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自国内爆发以来,目前向全球快速蔓延,对全球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同时OPEC+未达成减产协议,原油供给端进入争抢市场份额的博弈状态,在一系列冲击事件影响下,全球股、债、黄金、原油等大类资产大幅波动,市场波动水平甚至超过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时期。尤其是近期黄金成为下跌的避险资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会怎么演绎?本篇我们重点对2008年次贷危机时黄金价格的表现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结合目前的市场特征,对黄金价格再次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展望
:
-
具体来看,
08
年金融危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流动性危机开始爆发、流动性危机加剧同时向实体经济传导、美联储开启
QE
,呈现出“通缩预期、流动性吃紧跑得快,但是政策跑得慢”的组合,特别是黄金在
2008
年
10
月持续回落,而随着进一步的降息和
11
月份的
QE1
开启,
LIBOR-OIS spread
逐渐回落,真实收益率也转归下行,黄金也进入了又一轮三年上行周期
。
-
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述,一次降息不足以解决供应链问题,降息可以避免金融环境收紧。可以看到,美联储后续可能会视疫情和金融环境情况而采取更多的宽松措施;当然,这也包括全球其他央行
。
-
我们认为在非常规性宽松措施下,通缩担忧或将让位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问题预防也将更为有序。黄金回归避险资产属性也在所难免
。
-
这里重申我们继续看好黄金白银的七大理由,具体来看
:
理由一:贵金属投资逻辑摆动至上行周期第一阶段,名义利率驱动真实收益率下行
理由二:参照历史经验,疫情期间贵金属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理由三:黄金ETF持仓稳中有升,COMEX净多头结构延续
理由四:贵金属板块机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
理由五:降息提前开启,通缩担忧和流动性问题或将让位于货币政策
理由六:金银比维持高位,银价同涨亦具备超涨期权
理由七:当前黄金龙头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1stdev),估值底提供下行安全垫
我们的观点很明确,
无论是对冲风险,还是周期趋势,增配贵金属黄金白银板块具备明显的风险收益比。核心标的:山东黄金、赤峰黄金、盛达资源、银泰黄金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美国经济超预期走强的风险、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的风险等。
一、
2008金融危机时期的复盘
开始于
2007
年
8
月的次贷危机,起因在于美国次级贷款衍生出过多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同时基于上述复杂金融产品,又衍生出信用违约互换(
CDS
)产品,而
CDS
的发行规模又远远超底层资产规模,由于产品链条较长,投资者易于低估底层资产风险,一旦交易对手方无法偿付,风险便会沿着链条不断扩大,进而演变成美国次贷危机。
根据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过程,我们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流动性危机爆发(
2007.08-2008.03
)
→
风险向实体经济快速扩散(
2008.03-2008.11
)
→
美联储量化宽松(
2008.11-2014.10
)
第一阶段:流动性危机爆发(即流动性危机第一阶段)
。伴随着利率的抬升,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人偿还压力增大,次贷偿还推迟,违约率大幅提升,而拥有大量次贷风险敞口的机构面临破产和赎回风险,其中不少机构又是通过期限错配的方式提高收益率,伴随着次贷违约率的提升,流动性风险快速升温,我们用
Libor-OIS
衡量美元流动性变动,在
2007
年
8
月份开始
Libor-OIS
从底部快速上升,流动性危机开始爆发。在危机的第一阶段,金融市场表现为股票市场初现疲态,黄金在避险属性,以及实际利率下行背景下,快速走高
。
第二阶段:流动性危机快速加剧(即流动性危机第二阶段),并向实体经济传导
。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美银收购美林以及华盛顿互助银行破产,流动性风险加剧,并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2008
年
7
月至
2008
年
11
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与非制造业
PMI
大幅回落,偏离其正常波动区间,为对冲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美联储继续降息至零利率附近,但仍未能阻止通缩预期的加剧(实际收益率快速上升)。在危机的第二阶段,实体经济表现为,油价快速回落背景下,通缩预期快速升温,经济失速下滑,金融市场表现为股票市场快速下跌,黄金虽有避险属性支撑,但通缩预期快速增强,金价震荡回落。
第三阶段:美联储量化宽松
。基准利率降至零利率附近后,降息空间压缩,但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及通缩压力依然较大,为继续对冲金融系统危机冲击,同时切断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
2008
年
11
月
25
日美联储开始实施三轮
QE
,通过直接购买
MBS
、长端国债及机构债方式,缓解市场流动性压力,压低远端利率,刺激实体经济。
第一轮
QE
主要解决短期的流动性问题,
2008
年
11
月
-2010
年
3
月共买入
1.725
万亿美元资产,包括
MBS
、国债及机构债券;第二轮
QE
通过购买长期国债压低远端利率,实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2010
年
11
月
-2011
年
6
月总计买入
6000
亿美元长期国债;第三轮
QE
同时购买
MBS
和国债,主要为了提升就业,
2012
年
9
月
-2014
年
10
月,共买入
1.6
万亿美元资产,包括
MBS
和长期国债。
综上所述,回顾
2008
年金融危机的三个阶段,黄金价格的表现可以分为
:
1
)流动性风险开始爆发,央行降息对冲同时叠加油价上涨,实际利率下行,支撑金价
;
2
)流动性风险再次爆发并加剧,进而向实体经济传导,经济失速下行同时叠加油价回落,通缩预期升温并强于避险溢价,实际收益率上行,金价震荡下行;
3
)美联储推出
QE
,通缩预期缓解,逆周期政策主导实际收益率回落,支撑黄金价格
。
这其实也符合我们一直采用的逻辑框架,即实际收益率决定黄金价格的趋势:黄金作为一种非生息资产,美债的实际收益率是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美国十年期
TIPS
收益率可以较好的解释黄金价格的趋势变动。
但在趋势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流动性等问题带来的波动
。我们将实际收益率预期决定的黄金价格收益性的趋势项(图表
20
)扣除后,可以清晰看到,
Libor-OIS
代指的流动性风险波动影响黄金价格短期波动,美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指数影响黄金中长期的避险需求。甚至在一定阶段,流动性问题对金价的影响“特别显著”,如图表
18
所示,
2011
年
8
月份
-2012
年
6
月份金价和实际收益率的不完全拟合便是如此——欧债危机持续发酵,黄金资产充当了兑换美元流动性的角色,或与现在作为避险资产黄金出现下跌类似
。
三、金价:
趋势上涨方向不改,静待更多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