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盛和塾
【稻盛和夫经营研究中心】 盛和塾是企业家学习、亲身实践“稻盛经营学”的学习平台,帮助企业家提高心性、拓展经营,解决经营难题和困惑。2019年稻盛和夫解散全球盛和塾,仅保留中国盛和塾,欢迎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约小生活  ·  难怪医生总是让多喝水?看完终于明白了! ·  16 小时前  
向雷锋学习  ·  长期这样喝,身体炎症水平升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盛和塾

稻盛和夫:一方面是必须苦干的决心,一方面是对未来的信念,保持乐观非常重要

盛和塾  · 公众号  ·  · 2024-08-27 05: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稻盛和夫关于人生哲学的观点,包括领导人的心态、乐观开朗的重要性、看待人和事的角度、在事情构思阶段需要乐观派营造气氛、设定目标与实行时的精神状态、反思与忘记失败、以及持续净化心灵的重要性。文章还包含了关于领导人在逆境中的心态、对未来的信念、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人生中的挫折与成长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领导人的心态

稻盛和夫认为,无论处于何种逆境,领导人都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这种心态不仅是成功的铁则,也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观点2: 乐观开朗的重要性

稻盛和夫强调,人生中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非常重要。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要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关键观点3: 看待人和事的角度

稻盛和夫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从正面和善意的角度去解读。这种视角看待人和事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美德。

关键观点4: 在事情构思阶段需要乐观派营造气氛

稻盛和夫指出,在开创新事业或提出新构想时,需要乐观派来营造乐观的气氛,以推动项目的进展。

关键观点5: 设定目标与实行时的精神状态

稻盛和夫认为,在设定目标时可以有超乐观的态度,但在实行时必须具备坚定的意志和异乎寻常的精神状态,以应对困难和挑战。

关键观点6: 反思与忘记失败

稻盛和夫强调,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反思,但做完充分的反思后,应该忘记失败,朝着新的目标前进。这种态度对于人生非常重要。

关键观点7: 持续净化心灵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需要持续净化心灵,拂去感性的烦恼,以开朗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困难。


正文


每日听稻

不管现在处于何种逆境,自己的将来一定充满光明。持有这种心态,不仅是作为领导人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生成功的铁则,是人们生存的智慧。 ——稻盛和夫#盛和塾


本文字数:3148字 | 预计阅读:10分钟
音频播放结束后将自动循环播放,可重复收听

领导人应该乐观开朗

领导人应该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


充满梦想和希望,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在团队内营造开朗的气氛,这也是领导人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旦从事经营,困难的课题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但是,局面越是艰难,越是不能失去梦境和希望。

一方面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苦干”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是“不管怎样自己的未来一定光明灿烂”的必胜信念。人生中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非常重要。


对处于逆境中心的当事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也许极为困难,但即使是强迫,也要让自己那么去想。

同时,作为领导人,向部下灌输这些正面的思想,做出比过去更大的努力,同样很重要。乐观向上的态度,一心一意的努力,毫无疑义,必然会获得回报。


不管现在处于何种逆境,自己的将来一定充满光明。持有这种心态,不仅是作为领导人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生成功的铁则,是人们生存的智慧。


*摘自 《企业经营的真谛》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要以善意、乐观开朗的
视角看待人和事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从正面和善意的角度去解读。这点非常重要。

如果以负面情绪看待人和事、感觉一切都充满恶意,则人生就会渐渐陷入黑暗。

即便别人真的对自己抱有恶意、想陷害自己,也要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一笑了之。就算别人觉得自己“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也无所谓。


以这种方式处世的人,或许会遭到别人的蔑视——“那家伙真是个傻瓜,居然碰到这样的事都不发火”。

这种充满恶意的中伤之语其实无聊至极,完全不用在意,一笑而过即可。


话虽如此,但我自己也还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被人嘲笑或蔑视时,我也会心生恼怒。


但我一直在努力,尽量不把人和事朝着坏的方向解读——“那个污蔑我的人多么可悲啊。他也许是因为精神世界贫乏,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像这样,把对别人的愤怒转化为对别人的怜悯,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像这样以乐观开朗的视角看待人和事,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美德。

*摘自 《京瓷哲学》 周征文 译、曹岫云 译校  东方出版社出版

在事情的构思、构想阶段,需要由乐观派营造乐观气氛

要向史无前例的、谁也没涉足过的事业发起挑战,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或抵制。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心中具备“能够成功”的坚定信念,而且能够描绘理想实现时的景象,那么就应该大胆地将你的构想展开。


构想这东西不妨大胆得过点头,基于这样的“乐观论”,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将周围的乐观派集结起来,他们会让你的主意、点子产生飞跃。


以前,我在冒出新想法、新点子时会召集干部征求意见,“我闪过这样的念头,你们以为如何?”

每当此时,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总是反应冷淡,他们总是告诉我,我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少根据。


他们的意见自有一面之理,他们的分析也相当敏锐,然而他们列举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

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以后,我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每当要开展新的、难度大的工作时,就不找那些头脑聪明、却将聪明头脑用于悲观分析的人商量,而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这些人对我的提案总是很有兴趣,总是赞同:“很有意思,一定要试试。”

我就将他们集合起来商讨大事。或许有人认为我这种做法太荒唐。但是在事情的构思、构想的阶段,恰好需要这种由乐观派营造的乐观气氛。

*摘自 《活法》曹岫云 译 东方出版社出版

在设定目标的阶段可以超乐观,但在付诸实行的时候,必须具有异乎寻常的精神状态

在创造的最初阶段,需要非常乐观、自由奔放,展开想象,要这样来设定目标,不要附加过多的制约条件。


但是,这种目标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空想或梦想阶段,必须相信它是可能实现的。


这样的话,就会不加犹豫决定要干。当然,这事要符合公司的方针。另外,将来项目完成时有一个核算上是否盈利的问题。

公司可以拿出来的研究开发费用的预算也是一个制约条件。应该在考虑这些情况的基础之上,展开自由奔放的想象。


依靠自由奔放的想象决定最初目标的时候,或许是研究人员感觉最为喜悦的时候。


另一方面,当目标进入到实行的阶段时,巨大的困难会接踵而来。

正因为如此,哪怕是超乐观派,也必须保持坚定的意志,经得起严酷的考验,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状态。

如果干的人缺乏这样的人格,结果将是资金打水漂,一事无成。这样的研究项目一开始就不应该做。


也就是说,在设定目标的阶段可以超乐观,但在付诸实行的时候,必须具有异乎寻常的精神状态,连眼神都要变。

一天接一天,研究工作异常苛刻,如果神经不坚强,难免精神崩溃。



我自己就常有神经衰弱、精神崩溃的前兆。为此,必须转换情绪,喝一杯酒舒解紧张的心情。一味研究,不会调节,于健康不利。

因为要在修炼场中经历长时间的考验和煎熬,所以必须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去弹珠机店玩一玩。

这样,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和金钱就能放松情绪。这种极为简单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性格的人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底,研究开发就一定能成功,没有理由不成功。因为相信能够成功,所以会干到成功为止。

对于我这种说法,或许有人会嘲笑。从这个意义上讲,相信能够成功,这一点非常重要。


按我说的去做,就能够完成创造的任务,感受到创造的喜悦。

*摘自 《赌在技术开发上》曹寓刚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当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
接下来就应该把这事忘掉

应该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诚恳反省,“是什么原因让我干那样的傻事?”必须严肃地质问自己。

但是,当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来就应该把这事忘掉。人生也好,工作也好,总是会充满痛苦和烦恼,不可能时时顺心。


经过充分反省之后,就朝着新的目标,满怀希望、心情开朗地采取行动,开始努力工作。这样才对。


近年来,日本每年自杀的人数都超过3万,但其实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些感性的烦恼。


确实,人生总有烦恼缠身,但是即使发生了巨大的不幸,好像真要活不下去了的时候,也绝不要痛苦得撕心裂肺。


拂拭心中感性的烦恼,抬头挺胸向前看,朝着新的方向,采取新的行动。这种态度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人都是在反反复复的失败和错误中成长、发展的。


失败了没关系。只要失败后认真反省,然后把精力转向新的行动,那么即使一时被逼入穷途末路,最后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摘自 《干法》 曹岫云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end


排版 | 米小 | 小娟
校对 | 丽娜 音频 米小 责编 | 松山

【转载须知】

1.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2. 开白请留言或私信获得授权

今天的学习内容为: 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

往期精选

稻盛和夫:每个人的“存在”都有同样的分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