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人品好的人都有四个特征,请深交一辈子! ·  3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曾国藩:天道三忌,有一忌就可能影响终身! ·  1 周前  
印象笔记  ·  假期不荒度|2024年国庆假期能做的6件小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梅姨凭什么不怕老?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7-25 06:30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启发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最近看到一句话,说北京的中产,平均每个月焦虑三次,每次养活一篇十万加的文章。在这些焦虑的原因中,自然包括「年龄」。很多女生在30岁快来临的时候焦虑,男性则普遍在35岁以后焦虑。女性担心自己容颜易逝,感情未定;男性担心自己职场竞争力下降,而家庭压力在陡增。这方面,梅姨以她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其实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慢慢成长,慢慢变老,并且在不同年龄都有不同年龄的精彩。


而我在35岁以后的焦虑和逐步平和的过程,我也持续在文章和会员语音中和大家不断的交流,坚持听我语音两三年的会员朋友感受尤为明显。希望这种平和能带给大家同样的力量,让我们欣然接受生命的种种馈赠,做更加真实的自己,活好这仅有的一生。


梅姨凭什么不怕老?

by 张无虞


梅里尔·斯特里普的好莱坞女前辈们,基本上在40岁后就步入了边缘然后销声匿迹。68岁的斯特里普,如何逃脱了四十危机?


年过四十,硝烟顿起。临近38岁时,梅里尔·斯特里普就开始担心了,自己的演员生涯是不是就要这么结束了?


每逼近40岁一年,她都会劝自己,我最好接这个角色。她的雕塑家丈夫倒比她乐观,跟她说说糖水话,比如,会有更多的好角色找上门来的。但斯特里普始终不觉得自己能有机会演戏超过40岁。


而此前,她是1980年代美国演员们口中的传奇和劲敌:「如果好莱坞每年只有一两个好角色,那它们都是梅丽尔·斯特里普的。」


是啊,论起点高,当时的好莱坞很少有人能拼过斯特里普的。


她是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学霸,能轻松演绎上至18岁少女下至80岁老妪,「耶鲁的女主角」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耶鲁剧院(Yale Repertory Theatre)是她的事业起步地,这里是诸多百老汇名剧的诞生地,斯特里普在这演了三年。


接下来,她去了纽约,光环也紧追着,拍的第二部电影《猎鹿人》(1978年)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提名,那年她29岁。第二年,30岁她就凭《克莱默夫妇》(1979年)将前一年的提名落了实,奥斯卡女配奖收入囊中,三年后,《苏菲的抉择》(1982年)让她摘取了奥斯卡影后的桂冠。



《苏菲的抉择》(1982年)


她锋利得就像一把不世出的宝剑,人人都想求而得之。也有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否定,比如,年长她11岁的凯瑟琳·赫本就公开表达过对斯特里普的不屑,「我最讨厌斯特里普,因为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她演的每个角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你失去了鉴赏力而已。」但你可以把这想象成对手之间的隔空喊话,毕竟在1982年,俩人同台竞争过奥斯卡影后,最终凯瑟琳的《金色池塘》PK掉了斯特里普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而至今,仍有人为斯特里普鸣不平,评论界称「在美国电影《金色池塘》和英国电影《火战车》的夹杀下,同样卓越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被牺牲了」。


但很快,1989年,斯特里普的40岁不可阻挡的到来了。好莱坞是天堂和地狱的结合体,它是瑰丽旖旎的梦工厂、青春佳人的游乐场,但,也是年过四十女演员的销声器。斯特里普的前辈们,基本上在40岁后就步入了边缘然后销声匿迹。


哪怕是现在,好莱坞的女演员们也多为自己40岁的到来担惊受怕。2012年,顶着一张不显老亚洲面孔的女演员Junie Hoang,起诉了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及其所有者亚马逊,索赔100万美金,就因为数据库公布了她的年龄,减损了她的演戏机会。那年她是多大呢?不多不少40岁。


1989年,斯特里普举家从纽约搬到了L.A,世界电影工业的中心,在洛杉矶,吸脂就像敞篷车一样流行。一年内,她接连收到了三个女巫的角色。20来年前,在好莱坞大荧幕上演女巫就相当于在大陆电视剧里演个单调无趣的恶婆婆。斯特里普明白这套路,「这就像电影工业开始说,我们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



《飞越长生》(1992年) 


「当女性过了步入更年期,或不再具有性魅力时,她就会陷入低谷。」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用性魅力这词实在有点雅了,她说这句时用的英文原词是fuckable


她早就考虑过未来的路该怎么走。《梅丽尔·斯特里普:一个演员的剖析》一书的作者、前洛杉矶周报的电影评论家Karina Longworth说,早在1970年代末期斯特里普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她就明白,她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只是,1989年她40岁时,电影工业的大环境并没有为她的转型准备好。


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斯特里普发现自己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梅里尔可以像凯瑟琳·赫本一样在荧幕上不停得去演绎女性的优雅和美丽,也可以像凯思琳·汉娜一样,去表现生命的真相,去演绎为那些不能为自己代言的女人的生活经历。」Karina Longworth说。


出生于波兰的凯思琳·汉娜比斯特里普小9岁,既是演员、歌手,又是女权主义活动家,你听听她演过的电影名字就明白了她与更主流的凯瑟琳·赫本的不同,《废物、傻帽和怪胎》(1994年)、《暴女朱迪》(1995年)。而赫本善于饰演任性逞强、易于激动的淑女,总之还是正剧范,可能让年轻时候的她代替斯特里普去演《走出非洲》里的女主角色,也能别有风味。


斯特里普开始有意去拓宽自己的戏路,比如,去尝试喜剧。1990年代初,她的平均片酬是400万美金,跟男影星的片酬没法比,但作为女人,她被认为是拿了高片酬的。当时的一个专栏作家这么总结斯特里普审美疲劳,「斯特里普能别那么严肃么?她能轻松下来吗?」


她也在寻找能让她笑的剧本,但她觉得自己和好莱坞的喜剧的概念隔了好几层皮,「我看了挺多电影,周围的人都乐得不行,但我却觉得自己来自外太空,那些玩意儿是危险的、愚蠢的、可怖的,歧视女性的。」


毕竟她是斯特里普吧,选来选去还是能得到一些她有欲望拍的本子的。1992年,她参演的《飞越长生》公映。阵容挺大咖的,导演是罗伯特·泽米吉斯,1995年拍出了经典的《阿甘正传》,男主演是布鲁斯·威利斯,另一女主角也是奥斯卡影后级别的歌蒂·韩。《飞越长生》拥有一种类似B级片的荒诞感,斯特里普饰演一个不择手段的百老汇虚荣女演员,为了和昔日好友歌蒂·韩一争高下,不惜求助女巫,她那扭曲的脖子、诡异的表演还成了好多人的童年阴影。片子里呈现出来的黑色幽默,像是对洛杉矶年龄歧视的一个写照。


但《飞越长生》在当时并不怎么被看好,或者说,人们习惯了她以往严肃的、深沉的角色,还看不惯她演一个被人性之恶驱动着昏了头的女逗逼。一个记者还暗示,《飞越长生》远远配不上她的影响力。斯特里普略带反讽腔地回,「很遗憾你这么想,我所做的都是严肃的,包括这部夸张的喜剧。」



《廊桥遗梦》(1995年)


现在回过头来看,25年前的《飞越长生》是斯特里普转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学院派出身的她,开始去尝试更放松、更真实、更不那么在乎自己在大荧幕上是不是还年轻貌美,甚至将她自己对中年危机的恐慌投入到《飞越长生》的角色中。


这取决于她的一个自我判断:要做演员,而不是明星。做明星的人,自我的光芒会盖住角色的光芒,而演员是忘我的,是将自我作为工具,掰开、揉碎、放大了投入到角色中。「做一个明星,只会让我学会躲起来,但做一个演员,可以打开我的灵魂。」她说。


有记者问过她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她如何能做到「变色龙」一般将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她的回答是:「即使进入了角色,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是那种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至少我不会经常自我分析。我和我的角色没有界限,她们都是我。比如,在《丝克伍事件》中,当女主角发现自己因为工厂核辐射被感染后,那种愤怒、惊恐和害怕的感情其实都是我自己的。」


《演技·表演——如何评价一个演员的表演》一文中提到:「如果一个演员想要长久的屹立于影坛则不能局限于所谓的本色,一旦固定自己的类型则很难转变,一切重大变化都可能导致票房价值的下跌。如经典好莱坞时代的红星玛丽·璧克馥试图放弃自己惯常的小姑娘角色时,观众表示不能接受这种改变,她只好在四十岁时带着厌恶退出影坛。比如赫本演了一辈子玉女,因为她本身就是玉女,你也可以说她是个伟大的演员,但赫本除了玉女其他都演得比较平庸;所以阿尔·帕西诺、丹尼尔·戴·刘易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伟大性就出来了,无论我演啥,我都能表现出那种能唤起观众特定反应和认可的现象。」


每一个她所饰演的角色,都看不到相同的痕迹,这确实是斯特里普能转型的根基。再加上,她开始去承认,她不再年轻了。至少从她扮演的角色中可以看到,她从未否定过自己的真实年龄,和真实年龄之下,作为一个女性的困惑、犹疑和激情。1995年的《廊桥遗梦》便是一个有力的印证。那年她46岁了,她演一个住在麦迪逊大桥旁边的不起眼的又不那么甘于平淡生活的小镇中年女人。她将饱满但微垂的胸部、不再纤细的腰肢都藏在一件系扣束腰连衣裙中,看似平凡得不值一提,但又交织着少女的羞涩和少妇的风韵。电光火石的激情和漫长晦涩的隐忍,斯特里普将一个中年女人的情欲拿捏得炉火纯青。


如你所知,《廊桥遗梦》早已成为经典之作。这个当年北美票房的第19名,在广大的不那么年轻的女观众心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风暴,连斯特里普都说,「来看的都是我的女朋友。」


《廊桥遗梦》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当人渐老,恐惧会渐渐消退,你短暂一生中的真正模样,才是最重要的值得探寻的事。」(As one gets older, one’s fears subside. What becomes most important is to be known,known for all that you were during this brief stay)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2006年)


好莱坞到底是不是40岁以后女演员的消声器?40岁以后的女演员是不是再没那么多合适的角色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凭借着《角斗士》获得了最佳男主的罗素·克罗,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一个看似「政治不正确」的评论——他说,女演员应该去饰演适合她们年龄段的角色,而不只是年轻的模特。他举了个例子,一个女演员曾经试图改变角色,让自己饰演的角色少几个孩子时,他毫不怜惜地讲:「结束叨叨,好好演吧。」


「如果你愿意活在此刻的皮囊之下,你仍能当一个演员。如果你假装自己还是个年轻的家伙,那你确实没戏了。重要的是,你确实准备去接受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所以我不能永远是角斗士。」罗素·克罗说。他还顺口说了句,斯特里普会给你10000个例子,为什么说年过四十女演员没什么好角色了都是一派胡言。


斯特里普非常同意罗素的看法,年长的女性不该再饰演天真无邪的少女。40岁后,她确实与少女角色无缘了,但却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原本主流电影并不看重的女性角色的阵地。


2006年,一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将57岁的斯特里普推至票房号召力的巅峰。「梅姨」这个称呼,也开始在中国影迷口中流传。她目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但又面临着婚姻塌陷和事业可能的塌陷的双重夹击,梅姨将中年女性「风暴中的寂静」诠释到极致,一个眼神就能让24岁的安妮·海瑟薇黯然失色。若无梅姨,这部片子多半要沦为一部成色不足的时装片吧。


时代也开始了渐变。女性开始出现在电影工业中说了算的位置上,不仅是产业链条中的重要席位,别忘了电影院里的观众席。女人们爱看这个老戏骨演绎人到中年的更多可能。

 


《妈妈咪呀》(2008年)

 

「女魔头」之后,她演绎的角色更轻松、有趣了。2008年她在音乐剧《妈妈咪呀》里又蹦又跳,作为一个单亲妈妈被被包括皮尔斯·布鲁斯南和柯林·费斯等在内的绅士们追求,2009年出现在《爱很复杂》里,与前夫20年的婚姻解体,但并不妨碍她被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爱上。


《梅丽尔·斯特里普:一个演员的剖析》一书的作者Karina Longworth说,她的喜剧电影,始于女性主义,逐渐进化到去展现以前被主流电影忽略掉的女性的经历,比如,《爱很复杂》,比起《苏菲的选择》,女性主义色彩淡化了很多,但这种类型和成功,让她抵达了更多的观众。



《魔法黑森林》(2014年)

 

进入21世纪后,跟梅姨同时期的女演员,大多消失于主流电影圈了。但她却无视所谓40岁女性在好莱坞不再有发展空间的传统「智慧」,越发成为票房蜜糖和不可思议的性感女演员。《妈妈咪呀》票房大卖后,梅姨说,「我太高兴了,因为这片子吸引了一批之前没人在乎的观众。」


2008年,当59岁的她被沃尔特·里德剧院的电影协会致敬时,她说想给年轻时的自己说一句话,「当我看到的这个漂亮的年轻女人,担心自己太胖,或鼻子太大时,我想对她说,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铁娘子》(2011年)


梅姨将自己活成了这句简单建议的样板。2011年,时隔29年,她凭借《铁娘子》二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那年,她62岁。犹疑的眼神和懦懦的恐惧,她将衰老的无情,一股脑注入给曾经叱诧风云的撒切尔的老年孤寂。


她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频繁地、公开谈起自己在临近40岁时的忧心忡忡。但也正是这种曾经的忧心,让她更好地理解了撒切尔的孤老。


年龄改变了她的工作方式和她看待自己的方式。三年前,她甚至在音乐剧《魔法黑森林》里饰演了一个女巫,用这个恰逢其时的角色彻底拥抱了她内心的老太婆。


不仅如此,她还想进一步改善电影产业的生态。她支持了一个基金,专门扶植年过四十的女编剧的创作。


有人说,看斯特里普的表演,与其说是看一个女人如何老去,不如说看一个女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样子。


梅姨承认了这一点:「你厌倦了那些妥协的或迁就的行事方式。当人们活着的日子越来越少时,就会更加希望做真正的自己,而不只是为了在别人眼中,自己看起来很舒服而已。」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女嗨(id:hibiggirl)

作者:张无虞,写故事的媒体人,尤其热衷写女性的故事。任职于《人物》,自留地「大女嗨」,通过写作来记录他人的「英雄之旅」,以及发现自己的「英雄之旅」。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有关上期会员语音:财富仅仅是钱(资产)吗?如果是。那么问题:如果在50岁时,你失去自己积攒的一切现金、资产,你是否有机会东山再起?需要多久时间?我在语音中总结的财富本质,与大家惯常理解的不同。接纳这些观念,有助于你追求更加富足自得的人生。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小新

感谢本周的语音。我是一个硕士毕业工作一年的新人,每天大部分时间处理流程、报销、部门考勤等的琐事杂事,真正的业务,项目、文字很少接触到。曾经数次为了这样的现状而愤怒、伤心,每被交待一项杂事,心里就像长草一般毛躁,或者是一种一眼望到头的绝望,两种情绪交互。可能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开始改变。我利用原来抱怨、愤怒和伤心的时间去健身。心想既然不能积极思考,也做不到下班后充电,至少能让自己尽量不去消极悲观而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心情。另外,我加入了会员,希望从更多方向接收更多信息和思想。听过今天的语音之后,我更加明白,虽然我做的工作都是琐事杂事,但其中也展现了我的工作态度、品格和信用,而这些是不挑工作大小层次高低的。我看到了自己的财富,明确了可以展现和努力的方向,就是把眼前的琐事杂事做到更好,让领导更满意。

张辉:我们在刚毕业的时候都曾迷茫过、愤怒过、伤心过。但是只要内心永远有希望,每天都愿意去努力,就一定能走向知足和平和的中年。


@会员 绿豆

关于「50岁时失去了积攒的所有现金及资产,是否有机会东山再起」这个问题,思来想去,以自己目前的状况并没有办法做到,但父亲可以。在自己工作的领域非常精通,钻研何止一万小时,并且乐于沟通交流,和大多数的同行也保持很好的关系。十几二十年的努力,真切看在眼里,虽然没有和他提过,但一直以他为榜样,朝着他的方向努力。

张辉:向你父亲学习!


@会员 齐辛(Viki)

听完语音中"语言影响观念"那一段话,觉得深有感触——这和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个观点异曲同工。

「世界上大部分人是被生活推着走的,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应对什么事,到最后说一句」我命该如此」,殊不知,一切都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甚至身体好坏都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既然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又是长期下意识的行为,而行为又只不过是头脑中时时刻刻冒出的念头的外在习惯性表达,那么想改变命运,就先从改变头脑中的一个个念头开始,并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负面的情绪削弱自己内心的能量。而想改变念头,就要先打破旧有的一套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也称‘心智模式’。」

张辉:像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里写得那样,要学会用积极的语言,这样我们我们也会逐渐积极起来。语言是极好的心理暗示。


@会员 葵

前几天和好朋友在交流的问题,今天的语音全部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没开心窍的人,很多事情和能力,都要比同龄人慢。每次听张辉的语音,都会很通透的畅感,听眼界很宽的人讲问题,感觉自己的眼界里又多出一方天地。

张辉:若能通畅的听懂我的语音,也说明你的领悟力并非你所说那样,比同龄人慢。


@会员 Julie

听了张辉老师关于如何创造现金流这一块很有感触,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如何挖掘自己的唯一性?以自己来说,本科和硕士都是金融专业,但未来的职业方向依旧很迷茫,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要想摆脱金融民工,该如何积极地思考整个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张辉:拓展视野,多阅读,多做调研,最好能找一个自己的优势领域,无论是 IT,新能源还是医疗。金融的基础再加上对一个领域的深入理解,会助你成为专家。


现在就加入会员:


从现在起,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张辉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财富的本质》作为额外福利。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