉事企业不妨以更充分的信息公示,消除公众质疑,也推进社会形成新的人才观

▲国能集团资料图。图/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集团置业公司之声”

| 蒋理

又有国企遭遇“萝卜招聘”质疑。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 (简称“国能置业”) 公布的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引发关注。这份名单中,有1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其中13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而3名本科生毕业院校则较为普通。部分网友就此质疑这是“萝卜招聘”,调侃“为这三碟醋包了顿饺子”。

对此,国能置业一位校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以往的招聘中,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满足学历条件情况下,根据学生综合素质确定录用。“如果硕士生的综合竞争力不足,会择优录用本科生。”

国有企业公布招聘名单,是为了接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公众当然有权对此发表意见。而用人单位认真对待、回应质疑,在促进就业公平之余,也能向社会宣传其用人理念,树立单位的良好形象。

因此,对待此类质疑,涉事企业在积极回应的同时,不妨在更广泛的层面公开被录用人员各招聘环节的成绩,以更充分的信息公示,消除公众质疑,进而推进社会形成新的人才观。

近年来,国有企业招聘不时遭遇质疑,而不少被质疑的招聘都有一个共同点——被录用者学历“普通”,或毕业院校不算特别知名。对此,除了用人单位要充分说明录用原因外,也表明当前社会中还存在“唯学历”“唯名校”人才观。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同时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

就此看,国有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录用普通院校毕业生,不但正常,也是在推进人才评价和招聘改革。遭到质疑,则主要源于公众对利益因素影响招聘公平的担忧。因此,及时公开透明回应这些质疑十分重要。

当然,也要明确的是,如果看到被录用者的学历,就“条件反射”质疑招聘不公、“萝卜岗”,无疑会加剧社会“唯学历”“唯名校”人才评价的导向。久而久之,为避免“惹麻烦”,难免会加剧用人单位只招名校毕业生或者研究生的倾向。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近年来,对事业单位、国企录用人员“清一色”名校高学历,舆论鲜有质疑。即便偶有质疑,也只是“学历高消费”,而不是招聘“有猫腻”。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已成了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的障碍。

推进破除“唯学历”“唯名校”评价改革,需要用人单位与社会舆论相向而行。用人单位要建立基于能力的用人体系,给不同学历者平等的竞争机会。而对于用人单位不拘一格用人才,在信息公开充分的前提下,社会舆论也不宜按被录用者的学历高低或学校知名与否来质疑公平性,而是要关注每个求职者的机会公平与过程透明。

撰稿 / 蒋理(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刘军


推荐阅读:
“70周岁以上不拘留”,不能拿“猥琐老人”没办法 | 新京报专栏
这个由女性领导的极右翼政党,正成为德国大选最大变数 | 京酿馆
倾听“您的声音”解决“急难愁盼”:一份北京精细化治理民生答卷 | 新 京报快评
明确核准追诉条件,对未成年人犯罪不枉不纵 | 新京报社论
老师课堂“戴王冠”:角色加冕,知识登堂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 当天 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 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 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 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