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康 CFA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董事总经理、首席资产研究官
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李学伟、
杨藤
更多内容详见
24.3.27《
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债务周期大局观”系列(六)》
(
点击可查看)
在全球疫情及俄乌冲突以来,日本、美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股市表现较为突出。其背后的共性值得探寻,我们的视角依然是“新投资范式”。
占优市场的共性是什么?——具备债务周期的“位置”优势!
日美等发达国家:债务周期上已经逐步走出此前的萧条阶段而迈入正常化,但在人口周期上普遍处于老龄化阶段。
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在债务周期上普遍处于正常化与早期阶段,人口老龄化水平较低,人口红利显著。
2
下一个“日经”会在哪——“泛东南亚”将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走出债务周期,本月日经225指数首次突破四万点以上。当前,站在全球视角,下一个“日经”会出现在哪里?
近年来泛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印度)为何频频受到市场关注?
——我们认为该现象背后的交易逻辑实际也是“新投资范式”。
泛东南亚市场的崛起,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在两大中长期因素下具有确定性的优势——
1. 逆全球化视角下:泛东南亚承接中国制造业的外溢效应
二战以后,全球出现四次大规模的产业链转移。次贷危机以来,全球产业链正向东南亚市场逐步迁移。
——近年来,全球脱钩的外部环境下,美国低端制造“盟友外包/友岸外包”的策略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业链转移的进程。
近年来,美国持续降低对中国进口依赖度,中美贸易战以来强化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进口情况呈现“跷跷板效应”。
2. 债务周期视角下:泛东南亚国家有较大投资潜力支撑经济增长
——我们认为,从债务周期视角切入,当前凭借仍然较低的杠杆率水平+潜在的人口红利优势+较低城镇率水平,泛东南亚经济体仍有较大投资潜力支撑经济增长。
当前,泛东南亚地区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水平整体较低,人口结构高度年轻化,加之第四次全球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随着劳动力产出和收入的提高,未来将形成庞大的消费市场。逐渐显现的人口红利也将积极推动外资流入,进一步促进东南亚经济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