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秋裤,最先想到的不是冷,而是“你妈要你穿秋裤”的笑话。这个笑话其实也反应了人们对秋裤的态度,觉得丢人,很多人一谈到秋裤就是一种它很土的调调。
确实,它很“土”!因为它穿在里面,并不讲究造型,通常而言,都是没有造型的,属于内衣,不能示人,但是可以御寒。
有人甚至为了不穿秋裤出门丢人,还发明了“苏联用秋裤让中国人亡国灭种”的阴谋论。但可惜这种论调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在中国不同地区,秋裤有不同的名字:衬裤、线裤、棉毛裤、卫生裤、毛线裤。
秋裤虽然土,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
目前可考的类似秋裤的内外两层裤子的穿法,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当时的欧洲上层阶级为了方便骑马,抛弃了拜占庭式的宽大袍子,改穿稍短的上衣和两层裤子。穿在里面一层的裤子到十六世纪后逐渐进化成了内裤(drawers),而外面一层则是马裤(breeches)的雏形。
马裤在中世纪的欧洲是贵族的特有装扮,曾一度引领时尚潮流。十世纪以后马裤开始出现,它的长度通常只到膝盖或是膝盖下面一点,手工制成,材质以羊毛为主,穿起来比较贴身。十六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就是马裤的忠实拥趸,因为马裤可以将小腿的肌肉线条完美地展现出来。紧身马裤搭配一双尖头鞋子通常是亨利八世穿搭的标配,这一搭配引得欧洲贵族纷纷学习,进而成为时尚。
英国汉普敦宫重建亨利八世葡萄酒喷泉,演员穿着戏服在汉普敦宫庭院的葡萄酒喷泉旁接受拍照。
但秋裤不必为没有继承祖先的时尚而自卑,部分服装史学家认为在亨利八世之后,马裤开始了实用和美观的分化,追求实用的部分强化了其保暖特性成为秋裤(long
underwear),而追求美观的部分则逐渐演化成了打底裤(legging)。按照凡勃伦《有闲阶级论》的说法,凡以功能性见长的都算不得时尚,时尚也从来不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舒服。秋裤是用来保暖的,实用目的十分明确,被人说“土”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马裤在变,它的搭档也在变。16世纪后期,马裤在西班牙被改良,材质更加多样化,除了羊毛,棉布、丝绸也被用来制作马裤,与马裤搭配穿着的裹腿变成了袜子,不变的是马裤贴身的样式。这一时期,上流社会的男性马裤仍然保持着只到膝盖的风度,但在民间,马裤越来越长,袜子则越来越短。人们开始接受男性直接穿紧身长马裤,最终,在袜子和马裤的斗争中,袜子完败,被完全“藏”在靴子里
不能怪中国人,就算是美国士兵也嫌弃秋裤土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士兵们为抵御严寒,会在制服里穿着一种连衫裤(union
suit),这种与女人的联合内衣(combination)看起来相近的内衣诞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当时,工人大量出现,人们开始注意下肢的保暖。宽松舒适、便于行动成了工人们对裤装的新诉求。连衫裤它像是一套无缝连接的秋衣秋裤,身前有七颗扣子,开口到裆部;身后有三颗扣子,方便人们解决生理问题。这种连衫裤得益于纺织业的机械化而快速传播开来,人们开始在商店里购买内衣,而不是自己做。现代样式的秋裤(long
underwear)到了20世纪才被发明出来。
20世纪初的男士内衣四件套。
当时,许多从事拳击等职业的男性,为了方便活动、保暖、同时还需迎合当时保守的社会风气,往往穿用由古典时代男装里的紧身长马裤改良而成的贴身长裤,并将裤管塞进短袜。这种现代秋裤在二战期间是不可或缺的军需物资。当时的美国士兵可以说是现代秋裤的第一批使用者。
1941年10月16日,一名驻扎在威斯康星的美国新兵在家书中写到,“上周五天气转冷了一点,我们收到了过冬的衣物。秋裤(long
johns)太暖和了,我一刻都不想离开它。”当时的另一名士兵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在寒冷的天气里我穿了快一年长内裤,现在的我换上四角短裤(boxers),感觉就像是在裸奔。”同样是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的西班牙蓝色师团赶到天寒地冻的苏联支援德国军队时,带去的物资中也有这种长内裤。不同的是,此时美国的长内裤的主要材质是轻便舒适的棉织物,而在欧洲,羊绒长内裤则大行其道。
二战期间,两名士兵趴在地上准备射击。
为了抵御寒冷,他们又不得不穿上它,很多士兵放下自尊开始穿秋裤时都会被嘲笑。但是,当士兵们套上秋衣秋裤后,总是会停起胸脯,鼓起肱二头肌,以显示自己强健的身材,就像John
L.
Sullivan(19世纪末期的一名重量级拳击手)一样在军营里昂首阔步地走来走去。于是人们就用这位拳击手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实用但不甚悦目的衣物了。秋裤在英文中的别称“long
johns”也从此传播开来。
秋裤传入中国后,苏联阴谋论给不听话的年轻人找到了不穿秋裤的理由
秋裤不仅在欧美各国大行其道,在中国也有广阔的市场。晚清时期,随着洋货涌入中国内地,女性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洋装,其中就包括秋裤。到民国时代,秋裤已经是国内最常见的新式衣物之一。但当时的中国人在秋裤界还是伸手党,由于纺织工业的落后,纺织厂更多的是生产内衣裤、汗衫等简单的纺织物。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国产面料制作的秋衣、秋裤才陆续出现,品种也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70年代,秋裤更是成为男女老少钟爱的御寒衣物。
如今随着纺织工艺的进步,秋裤的生产厂家更热衷于提升其保暖性,给产品贴上“保暖”、“发热”的标签,各种新型材料的秋裤层出不穷,但秋裤却常因不够美观而遭到嫌弃。很多人因此而觉得,年轻人穿秋裤就是站在时尚的对立面,甚至有点丢人。
但秋裤阴谋论的出现,帮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们找到借口从时尚的对立面站到了他们妈妈的对立面——不穿秋裤。“假如一个国家穿了60年秋裤,就再也没可能脱下它了。”在这一语境下,中国人穿上秋裤可以使体内的“抗寒基因”退化,不能再往寒冷的北方扩张。此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秋裤摇身一变,成了苏联为巩固在远东地区的永久占领权而发明并刻意在中国传播的邪恶工具,“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和朝鲜人还在穿它”。
但穿秋裤实在亡不了中国人。“秋裤阴谋论”之所以看起来言之凿凿,是因为其依据了早期生物进化理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但在现代科学的推演下,这种学说早已站不住脚。“越用越发达,越不用越退化”的想法最早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十九世纪初,拉马克的学术研究将这种想法和“获得性遗传”结合起来,用来解释物种发生变化的原因。其后的达尔文也并没有予以否认,这种想法于是成为一种常识广泛流传开来。
但就人的身体而言,“越用越发达”只对某些特例说得通,比如,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的确可以因为合理锻炼而变得强大,但不正确的使用也可以导致受伤;接触某些病原体可以起到免疫的效果,但是除非是专门设计的疫苗,否则可能感染疾病。而一些毒药长期接触并不会产生耐药性反而是慢性中毒,也能够说明,人体的器官并不是都有“越用越发达”的属性。
然而即便是那些可以改变性状的器官,后天习得的变化也难以遗传给下一代。人类的代际遗传是通过基因的传递实现的,它是位于DNA上的一个特殊片段,可以决定人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根据遗传学中心法则,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细胞翻译以合成蛋白质,基因的变化可以改变其编码的蛋白质,并可能改变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但这一影响过程却不可逆。也就是说,生物DNA的不同可以表现在外在,但生物不可以把它所经历的信息写入DNA——人类后天通过“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并不能改变基因,也就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所谓“穿上秋裤就能使‘抗寒基因’退化”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既然无需担心被灭国,秋裤在中国着实需要被正名,站在时尚对立面的秋裤更是中国人的刚需。由于地形的原因,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得以在中国北方长驱直入,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度要明显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北京的冬季平均温度其实和俄罗斯的莫斯科、芬兰北部城市、加拿大魁北克和蒙特利尔地区这些纬度明显更高的地区相近。
除了气候,出行方式的选择和供暖系统发达与否都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秋裤的取舍。
英国针织老字号John
Smedley的官网博客曾发表过这样的感叹:“1960年代,我们的秋裤卖不动了”。这是因为全世界第一个成熟的汽车空调系统在1953年开始运行,秋冬季节,汽车里终于也不冷了。于是随着汽车空调的普及,秋裤在欧美逐渐衰落。而即便没有汽车,在很多地方,选择地铁出行的人也不需要担心受冻:莫斯科地铁系统温暖而高效,可以保证24小时供暖;日本即便最老的两式车厢都装有空调,大部分车厢可以保持26摄氏度的恒定温度。
莫斯科推出电影主题地铁
上班族宛若置身电影博物馆。
除了地铁,欧美地区的室内供暖也不逊色。与北京纬度相近的纽约,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冬季并不寒冷,是常年不冻港。但在纽约,除了大量自采暖外,集中供暖是从每年10月1日到次年5月31日,不仅时间超长,而且实时根据户外温度来调整供暖时长,以保证室内温度不冷不热,不给想穿秋裤的人一点机会。而在与北京冬季气温相近的芬兰,住宅和办公室的供暖温度可保持在20摄氏度至22摄氏度,以保证人体对温暖的基本需求,这一温度标准也高于中国集中供暖地区规定的18摄氏度的标准。
可以说,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供暖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秋裤保暖性能的需求必然是越来越小的。但在目前的中国,秋裤的保暖性能够抵消一部分由于基础设施的简陋带来的寒冷,因此秋裤在中国实在是仍有存在下去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