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描述了作者对小红书、微信、腾讯会议等App的使用情况,并详细解释了为何小红书会成为其日常使用时间最长的App之一。文章还介绍了小红书的推荐算法如何根据用户行为和数据推送相关内容,并对比了抖音和小红书在信息密度上的差异。此外,作者还讨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网络上的变色能力,并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动态和产品训练营的相关信息。
作者详细解释了为何微信和腾讯会议使用频繁,而小红书则成为娱乐主阵地。小红书的推荐算法能够根据用户行为和数据推送相关内容,使得主页信息流内容与用户兴趣高度匹配。
作者通过个人经历,描述了小红书内容随用户行为和兴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即内容的变色。这种变色是基于推荐算法对用户行为的敏锐捕捉和洞察。
作者比较了抖音和小红书在信息密度上的差异,解释了为何在信息获取效率和质量上,小红书有其独特优势。此外,还提到了二者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不同。
作者讨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网络上的变色能力,即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观点。同时提醒读者要警惕某些表面上劝人善良的人。
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动态,包括高节奏的工作模式以及即将在广州举办的产品训练营。此外,还介绍了产品训练营的相关内容和报名方式。
有件事挺让我意外的,小红书已经成了我日常使用时间最长的三个 App 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微信和腾讯会议。
微信不用解释,腾讯会议之所以占比高是因为我有很多工作会议和个人咨询都是通过这个工具完成的。
比如,我今天就至少有两个多小时要使用腾讯会议,分别是上午的一个合作公司产品评审会,以及下午对产品训练营同学的职业咨询。
小红书之所以上榜,是因为它成了我日常通讯、学习和工作之外的娱乐主阵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小红书当成了搜索引擎、攻略查询、娱乐消遣、猎奇探索的工具。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小红书在我的使用场景里经常变色。
今年秋天我有计划带娃去新疆玩一次,所以我提前在小红书上看了很多攻略和游记。
随着我的行为和数据被产品算法掌握,小红书开始嗅探到我的内容倾向性,于是给我打上了标签。
随着我刷新主页信息流动作的不断发生,推给我的内容中有一大部分是关于新疆秋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
至此,我的小红书变成了金色。
最近我想买一个精度比较高的湿度计,于是在小红书搜索了关键词。
接下来,我的内容信息流就充斥了各种湿度计和温度计的分享和测评,一眼看去就多了各种形状大小的白色物体。
至此,我的小红书变成了白色。
前阵子我在关注奥运会跳水和游泳比赛,在小红书看了几条相关的视频和帖子。
至此,我的小红书变成了泳池的蓝色。
昨天我出于兴趣搜了下法拉利恩佐这款车,也搜了下法拉利 488 这款车。
至此,我的小红书又变成了红色。
你们肯定知道,这是算法在作祟,它敏锐捕捉我的行为,洞察我的兴趣,然后恰到好处地把各种颜色送到我眼前。
变色次数越多,它就越了解我。
更进一步,当我需要金色时,它不仅给我表演变身,还会知道我可能喜欢绿色,比如夏天的新疆。
基于绿色这条线索,它还会推测我或许需要一辆车来自驾,于是给我推送了一条新疆租车博主的视频。
在这几次变色中,小红书让我看到了秋天的新疆,让我向往夏天的新疆,甚至把租车、民宿、高端定制游都帮我呈现在眼前。
这个逻辑,便是推荐算法的简单原理。
那么问题来了,后面那些需要消费的颜色,到底让我看到谁?
此时,小红书就可以问这些颜色供应商收费了。谁出价高,谁花钱多,我就让你们被更准确、更多的人看到。
你看,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也构成了。
你可能会好奇,这种能力抖音不也照样有么,为什么抖音没有进入你的榜单前三?
的确,抖音过去曾超过微信当过我的榜一大哥,但后来我发现它有点发福。
原本是内容中穿插一些带货直播间,但现在是带货直播间中穿插一些内容,这就让我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
还有一个产品上的区别,抖音是单屏信息流,小红书是双列瀑布式信息流,二者在单位面积上的信息密度是有差异的。
简单说,我在抖音上一次只能看一个视频,但我在小红书上一眼至少可以看到 4 到 5 条内容。
这种信息密度的差异带来的用户体验也是不同的,有点像去兰州拉面点菜和去川菜馆点菜的区别。
去兰州拉面馆,不管怎么点,最终都是面,只是汤面、炒面、凉面的区别,最多把面做出不同粗细形状。
但去川菜馆点菜,你能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菜单,可选空间大。
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用户预期的不同。
如果你喜欢沉浸式吃面,那抖音会符合你的预期体验。如果你喜欢多选择点菜,那小红书的变色能力会让你满意。
不仅产品会变色,人也同样具备这种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可一旦出现在网络上,一部分人就会展现出变色本领。
他们时而正义,时而偏激,时而愤怒,时而乖张,时而邪恶,时而善良。
但一定要警惕一种人,那就是动不动就劝别人善良的人。
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
·················
唐韧出品
·················
▲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w”,可加我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