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地上,有一条铁路,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未来,这就是北京到张家口170多公里长的京张线。
老京张线,建成于1909年,是中国人在积贫积弱中奋起,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新京张线,也就是京张高铁,已于2016年3月29日正式开工,如今已近一年,在老京张线建成110周年的2019年,将实现全线通车。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有砟轨道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建成后不仅会使两地运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之内,更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精彩、非凡、卓越的交通保障!
3月16日、17日,在京张高铁开工建设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寻访新、老京张线,不禁感慨万千,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京张铁路,见证百年屈辱与梦想。
文 | 严冰
本文摘编自2017年3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艰险
3月16日上午10时,北京海淀区双清路、菏清路交汇口,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3号井正在紧张施工,挖掘机、装载机往来穿梭,旋挖钻、成槽机隆隆作响,一派繁忙景象。
中铁十四局集团京张高铁一标段项目书记鲁潇告诉记者,京张高铁一标段全长10.487公里,其中重点工程清华园隧道,穿越北三环、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清华东路,在五环路内出地面,全长5.33公里,是目前国内位于城区,穿越地层最复杂、重要建筑物最多的单洞双线大直径盾构高风险隧道。
再一细聊,原来这十四局前身是铁道兵四师。啊,提起铁道兵,《铁道兵之歌》的激越旋律立即在我耳畔回响:“背上行装,扛起枪,雄壮的队伍,浩浩荡荡。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江南稻花儿香。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铁路网。”
23年前的1994年,本报组织“京九行”采访时,我曾在赣南的岐岭隧道邂逅这支英雄的队伍,写下《岐岭雄风》一篇报道。还记得一个细节,一名工人原名“刘清水”,为制服隧道塌方涌水,改名“刘治水”,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以这样的决心施工,还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找几个干部、工人聊聊,认识了杜贵新。他是铁道兵的后代,“80后”,已是中层管理人员,机电部部长,负责盾构机的维护运转。
他没有向我述说两地分居、老人孩子无法照顾的“苦”,却向我讲述了工地生活的“趣”:“在大山里施工,夜晚常能清晰地看到满天星斗和灿烂的银河,还能吃到香甜的野草莓呢!”以苦为乐,不正是《铁道兵之歌》里唱到的?
图为记者严冰在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工地采访。
到安全警示区体验体验,我戴好安全帽,立正站好,开关一按,小钢球从上而降,咣当一声,砸了下来,感觉如何?感觉良好!因为戴着安全帽,否则不堪设想!此外,还有防撞击、防坠落、防倾斜、防火防电的警示体验教育,时刻警示工人:安全无小事。
再到餐厅、厨房转转,“今天中午做什么好吃的?”我问。厨师岳师傅笑呵呵地回答:“四川老鸭汤、麻婆豆腐……”
如今“铁道兵”挖隧道,早已不是人拉肩扛、钻眼点炮的上个世纪50年代,也不是我采访京九线时的凿岩台车掘进的上个世纪90年代,而是如今的盾构时代。靠着盾构机,他们穿越江河湖海城,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形容一条铁路施工艰险,总要用到一个词:“桥隧相连”。咱们看完了“隧”,再去看看“桥”。
建设中的京张高铁跨越官厅水库。
3月16日下午4时,河北怀来官厅水库特大桥建设工地。记者登上桥墩,放眼四望,清风阵阵,碧波荡漾,9个主桥墩已经昂首挺立在水面之上。
中铁大桥局集团京张高铁五标段项目总工高光品告诉记者,官厅水库特大桥,长9077米,主桥为8孔110米的简支拱形钢桁梁,跨越北京市备用水源地,环保要求高。为了避免对库区产生污染,采用顶推方案施工,像拼积木一样,在岸边拼装钢梁,逐步向湖中顶推,最大限度减少对库区的污染,最后形成8个漂亮的彩虹结构,飞跃官厅湖!
2
遗产
从这一隧到这一桥,要经过八达岭长城。长城脚下,就坐落着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纪念馆。
3月16日,下午2时,面对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通过解说员小李的介绍,我从老故事里有了新发现。
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51年后,1876年7月3日,中国也有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截至京张铁路开工的1905年10月,29年间,中国大地上已有开平铁路、津沽铁路、台湾铁路、关东铁路、津卢铁路、卢保铁路、株萍铁路、关内外铁路、汉保铁路、粤汉路广三线、潮汕铁路、正太铁路、沪宁铁路、汴洛铁路、津浦铁路16条铁路,都是由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人担任总工程师,就是没有一个中国人。
图为詹天佑纪念馆入口处浮雕。
时间跨入20世纪。在北京、张家口间,中国人也要自己修铁路?外国人奚落、嘲讽、鄙夷。詹天佑感慨地说:“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有能力,有雄心:“此路早日一成,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他决心:“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还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阐发梦想:“工学之前途,发达可期;实业之振兴,翘足以俟。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我们必将不落后于欧美,难道还超不过日本吗?)”
京张铁路修成时詹天佑(车前右第三人)和同事的合影
1909年10月2日,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举行通车典礼。伴随着蒸汽机车的鸣叫,一个危难中的伟大民族在屈辱中发出了一声扬眉吐气的呐喊。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有“高铁院士”之称的王梦恕,提交了两份建议案,都是关于京张高铁的。他认为百年京张铁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了。他建议,应建一个京张铁路遗址公园。
采访归来,我也建议,不仅要建一个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还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
追昔
其实,青龙桥车站就是这样一个活着的京张铁路博物馆。
3月16日下午6时,记者抵达青龙桥车站时,已是暮色四合,正有一列从呼和浩特开往通辽的“绿皮车”通过“人”字形轨道进站,几分钟后,又从“人”字形轨道离去,这样的作业已经进行了108年。车厢里的灯光照亮了因为已经没有客运业务而显得有些冷清的站台。
副站长池建亭,已在青龙桥站工作多年,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来龙去脉,都如数家珍,他带我们参观百年依旧的老站房:售票处、候车室、行车室……
“七七事变”前7天的青龙桥火车站。
站房内陈列的两张从未见诸媒体的发黄的老照片带给我强烈的冲击,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张是摄于80年前的1937年6月30日,也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前7天,29军的士兵扛着枪、背着大刀守卫着车站。当时的中国,日寇步步紧逼,已经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我虽无力查询是何团、何连、姓字名谁的士兵仍在从容镇定地恪尽职守,但我知道,当时有血性的中国军人在长城脚下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另一张照片,肯定是“卢沟桥事变”后,因为站岗的士兵换成了日本鬼子!就在长城脚下,就在民族英雄詹天佑铜像边,就在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旁,就在凝聚着中国人“工匠精神”的“人”字形轨道附近,鬼子端着“三八大盖”,耀武扬威。这段屈辱历史,怎不令人痛彻心扉?!
抗日战争时期的青龙桥车站。
抚今追昔,今非昔比。临走,池建亭告诉我,两年后,青龙桥站四米以下,就将奔腾起一条新的巨龙——京张高铁。
4
理念
3月17日下午3时,在北京西站南广场,我们采访到了负责京张高铁勘测设计的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城交院副总工程师吕刚,一位极具系统思维和专业素养的设计师。他认为在京张高铁设计中,不要追求“大而奢”,而要琢磨“小而精”,要建设“实用、适用、先进、人文”的工程。设计的产品要做到“精和巧”,设计人员要做到“智和恒”,体现“工匠精神”。
他和同事负责目前世界上埋深(102米)最深和提升高度(62米)最高的高速铁路山岭地下站——八达岭长城站的设计。他举例说,我们建立了一个“清污分离”的体系,每一滴岩石渗下来的清水都还给自然,所有的污水都通过污水泵房提升到地面,还给污水系统去处理。
他娓娓道来:“再比如,你进车站的时候我首先会通过wifi给你推送一个网页,可以知道车站的文化和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故事。第二个是导航的功能,你输入一个车票号,就会知道车停在哪个位置。第三个功能是定位,你接上了定位系统以后,就可以知道一个大数据,就是人群集中往哪里去。人群没来的时候,设备的强度就要降低,人群到了,设备强度就提高,等你过去了,强度再降低,体现智能化、环保的作用。最后还有一个应急。万一发生火灾,APP上可以有一个轻量化的模型,告诉你着火点在哪个地方,而你呢,可以根据路线安全地逃到出口。”
他认为:“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支撑了先进的设计!面对长城、老京张铁路等里程碑式的工程,我们要在这里建设的不应只是实现功能的工业工程,更应该是历久弥新的遗产工程,是民族复兴的一个印记,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民族对我们这辈人的期望。”
采访结束时,又传来好消息,美国当地时间3月16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在芝加哥举行建厂动工仪式,总投资1亿美元、占地275亩的厂区即将拔地而起,标志着中国地铁出口发达国家最高纪录订单的生产正式启动。
此前,2015年9月3日,在詹天佑开启留学生涯的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中国中车在美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中国铁路装备在美国本土化制造、实现技术输出的序幕。詹天佑九天有知当笑慰,继承了前辈精神的中国铁路人早已超越了他当年“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的梦想。
是啊,今日中国已不是100多年前的积贫积弱,也不是80年前的山河破碎,她正走向伟大复兴的未来,而京张线——一条普通的铁路已经并将继续见证这一切。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