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插座APP
职场充电第一站,每晚21点21分准时推送,下载好多课APP学习更多精品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江苏老板“半路出家”,用5.5亿重押咖啡 ·  11 小时前  
人力资源分享汇  ·  老板的冷落与疏离。 ·  昨天  
人力资源分享汇  ·  老板的冷落与疏离。 ·  昨天  
HRTechChina  ·  2025HRTech机构会员,是您数智升级, ... ·  2 天前  
HR成长社  ·  DeepSeek神级提示词(HR版).pdf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插座APP

为什么成功的老板,都擅长讲故事?

插座APP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5-17 21:20

正文



来源 | 管理智慧(ID:shzb2010)

作者 | 田俊国

本文摘自《赋能领导力》


在这个低调就是自残的年代,表达能力的重要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沟通是领导者工作的基本方式,有人统计,高级别的领导者每天把 80% 的时间用于各种各样的沟通。





构成宇宙的是故事



美国女作家拉克瑟说:“构成宇宙的是故事,而不是原子。” 故事是最好的传授思想的方式。


《圣经》、《古兰经》、《金刚经》、《楞严经》都是借助满篇的故事来传播他们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列子、庄子、孟子、韩非子都是借故事弘扬其主张的高手。


把要讲的道理埋藏于情境之中,让受众从情境中品味出其中的道理来。人们更愿意接受自己品味出来的道理,而排斥别人灌输给他们的道理。


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说:“人们总是借助情境理解抽象的概念。”后来我深入地研究了《认知心理学》之后才发现, 故事能够成为思想的载体是有其必然性的,因为这种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大脑的各个器官参与。





不当网红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我有一个培训公司的老板朋友,有一天向我请教如何才能将他的业务做大的问题,因为每年都一两千万的营收已经让他非常倦怠了。


我刚刚看完伊斯梅尔的《指数型组织》,就顺便跟他聊起这本书的观点,他兴奋地抢走我的书就去看。


第二天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他又来我办公室了,过了一晚上跟变了个人似的:一头乱发,脸色苍白,眼袋比眼睛还大。迫不及待地说:“昨晚我一夜未眠,看完《指数型组织》这本书,然后就失眠了


书写得真好,我想请教你的是如何才能把我的公司做成指数型组织呢?”我又和他讨论了用哪些方法才有可能让他的业务也实现指数型增长。


眼看要下班了,我和他都有点疲惫,他还是忧心忡忡,没找到特别让他兴奋的点子。


我想结束谈话了,突然想起“领导者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句警句。


于是,对他说:“你知道贵公司要成为指数型组织的最大瓶颈是什么吗?”


他眼睛放出了光,好奇地问:“是什么?”


我说:“是你自己。在互联网时代,你见过哪一个指数型组织的老板不是网红吗?马云、王健林、刘强东、雷军、罗振宇、樊登等等都是网红,连一向低调的任正非都开始借机场排队的事件炒作呢。


互联网时代,不是网红的 CEO 不是合格的 CEO 。企业的成功带动 CEO 成为网红,网红的 CEO 反过来又带动企业更加成功。”


朋友问:“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网红呢?”


我说:“做网红从讲好一个故事开始。丹尼尔·平克在他的《全新思维》里把故事力定义为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之一。”


我的朋友若有所思,表示要学习讲故事的能力。我又推荐他回去阅读《全新思维》,他这才有点满意地走了。





好故事胜过百万雄师



故事因为其鲜活生动、寓理于情,所以深得人们喜欢。用隐喻故事驱动别人思考,引导别人改变是古今名嘴惯用的方式。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收到奇好的效果。


很多好故事,它们诞生时就收到奇效,以至于流传千年。而今很多妇孺皆知的故事,人们却似乎并不甚了解其当初的背景。探其发端,详其旧事,益发让人惊叹:好故事胜过百万雄师。今略举一二。


1. 鹬蚌相争


《战国策》赵且伐燕:“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故事的背景是赵国想打燕国,辩士苏代借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说明赵燕相持会给两国都带来祸害,让强秦坐收渔利,从而阻止了赵国攻打燕国。这个故事成功地说服了赵惠王,从而化解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2. 画蛇添足


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爵为上执珪。”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又移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



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陈轸用一个成语故事挽救了齐国。他先分析了楚国大将昭阳自身的私利,挑明了如果昭阳为自身算计的话,就不应该攻打齐国。


而这个私利是与陈轸自己的目标相重叠的——昭阳为私利采取行动,那么齐国就得救了。实施这个谋略的根本在于向昭阳讲明过犹不及的道理。这个道理被陈轸用“画蛇添足”的寓言故事表达得淋漓尽致。


3. 螳螂扑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