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祝贺】哪吒2破135亿!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注意】明起,出分!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刘德华方紧急声明! ·  2 天前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  【中金固收·信用】中国公司债及企业债信用分析周报 ·  4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最新】《哪吒2》,破13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蒋介石:英国才不想让中国崛起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8-12-30 20:05

正文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0.1120

作者: 鬼子六

审核:任逸飞     编排:小南


二战再次显示了站队的重要性。


中国从一个人人可欺的落后国家,触底反弹,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反法西斯同盟国成员,随着友邦们的强势逆袭获得了空前的国际地位。在开罗会议上,一跃成为能同美国、英国、苏联这些列强一起谈笑风生“一线国家”,场面也是一颗赛艇。


只是, 大国不等于强国 。当年给地主打工的农民,有一天竟然能跟地主老爷同桌吃饭,地主老爷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话虽不会说出口,一言一行都透漏着“你算个什么东西”的鄙夷。老牌殖民帝国 英国 就是这么个地主老爷,穷苦家庭出身的蒋介石本来就自尊心强,对于英国佬深入骨髓的“冷眼”特别敏感。


01 扣留美国援华船只


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拽上英国对日本宣战。苦苦支撑的蒋介石终于看到了希望,企盼着大笔的美国援华军事物资能解决危难。


根据租借法案,一艘名为Tulsa的货轮满载援助中国战略物资迫不及待地想进入中国,这艘船特别为中美双方看重,因为它是中国参战后得到美国军事援助的第一批物资,象征意义极大。


没成想, 1941年12月19日,船到了缅甸仰光,被英国人截留了。 这是几个意思啊?蒋介石知道后怒不可遏,在日记里痛骂“英人之强盗行为,实驾德、倭而上也,其蔑视中国更甚”。

英国人的这种不讲规矩的行径,比德国、日本法西斯还让蒋介石火大。日本虽然是侵略中国的头号敌人,却一直有心拉拢蒋介石,对于蒋介石还算客气。 而英国则不然,大家同属反法西斯联盟阵营,可英国压根瞧不起中国。 地主不把农民当人看,英国也不把自己的殖民地的利益当回事。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国虽然知道中国正受到日本侵略,却 一直采取放任的态度 。驻英大使顾维钧认为:“在珍珠港事件以前,英国对远东的态度和行动就已经常引起人们的怀疑。 英国的政策总是把英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不直接涉及英国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总是避免得罪强国,哪怕这个强国是侵略者。”


中国拿英国当朋友,英国瞧得起你吗?


02 大英帝国的香港


英国的傲慢也有他的底气。即使长江流域的涉华利益多半被日本抢走,香港还是被英国占领的, 只要中国的土地一边一角被英国占领,中国就矮了英国一头。


蒋介石一直想趁着二战的机会把香港岛要回来,他暗地里做通了美国的工作。开罗会议的时候,罗斯福曾敦促过丘吉尔,让他同意将香港交还给中国,因那里的居民百分之九十都是中国人,而且又十分靠近广州。


丘吉尔一听就火了,只要他还是英国首相,他就绝不会让大英帝国解体。


看看,越是落魄的地主越是好面子,让英国把香港还给中国,对于丘吉尔来说就是放下大英帝国的尊严!


蒋介石也不爽,中国处于一个抱大腿的角色,不好因为香港这一隅而不顾整个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局,只能暗自接受英国的蛮横。


蒋介石这回又忍了。


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分别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签订了《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宣布废除英美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项治外法权。


中国与美国、英国洽谈废除不平等条约时,美国的态度相当友好,同意放弃过去强压于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但是英国却在香港问题上绝不让步 。在签订新约的关键时候,英国要求中方先以书面声明九龙为不平等条约以外问题,不在新约谈判之例。


这是摆明要将蒋介石的军了,老蒋听罢,愤然曰:“娘希匹,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后,答应了英国人的恶心条件。


蒋介石岂能善罢甘休,在日记本里开始谋划,“只须正约签订以后,则九龙、香港必先为我军进占,既已造成事实,虽无文字之声明,亦何妨焉”。“一俟战后,用军事力量由日军手中取回,则彼虽狡狯,亦必无可如何。”


说白了, 今天吃的亏,明天都要英国佬还回来。


蒋介石对英国的厌恶有传染性,或者说英国对中国政府的刻薄绝非蒋介石的“意气”。


1943年9月,王世杰奉命率团访问英国,但此时英国对中国的态度极不友善,他在行前的日记中说:“英国近来对中国态度使我政府中人多不满,九龙问题既悬而未决,香港问题则暗示无交还中国之意;西藏问题则反对中国实行控制;五千万镑借款事则坚不让步,以致迄无结果”。

03 国际大会上的“霸凌”


最让蒋介石憎恶的是,英国人在大场合上欺负中国。


1943年10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三国外长会议结束时要宣布四国宣言,但 英国和苏联却以“中国现无代表在此,极力主张仅由英、美、苏三国出名签字” 。这个会议本来就没有叫中国外长去,现在竟然以中国代表不在场为由,拒绝中国政府签字,公然挖陷阱坑中国。


王世杰回忆,“赫尔曾对孔祥熙部长言,当美国最初主张中国为四强之一之时,英政府表示反对,嗣因苏联赞同,英始同意”。


还好美国一直护着中国这个小弟,美国国务卿赫尔替中国撑腰了,他一再坚持中国有资格签字,并提出由中国驻苏大使为代表的方案,最终被英国、苏联接受。


这还没完,在签字的过程中,苏联仍然联合英国给中国下绊子。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提出,中国代表参加“与此会之召集原定意旨似稍不符”,我们勉强接受了,但希望中方对宣言内容不要提出任何修改意见,摆明说中国只是个陪衬,没有资格提意见。


如果这还只是间接阴中国也就算了,苏联还提议英、美、苏三国外长在会议室开会之际,中国代表只能在会议室外等候,待到他们讨论结束后方进入会场,然后签字。这是几个意思?三个地主老爷在打牌,中国这个仆人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门外候着。


四国签订的宣言,只有英文和俄文两种文本 ,中国作为宣言国家,无中文文本存世。 还是那句话,这是在摆明刁难中国、欺负中国、挤兑中国,在大国外交的场合,恃强凌弱不用枪炮,刀笔文字就能让一个国家尊严扫地。


蒋介石是恨透了英国,他在11月底的“本月反省录”总结:“开罗会议之经验,无论军事、经济与政治,英国决不肯牺牲丝毫之利益以济他人,彼对于美国之主张,亦决不肯有所迁就,作报答救英之表示。其于中国存亡生死,则更不值顾矣。……英国之自私与害人,诚不愧为帝国主义之楷模矣”。


就差在日记里破口大骂,狗日的帝国主义!


04  丘吉尔的恐慌与恶毒


许多人都无法理解英国对中国的这种恶意。


丘吉尔自始至终都瞧不上当时的中国 ,他总觉得是罗斯福把中国抬进了“四强”的行列,中国根本不够资格跟英国、美国、苏联平起平坐。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角度看,在亚洲多一个中国作为盟友,具有战略意图。可对于英国来说, 中国地位的提升,就是在损害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利益,丘吉尔心里这个账本十分清楚。

最让丘吉尔恐慌正是美国的态度。 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罗斯福、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谈,倡议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宣言。


会议期间,丘吉尔写信给亲信时说:“我必须向你解释美国的观点。在许多美国人的头脑中,中国和大英帝国一样重要。”“如果要把我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归结为一个词,那就是‘中国’。”


当时,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牺牲精神和遭受野蛮侵略的苦难,已经引起了世界人民包括英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而这正是大英帝国的守护者丘吉尔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 丘吉尔不仅在秘密会议上给中国“小鞋”穿,就连公开场合,也总是旁敲侧击“冷遇”中国。 1944年9月底,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发表演说,竭力攻击中国抗战不力,“言外之意,显欲藉此议讪中国”。丘吉尔在“演词中处处以英、美、苏三国负欧洲局势责任,英、美负远东责任而言,显有排斥中国于‘四强’之外之意”。


丘吉尔


孔祥熙9月22日致电驻苏大使傅秉常,称:“英方对我,或因印度谈判,以致稍有误会,英印之事,我方决不干涉。过去英对我四强地位闻有异议,幸罗斯福原定,史太林同情赞助,方无问题”。


因此, 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英国跟中国就没有“友好相处”过。 英国总是在缅甸反攻作战、印度独立问题、香港归属问题、西藏主权问题、东北战后归属问题、战争贷款兑现问题等各种问题上给中国找茬,压制中国的“强国”地位。


05 蒋介石的无奈


蒋介石虽然不喜欢英国,但对于大英帝国的实力还是颇为认可的。开罗会议的召开,也使蒋介石有机会踏出国门,去到世界其他国家感受下,尤其是英国的殖民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祝贺】哪吒2破135亿!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注意】明起,出分!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刘德华方紧急声明!
2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最新】《哪吒2》,破130亿!
3 天前
吃喝玩乐在北京  ·  这家店吃饭是按体重付钱的...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