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类最大的神秘组织,是——
“回笼教
(觉)
”。
加入这个教的人,都有一个绝技:只要念一句咒语“没事,再睡五分钟”,下次醒来,就会直接穿越到2小时以后!
甚至有些人,在起床做/吃了早餐、洗澡看书、运动跑步、处理工作……之后,又爬回床上,继续睡。
再次醒来,有人觉得
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
但有人却觉得反而
头昏脑胀,更累了!
回笼觉对身体到底好不好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回笼觉”和“回锅肉”一样,重点在一个“回”字:
已经醒了,但还是累;已经起了,但还是累;已经做了一些事了,但还是好想好想回到床上。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
每天睡够7到9个小时就够了
[1]
。
在睡到“自然醒”之前,身体各器官
(尤其大脑)
就已经逐渐由抑制向兴奋状态过渡。
自然醒来后,虽然可能有点不适,但一般几分钟后就会缓解,不会感觉很累,也
并不需要睡回笼觉。
而有些人因工作、学习或娱乐,经常
睡眠不足
,那么就需要多睡一会儿。
如果是被噪音、闹钟
吵醒
或
惊醒
,情况也会不一样。
这时,大脑的兴奋程度还不够,大脑皮层还在发出“继续睡呀”指令,让人想继续睡觉。
这就是回笼觉如此诱人的原因。
回笼觉本质上是对“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偿。
不同人需要的睡眠时长不同。睡个“回笼觉”不仅可以
恢复体力,补充睡眠,还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焦虑和抑郁,让白天的精神和情绪更好
[2]
。
平心而论,如果环境和条件允许
(比如周末)
,
偶尔睡个回笼觉,并没有什么坏处。
如果昨晚没睡好,而今天又有特别需要集中精力的任务,那么睡个回笼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帮你找回最佳状态!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生物钟”。
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会“有规律地”调节着各种生理活动,让我们白天精力充沛,夜里睡眠安稳
[3]
。
但是,
长时间“一会儿睡、一会儿又不睡”回笼觉
,会拨乱了我们身体这个时钟的指针,打乱身体工作和休息的节律。
那么,带来的坏处就有点多了:
大多数睡回笼觉的人,可能直接跳过早饭,一觉到中午。
长期如此,会导致内分泌代谢节律紊乱,引发
消化系统疾病
(比如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糜烂等)
,也会导致
营养代谢的障碍。
而代谢规律一旦被打乱,身体重新调解激素分泌,晚间未被代谢的脂肪囤积下来,最后导致——
肥胖!
如果睡眠时间已足够,那么再多睡1-2个小时,并没有什么更多的益处。
很多人都有同感:白天睡多了,反而会
精神不振、反应迟钝
,无法有效适应日间的工作和学习。
白天睡太多,也会干扰大脑功能的节律。
如果大脑功能长期紊乱,会损害认知功能,具体表现为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等等。
对老年人来说,还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4]
。
如果你经常能够自然醒,那么恭喜你,“回笼教”根本不需要你。
建议
及时起床
,活力满满地享受一天美好时光。
但对于经常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回笼觉”可以睡,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
不建议过长,也不建议一会儿睡一会儿不睡,而是尽量固定入睡和起床的时间。
如果起床特别难,可以试试“一分钟法则”:躺一分钟,坐一分钟,起来活动一分钟。这样逐渐过渡,可以更好地摆脱你和床的“纠缠”。
如果实在缺觉,可以补个
20至30分钟的回笼觉或者午觉
(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
。这样既能恢复精力,又不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当然,如果已经有比较严重的睡眠障碍,比如
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总是早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等,建议及时就诊治疗,寻求专业的帮助。
最后,希望每个人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1.IN BRIEF: Your Guide to Healthy Sleep.(2020). Retrieved 17 August 2020, fromhttps://www.nhlbi.nih.gov/files/docs/public/sleep/healthysleepfs.pdf
2.徐捷,赵鹏,张心保,等.抑郁症的早醒与睡眠脑电图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7):26-28.
3.Van Drunen R, Eckel-Mahan K. Circadian Rhythms of the Hypothalamus: From Function to Physiology. Clocks Sleep. 2021 Feb 25;3(1):189-226. doi: 10.3390/clockssleep3010012. PMID: 33668705; PMCID: PMC7931002.
4.张鹏,李雁鹏,吴惠涓,赵忠新.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05:32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