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徐语文坊
性灵写作,元气语文,乡村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点点又做了一款SLG?但这次感觉不太行 ·  13 小时前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7 小时前  
春江潮起  ·  世间将再无松下电视 ·  17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AI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独角兽,ARR ... ·  昨天  
白鲸出海  ·  字节即梦AI上榜,海艺SeaArt访问量超越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徐语文坊

2024奥运会精选素材:10大亮点、10句语录、12则名言、14个标题、6篇时评

徐徐语文坊  · 公众号  ·  · 2024-07-28 15:07

正文






素材关键词


开放奥运  合作共赢
拼搏奋斗  为国争光
科技奥运  世界共享
春力量  年轻担当





10大亮点


亮点一
奥运会开幕式首次
从体育场搬到城市空间

这是现代奥运会首次在开放式城市空间举行开幕式。整个开幕式以城市做背景、河流为跑道、码头当坐席,205个代表团约6800名运动员搭乘85艘船只,从奥斯特里茨桥出发,向西航行约6公里,途经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协和广场等标志性建筑,至埃菲尔铁塔对岸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参加庆祝仪式。河流、建筑、桥梁构成了天然舞台,体育、历史、艺术在塞纳河完美融合。

7月26日,各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亮点二

现场约32万名观众观看开幕式


沿河的约32万名观众在雨中,或高举国旗随音乐起舞、或呐喊助威纵情欢呼,自如地置身在开幕式主题的12个艺术场景中。现场共铺设有71块大屏,人们可以通过大屏幕完整观看这场盛大开幕式。


亮点三

神秘的蒙面火炬手


神秘火炬手的灵感源于法国文化中一些知名的蒙面角色,他戴着面具,跟随运动员行进在队伍中,或穿梭在沿岸各种建筑屋顶上,或通过滑索从圣路易岛穿越塞纳河,他目睹了巴黎圣母院脚手架上工人的舞蹈表演,走进夏特莱剧院观看了《悲惨世界》音乐剧排练,并从卢浮宫的杰作前走过,进入到穿越时空的电影和科幻小说的世界中……


7月26日,演员手持火炬在开幕式上传递。新华社发(POOL照片/彼得·切博拉)

亮点四

中国体育代表团闪耀亮相


旗手马龙与冯雨共同举起五星红旗,与中国体育代表团一同亮相。这是35岁的乒乓球老将马龙第四次参加奥运会,也是年轻的花样游泳队队长冯雨第二次奥运之旅。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由42位奥运冠军领衔的队伍,将参加30个大项42个分项236个小项的比赛。这支队伍精锐尽出,同时也朝气蓬勃,最小的郑好好年龄仅有11岁。

7月26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乒乓球选手马龙在开幕式前挥舞国旗。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亮点五
屋顶高唱《马赛曲》

法国次女高音歌唱家身穿与法国国旗同色的裙子,在巴黎大皇宫屋顶演唱了充满力量感的法国国歌《马赛曲》。《马赛曲》响起,法国国旗也在特罗卡德罗宫升起。聚光灯照射在塞纳河上缓缓升起的10位创造法国历史的女性雕像上,这些女性有作家、运动员、律师、哲学家、记者、植物学家、教师、诗人、导演、法官,表演传达出法国对历史上这些女性的敬意。


亮点六

塞纳河上演四个奥运新增项目


塞纳河中央出现了5个浮动舞台,它们由90个重量在1吨到5吨间的压载物和系泊线固定。这些舞台上出现了奥运会新增的4个体育项目,即兼具表演性、观众缘、包容性的霹雳舞、攀岩、滑板和冲浪。这些运动很年轻,在街道或大自然中时常可见。大雨中,一位霹雳舞演员兼歌剧演唱家不仅表演了霹雳舞,还演唱了歌剧《殷勤的印第安人》中的选段。


7月26日,一名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发(POOL照片/约翰·麦克杜格尔)


亮点七
艺术品化身观众

以塞纳河为舞台,从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到《米洛的维纳斯》,再到蒙娜丽莎……众多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一一亮相,注视着运动员从眼前经过,各代表团受到了卢浮宫艺术品的迎接。六个标志性面孔从水中浮现,随着船只的经过移动。表演巧妙地颠倒了角色:在塞纳河这个独一无二的流动“博物馆”中,运动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艺术品则变成观众。


7月26日,苏丹体育代表团在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亮点八
木筏上唱响和平颂歌《Imagine

塞纳河上,一只漂流的木筏,一架燃烧的钢琴……《Imagine》在巴黎夜晚响起。这首由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创作的歌曲,由钢琴家索菲安·帕玛特和歌手朱丽叶·阿尔曼特在一只漂流的木筏上奏唱,仿佛是向世界发出团结与和平的呼唤。

亮点九
女骑手骑金属马奔驰塞纳河

塞纳河上,身披奥运五环斗篷的女骑士骑金属马踏水而来。她穿过耶拿桥,到达特罗卡德罗广场,邀请全世界一起捍卫卓越、尊重、友谊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她经过时,桥梁上的灯光形成了和平鸽的翅膀。各代表团的旗帜在特罗卡德罗广场和埃菲尔铁塔之间行进,铁塔下亦出现一对巨大翅膀,女骑手和白马从水中登陆铁塔下。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埃菲尔铁塔。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亮点十
圣火点燃充满新意

蒙面火炬手将火炬交给法国传奇球星齐达内,齐达内再交给网球运动员纳达尔,纳达尔与网球明星小威廉姆斯、罗马尼亚体操传奇科马内奇、美国田径名宿卡尔·刘易斯同船而行,驶向位于杜乐丽花园的火炬塔。


7月26日,热气球状的主火炬在杜乐丽花园点燃。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主火炬顶部是一个高30米、直径22米的热气球。241年前,人类首次氢气球飞行在这里开启。经过最后几棒传递,法国柔道奥运会冠军特迪·里内和法国田径奥运会冠军玛丽-若泽·佩雷克走向火炬塔,点燃火焰环,热气球缓缓腾空,火炬点亮整座城市。与病魔作斗争的著名歌手席琳迪翁在埃菲尔铁塔下纵情高歌,充满力量的歌声响彻全场。






3种精神


01 奥林匹克精神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7月20日,奥林匹克格言加入了“更团结”一词,更改为“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更是为了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02 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相关链接:中国女排《夺冠》最佳素材:1个课件,2段视频,20个金句,18个标题,5篇时评,2道作文题……

03 乒乓精神

什么是乒乓精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国争光的精神;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不屈不挠、勤学苦练、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0句语录


1.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郎平

2. 我不比别人聪明,但我能管住自己。我一旦设定了目标,绝不轻易放弃。——邓亚萍

3.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人生路上使你疲劳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做好细节。成为强者不放弃。——张继科

4.有时候受点刺激不是坏事,你要是化解得好的话,会让你内心更强大。——刘国梁

5.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叶诗文

6.打坏多少球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你以为自己打坏了1500个球拍,但是你的对手很有可能打坏了2500个。—— 林丹

7. 没有永远的冠军,因为冠军总会被下一个冠军给打下去。但是可以有永远的英雄,我要做自己内心永远的英雄。—— 邹市明

8. 如今,我从内心深处特别感谢年轻时候的李娜。因为我相信如果没有小时候的李娜像傻子一样坚持的话,肯定也不会有今天的李娜在这里成功。—— 李娜

9. 女排精神不是胜利时才有,而是一直存在。——朱婷

10. 不问终点,全力以赴。——马龙

 




12句名言


1.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2.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

3.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会相逢。(谚语)

4.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毛泽东)

5.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长野冬奥会口号)

6.在不知道这条黑暗隧道将要走多久的时候,我们希望奥运圣火能在隧道尽头成为一盏明灯。(奥委会主席巴赫)

7.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

8.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马约翰)

9.对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顾拜旦)

10.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11.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里尔克)

12.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14个标题

(鲜素材精编)

《以运动,致青春》
《青春力量,年轻担当》
《竞技场上,延伸梦想》
《奥林匹克向年轻一代敞开怀抱》
《团结和开放,再次响彻世界》
《种下绿色希望》
《体育,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团结奥运,凝聚你我》
《擎起荣誉和责任的大旗》
《以奥运之名,合世界之力》
《疫情之下,梦想不褪色》
《更团结,更精彩》
《奥运更开放 团结向未来》
《隧道尽头 亮光重现》





6篇时评


奥运之光,穿越风雨照亮前路

作者:新华社 记者李丽、王恒志、徐鹏航 
来源:新华时评论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的永恒追求。130年前,顾拜旦在巴黎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希望以此促进各国间和平交流。几天之前,“奥林匹克休战墙”在巴黎奥运村揭幕,数百名运动员代表向世界发出“给和平一个机会”的呼吁。在全球震荡加剧、区域冲突不断之际,五环旗下的团聚弥足珍贵,也带来又一次呼吁对话、推动和平的契机。
奥运赛场上,对手既全力拼搏,也相互拥抱。难民代表团将第三次踏上奥运赛场,他们揭示了战争和冲突带来的巨大创伤,也提醒着国际社会团结起来,让哨声取代枪声,让握手感化对手,让公平竞争替代流血冲突,让体育架起人类通往美好未来的桥梁。


祖国永远需要矢志不渝的时代先锋

作者:葛会忠 来源:中国体育报


四十年来,中国射击队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以先锋角色肩负起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好奥运开局的重任,激励中国体育健儿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鼓舞广大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祖国永远需要矢志不渝的时代先锋。在最不惧风雨的青春繁花里,在千锤百炼的青春芳华中,如同盛李豪、黄雨婷这样的中国“00后”乃至“05后”,面对靶心、面对目标,是如此坚定和矢志不渝,这正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生活中、在风雨里、在赛场上、在攻坚时最应该有的样子。

(鲜素材精编)

从封闭到开放
作者:王润斌 来源:Analects of Rings


回到巴黎2024奥运会上来,巴黎奥运会的口号是“奥运更开放(英语Games wide open、法语Ouvrons grand les Jeux)。”说到开放,人们印象最深刻莫过于开幕式从封闭的运动场到来到塞纳河畔。的确,开幕式从东京2020奥运会的泡泡里面走出来,一下子迈到空旷开阔的场景中,法国人的浪漫与大胆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观众人数绝非当前一些中国媒体报道的60万人之多,这个数字由于安保原因已经被法国内政部削减到一半,其中10万人左右是持票观众,其他人员也由之前的自由准入改为邀请制。即便如此,30余万人的现场开幕式观众也即将创下历史记录。记得1936年柏林奥运会大获成功后,希特勒“龙颜大悦”,要修建一座30万人的体育场,为把奥运会永久留在德国做好准备,还好这个独断的想法因为主客观原因未能付诸实施。如今,法国人以另外一种近乎疯狂的形式重塑了当初的场景。当然,巴黎奥运会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很多比赛都放在法国知名的公共建筑与场所之中,如大皇宫(The Grand Palais)将举办击剑和跆拳道比赛,这座最初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建造的展览厅和博物馆综合体被认为是创新的高度,特别是蔚为壮观的玻璃屋顶。大皇宫也曾被用于体育赛事,如2010年的世界击剑锦标赛。巴黎奥运会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大众马拉松的举办上,众所周知,奥运会是人类最精英选手的较量,而非大众选手的舞台,但是巴黎奥运会却颠覆了这个做法,首次设立了群众性的马拉松比赛,从符合条件的几十万人中抽签选中了4万多人,组织一场与高水平选手同赛道的马拉松比赛,这一步,迈得够大。除此之外,巴黎奥运会对色彩体系的运用、对男女性别选手的等额配置、对奥运会环保理念的设计,都体现出法国人对开放的独特理解。


百年奥运,呼吁世界更团结
作者:伍里川  来源:九派时评

无疑,巴黎奥运会对于浪漫主义的垂青,和对巴黎城市“文化地标”资源的利用,让人看到了关于奥运人文精神的一次“长途跋涉”。因为1924年、1900年,“巴黎奥运”都在浪漫性上表现出众。
铁血的竞技生态,和浪漫情怀似乎并不相通。然而,在奥运历史上,浪漫主义从未缺席过。这不仅表现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文化特质,还通过艺术与体育的“联姻”,烘托出奥运会的浪漫本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