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小琴
我们对一件事情理解的逐步加深,往往需要配合一件件的事情去磨砺,最后才能慢慢变成你自己的基因。
就像解释这件事,你不可能一次就做好,或者总能做得很好,但是,会做得越来越好。
我们会慢慢发现,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事,不需要解释。
比如懂你的人,心疼你的解释,会不想让你一遍遍解释。
比如领导批评你,可能也知道责任不完全在你,可你在那个场合,最好是别有一点点想要反驳的想法,不然他只会更生气。
比如想要栽赃和陷害你的,其实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一百年前,外国的坚船利炮就开到我们的长江,一百年后,我们的舰船在澳新实弹演习,虽然只是在公海,但已经让他们手足无措。
可即便知道这句话后,在我的生活中,依然是一次又一次应验和懊悔。
但好在,每一次,我都有所意识,会去反思,然后争取下次的时候能提醒自己。
我已经很少说话了,现在仍然需要开口去解释的,都是比较在意的关系和人。
解释的话语,看起来都是诚恳和充满道理,甚至因为亲近,说的时候都很注意方式方法,但其实到了最后,绝大多数起不到任何作用。
通常,人们都会带着答案和倾向来找你,然后希望你的智慧能满足他们的想法。
真正能听进去的,是那些绝望得像抓住救命稻草的人,那时,值得耐心一点,好心一点。
因此,除非想要布道,或者遇到了值得沟通和交流的人,在大部分场景下:
就像中国的沉默一样,尖端武器装备向来是生产一代,发展一代,预研一代。
一而再再而三廉价的话语,会让你掉价,也会让别人看不到状况。
我们都一样,曾经那么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喜爱,可知道越走越远,才知道期待有多么致命,搅得自己天昏地暗。
可一旦不再期待,好的坏的,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想好做的事,就不后悔,也没必要去解释什么。
大部分的事,都没必要回应,一旦内心里产生了辩驳欲和反驳欲,念头一起,就一棒槌打下去,闭上嘴。
“我已经没有兴趣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你所见即是我,好与坏我都不反驳。我不想解释,更懒得解释,你能懂我几分,就是几分,你觉得我是怎样的人,你就配怎样的我,至于你怎么看我,无关紧要,也没有必要。”
就像俄乌战争三年,时间会证明一切,世界的颠三倒四,终究会在自洽的坚持中,变得像个笑话。
与大家共勉。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