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KMCenter分享知识管理的现在和未来,与你同行在知识管理路上!有KM问题,问KMCenter!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汇易咨询  ·  JCI:NOPA11月份美豆压榨数据依旧创历 ... ·  昨天  
汇易咨询  ·  观豆之九: ... ·  昨天  
汇易咨询  ·  2024年第51周菜粕周评:ICE菜籽先抑后 ... ·  3 天前  
汇易咨询  ·  JCI:“神秘力量”支撑CBOT大豆940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要成为顶尖人才除了依靠自己外,还要靠什么?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 公众号  ·  · 2017-08-28 12:46

正文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讲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由迈克尔·曼金斯(Michael Mankins) 、艾伦·伯德(Alan Bird) 、陆建熙(James Root)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老板们,要深思!》文章中提到“一家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人才。而顶尖人才与平庸者之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在重复性与事务性的工作中,顶尖人才的生产力通常是普通员工的两到三倍。而在高度专业化或极具创意性的工作中,这种差距可能要翻个六倍或者更多。”创新领域的大咖、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则说,他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在一次讲话中他说:“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体会:在事情都能做的情况下,专家型人才的效率极高,他们一个人能顶好多人;在许多情况下,普通员工可能摸索很长时间也不得其解,而专家只需要一眼就能知道问题的蹊跷在哪里,如何快速的完成;更不用说还有很多事情,只有专家级水平的人才会做,而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始。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并且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整体人力资本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相比于之前人才奇缺的状况,各行业、机构的管理者都发现,在当前环境下,找到一个大学毕业具备一定经验的人很容易,但找到一个真正能干、具备较高水平能够支撑、引领促进某个领域、专业发展的人仍然很难。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我们高水平、顶尖人才的缺乏,专家级人才的极度短缺。


另一个方面,随着这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原来的做追随者时可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和企业的方式方法,发展到现在却发现在很多领域已经没有可借鉴的对象了,但这个时候的发展更加凶险和困难:追随者的前面有路只要巡径而行,领跑者则前面没有路,需要自己去探索出一条路,这个过程艰难困苦。领跑者除了为自己探路外,其实还承担着为行业、领域探路的职责,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所说的“华为感到迷茫”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要想真正在各领域和方向上成为领跑者,更加呼唤各专业、行业、岗位、领域的高手和专家。正如本书前面所说的,我们需要的专家并非局限于科技领域,并非只有是院士、教授、博士才是专家。中小学需要各学科的专家型教师和专家型校长、政府需要能够处理问题和筹划未来的专家型公务员、医院需要各类专家型医生、需要专家型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电脑程序员。甚或能够种好粮食的能手、善于解决用户抱怨的坐席代表、具备新闻敏感性的编辑、给客户提供价值的二手房销售顾问、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者都是他们领域的专家。


反过来看,那些凡是发展的好的领域、行业和机构,都是产生并汇聚了大量专家级人才的地方。能够产生专家级人才的领域、行业和机构表明哪里的发展在同行中处于较高水平,汇聚较多专家级人才说明哪里的机制、环境适合高手们发挥。专家级人才可以通过引进的方式去拥有,但引进的人才数量、质量和匹配度都可能存在很多问题,真正卓越的国家、行业和机构都追求能够自己发现、培育、留住大量的专家级人才。

成为专家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需要个人真正能够潜心学习、实践和思考。但在大生产和协作的背景下,成为专家也一样离不开组织的培育,好的行业、机构会为高潜力的人才最终成为专家提供各类资源和机会,加速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缩短成为专家的过程。在个人成为专家的路上,有很多事情是靠个人努力无法完成或者成本特别高的,这些地方也正是行业、机构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未知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当一个新手在某个领域、岗位和专业开始的时候,他其实是不知道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要去学习、掌握什么内容的。当没有人帮助的时候,类似于要这个人去做一个1000块的拼图,但没有人告诉他最后拼出来的图形是什么样的。那这个人能够拼出来的几率有多大,能够拼出来除了需要在工作中慢慢摸索,最后只能靠运气了。


但从组织角度看,因为之前有胜任者、高手和专家,是可以总结出一个图谱来告诉那些新手们:要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去学习多少个领域的知识、每个领域学到什么程度等等。如果能够有一个这样的指引,会帮助新手节约很多摸索的时间,加速他们学习的进度。这里面还包括更细节的内容,譬如一个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人很容易追求文字的华丽,但著名作家刘震云却说“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很生动,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讲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是初级作家干的事北大中文系上过一年都没问题,当时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50多人都在写东西,都写得挺好。没有问题,故事一个比一个编得热乎,一个比一个编得圆满。但这确实不是一个作家所要达到的好小说的标准。”,如果他不知道,可能一直纠结于如何写的更生动而忽略成为作家里面最核心的部分。


欠缺合适的实践机会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一直强调,大量的高水平实践机会是成为专家的核心要素。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学习也不能真正的掌握,也不算学会了;思维方式和技术上也不可能提高,而只浮在表面。但大部分工作个人很难创造实践机会,需要组织和机构来提供。一个天赋很高的新手医生,如果从来没有见过病人而只靠读书和思考,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好医生。致力于成为专业技术高手的年轻人,没有项目可以参与或者项目都是应付客户而不能真正的去分析用户需求,时间长了这样的年轻人也就被废了。


实践机会要适合员工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如果新手面临的都是远超他们能力的问题,可能会将他压垮。如果一个高手的医生整天需要去诊断感冒的病症,他们的能力也很难快速的提高。组织如果想要培育更多的专家,需要去尽量考虑各个这些人才对于实践要求的层次性:既不能容易倒他们完全没有兴趣参与,也不能难到如何努力也完不成的程度,而是分配超过他们当前能力又能通过努力达到的机会。


倦怠和成就感缺乏


成为专家的过程是一个长跑,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倦怠懈怠,这个时候组织应该作为外部的力量对他们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产出标准、规范,提炼方法、模型,要求他们去做更困难复杂的工作去评审去提炼等,通过产出促进他们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要求他们除了干完活以外,还要想办法去提炼干活的方法去指导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去深刻的概括、分类、提炼,这将更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能力提升。


如果一个机构里真正创造价值的人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物质和精神),如果整个组织都是实行平均分配大锅饭,或者只是给高手提供了微不足道的好处,那么真正有追求的人或者放弃自己的追求或者想办法跳槽。所以要想培育更多的专家级人才,必须建立鼓励专家级人才大量涌现的流程、制度,让真正高水平的人得到超额的回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追求卓越、愿意为了成为专家坚持持续不断地精进和努力。


大量专家级人才的涌现需要个人的努力,但组织的支持亦十分重要。


从自发的、零散的出现一些高手,到组织有意识的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专家,会加速人才成长的步伐缩短成为专家的过程,这种努力对于个人、组织都是有价值的。期间涉及到的方法、模板和工具,KMCenter都有整理,欢迎有兴趣的与我们合作。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出版。

如果感觉有启发,用苹果手机的宝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支持作者:

有用课程,请关注KMCenter

讲座:互联网下的高效学习方法 / 个人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企业KM】如何做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规划?/   “互联网搜索信息和知识技巧”

重听仅39/课,199元可以听全年,联系小k个人微信:511956894

欢迎加入【二班】

汇聚追求卓越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们,以《你的知识需要管理》、《如何成为专家》为基础提供元知识的二班】诚邀您的加入

一年内在线讲座免费听、与田志刚老师直接交流、精英同学思维碰撞。加入请点击这里了解相关介绍,199元/年,意向者可联系小k个人微信:511956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