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并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驾驭能力。
去年十月,Uber自动驾驶卡车小试牛刀:载着一车百威(Budweiser)从柯林斯堡(Fort Collins)出发,沿州际公路一路驱驰200公里,最终到达目的地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Colorado Springs)。车上有一名司机,但司机大部分时间都惬意地躺在卡车卧铺上监控着卡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试距离Uber宣布推广自动驾驶服务仅有数周时间。这一切要归功于Uber不久前收购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Otto。新技术会往往影响经济走向,而经济又将带来深远的政治影响。
计算机何时能统治公路,我们无从得知。但目前,所谓的“自动驾驶汽车”仍需要有司机监控,并在必要时“反客为主”。
去年12月末,即将离任的美国政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正面临着损失数百万就业岗位的风险。由奥巴马总统的高级经济和科学顾问所撰写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经济》(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omation, and the Economy)报告明确指出,飞速发展的AI和自动化技术将影响就业情况,并为即将到来的经济动荡提供了一系列冗长的建议。
报告估计,自动驾驶将影响到220万到310万人的工作,其中有170万是拖车和重型钻机司机。报告还指出,长途司机“目前在同等教育水平下享有工资溢价。”这意味着,失业对卡车司机的打击是巨大的。
读到白宫的报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报告发布六周前的总统竞选。美国总统的位置最终会花落谁家主要取决于位于“铁锈地带”(Rust Belt)核心的几个中西部州。
图中黄色区域为以汽车、冶金、石油工业为主的Rust Belt
对于这些区域的很多投票者而言,经济,或者更准确来说,有油水的工作才是支持与否的最高准则。在天花乱坠的竞选发言中,全球化和海外制造业成了失业的替罪羊。
遥想当年的美利坚,崛起的中产阶级在本土大兴钢铁等制造业,如今“美国重整雄风”(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辉煌不再的哀嚎。
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要为制造业岗位缺失及中产阶级缩水背锅的是自动化,而非全球化。事实上,奥巴马总统在芝加哥的告别演讲中曾告诫道:下一波经济衰退不是源于海外,而是源于让很多优秀中产阶级失业的冷血自动化。
白宫报告特别提到了目前的AI浪潮。报告将2010年认定为AI起点,那时机器学习发展迅猛,大数据炙手可热,空前的计算能力也让计算机能够精准地识别图像。
报告还指出,AI和自动化能通过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刺激经济增长,并且提高了商业效率。
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破坏就业结构,并且扩大收入不平等。至少现在,“受教育程度低的工人更容易受到自动化的冲击。”
报告提到,自动化技术目前还不能取缔高技能工人,但“随着AI和新技术日益成熟,人的技能优势将愈显苍白。”
数年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在抨击数字技术对就业的影响,而白宫的报告也印证了经济学家的发现。报告指出,机器人是否会完全取代人类工作者还难以断论,它并非迫在眉睫的问题。
但是,白宫的这份报告向华盛顿政界出示了一张黄牌:自动化和AI正在影响就业——是时候考虑一下如何利用教育及劳工政策,来挽救受技术力量冲击的工作人群。
MIT经济学家达伦·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表示,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让政治领导人“措手不及”,自动化已经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多个领域内侵蚀人类工作岗位。
现在,AI及制造业、金属产品、制药业、食品业等领域的工业机器人都在加剧这一影响。
“我们对这些影响视而不见,甚至一直在掩盖事实。”
被抛弃
人们通常认为,技术进步会导致就业巨变,并随着新工作岗位的设立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数字时代的AI与自动化技术并非“池中之物”,所以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倾其毕生精力研究工业革命,包括技术进步如何从根本上转变人与社会。他指出,目前的经济失衡“迅疾如风,侵略如火”——这种情况前所未有,系统能否像过去一样适应新技术还是个问题。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
在对待AI的态度上,莫基尔认为,自己“不那么悲观”。技术进步总比技术停滞要好,即使前者有可能造成就业损失。
但问题是,如何帮助步伐缓慢的工人呢?
他表示,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中,职业就是身份,这点毫无疑问。
因自动化技术而失业的人将遭受痛苦与屈辱,这是“问题的关键”,而且非常棘手,但又不是技术进步所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在技术变革中迷失的人们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太多帮助——他们的社会、教育以及财政问题很大程度上都被联邦政府忽略了。
据白宫报告,美国为应对工作变迁的支出费用仅占GDP的0.1%,远少于其他发达国家,并且这一数字在过去30年内还在持续不断缩水。
美国为帮助工人适应经济转型而投资的项目资金,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工人只能自力更生。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马克·穆罗(Mark Muro)表示,真实情况要比上图所示的还要糟。现有的联邦“调整规划”囊括了从关闭军事基地到阿巴拉契亚煤矿社区需求等各种细枝末节的措施,有的数据甚至能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即便如此,这些措施也没有一项是专门帮助因自动化而失业的工人。不仅资金有限,过于零散的援助在自动化的强力冲击下也显得不痛不痒。
在一些硅谷人士的带领下,一些观察人员开始要求政府提供“无条件基本收入”来帮助失业人群。但白宫很明智地拒绝了这一方案,因为它“放弃了工人再就业的可能性。”
穆罗则提出了所谓的“无条件基本调整收益”(universalbasic adjustment benefit)。与无条件基本收入不同,无条件基本调整收益至针对寻找新工作的人群。它会提供诸如工资保险、工作咨询、搬迁补贴等金融和职业帮助。
但在中西部制造业有工作经验的穆罗也坦言,政府不会在短期内提供这种慷慨福利。但他认为,总统竞选会唤醒很多人。在某些方面,自动化的影响还不为人知,但人们有很多焦虑和沮丧情绪。”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暗渡陈仓的AI是否会让形势雪上加霜。
乌云遍布的日子
没人确切地知道,AI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会如何影响未来的就业形势,对新旧工作更迭的预测也是百家争鸣。
一项2013年的研究被普遍引用,研究估计,美国会在未来二十年内损失47%工作岗位,因为这些岗位很容易实现自动化,但也有其他一些报告得出了较小的百分比。
自动化会使美国有47%的工作岗位受到威胁
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研究估计,美国9%的工作岗位处于被取代的边缘。但有关就业的其它方面,比如增加多少新岗位,这些都还无从得知。就如同在1980年,有谁能预测如今的APP市场。
过去,新技术总是依托就业机会而节节攀升,但这绝非经济学铁律。一些经济学家警示道,我们不要对自动化及人工智能过于乐观。
AI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不知道AI会有何作为——它对就业会有什么影响也不宜早做定论。问题的关键在于,AI会在何种程度取代人类工作。或者换句话说,AI能多大限度地辅助人类。
过去数十年的技术,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确实取代了银行支票员、出纳员等闲杂职位。但这些技术更是增强了个人能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种正反馈模式会持续吗?有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人类也有可能更强大。
低薪工作更易受冲击,导致贫者益贫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不仅有取缔人类工作者的倾向,政府政策在这种转变前也有可能显得疲软。
白宫报告的建议是,对失业人群进行再培训,对找工作人员提高金融保护,但这种计划不符合政治家的胃口。
“我担心新的自动化及人工智能浪潮会席卷而来,而且我们无法得到任何支持,”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劳伦斯·卡茨(Lawrence Katz)说。
卡茨发表的一些研究表明,20世纪初期对中等教育的大力投资使美国从农业经济转型为制造业经济。如今,我们可以让教育发挥更大作用,比如,美国一些区域已经将社区学院的培训项目与当地公司联系起来。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劳伦斯·卡茨
但更多的区域却没这样做,联邦政府也在这方面没什么作为。结果就是,卡茨说,美国很多区域都落伍了。
AI的发展还有可能会扩大收入不平等,并且激化不同地理区域间矛盾。不看白宫的报告我们也知道,数字技术对中西部的影响相较于硅谷是有很大不同的。
选举后的一项分析表明,投票的最强有力指标不是一个县的经济情况或失业率如何,而是日常工作岗位所占的份额。
这些日常工作是经济学家认为容易被自动化进程所取代的。日常工作岗位比例高的区域会压倒性地支持特朗普和他那“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口号。
对人工智能及自动化的经济焦虑是切实存在,并且难以驱散。但至少,技术是在进步的。人们需要依靠技术以促进经济繁荣,并最终刺激萎靡的生产率。并且,AI在医学等领域的前景会极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如果不能尽可能使技术朝着有益于人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及其创造者就会惹得群情激愤。这虽然不太可能遭致政治反弹,却足以让人类失去新技术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AI虽然势头很猛,但仍处于发展初期。自动驾驶汽车只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才能畅行,并且关键时刻又难以“撑住场面”: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取得复杂图像,但认知能力还不及乳臭未干孩子。
技术尚未成熟,同志仍需努力。但即便AI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潜能,人们在社会与就业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不比技术上的挑战少。
AI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编辑:孙小彪
我们现在向我们的读者发放参会福利和征集令:请发送您的个人信息(姓名+公司+职业+联系电话+微信联系方式)到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件主题为:姓名+申请参加“十大突破性技术”首发。由于名额有限,最终以确认邮件为准,谢谢!
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国唯一版权合作方,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及翻译。
分享至朋友圈才是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