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乎日报
提供最好的资讯评论,兼顾专业与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当代研究生能有多怕开组会?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9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乎日报

当孩子遇到不顺利,需要让他们学会表达愤怒与悲伤

知乎日报  · 公众号  · 问答  · 2016-11-05 18:21

正文

题图来源:《头脑特工队》

如何教会孩子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

知友|萌芽

题主所说的情况其实很常见。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呢?我们常常会情动于中,形乎于外。孩子们也一样,所有的孩子都会遇到不愉快的情绪状态。

幼儿期是孩子的情感关键期,1-2 岁是孩子情绪的高峰期,很多孩子会持续到 4 岁以后(钱源伟、曹子方,2013)。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对孩子自身、对别人都无伤害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和表达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

一、父母要善于发现和识别孩子的情绪和情感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孩子的情绪波动往往只是表征。

要记住,没有一本教养书会告诉我们,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不同的。所以任何谈话、教养的前提是,观察自己的孩子。

孩子近期突然行为默不作声,或者产生粗暴的行为,往往都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钱源伟、曹子方,2013)。

我们可以记录下来,回想孩子的行为、情绪和原因,如果是有原因的负面情绪表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活中的挫败感,限制太多,还是饥饿、睡眠等原因造成的。

二、舒缓情绪的过程是需要摸索和调整的


许多孩子会被强烈的情感所控制,愤怒、悲伤、沮丧和恐惧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负面情绪。

同时,这阶段的孩子在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上是有困难的,往往会演变为「发脾气」或突然就「痛苦不堪」,所以就会让我们感觉到很头痛,这时候我们往往都会聚焦这个提议,孩子的负面情绪一定要干预了。

可是还有一种情况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一些小孩子并不会发脾气,反而是选择了「压抑」自己的情感,所以表面上看他们并没有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对别人「无害」也「无攻击性」,但却不意味着他们是我们可以称作为「乖孩子」的榜样,当小孩子从小就承担着敌意的重担和消极的情绪,攻击自身,又不能表达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对其成长也不是一件好事(钱源伟、曹子方,2013)。

当我们对孩子的负面情绪,特别是原因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开始消除或减少这方面的诱因是很重要的。

但需要明确的是,帮助孩子舒缓情绪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不同摸索和调整」的过程,也许我们之前研究的假设是需要被推翻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给予不同的引导。教养书上适合 A 孩子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合 B 孩子。

比如我身边一个孩子,是比较文静和腼腆的孩子,如果在游乐园被人抢夺了玩具,她是会闷闷不乐地在一旁,也不反抗,也不表达。

对于这类型个性的孩子,在美国心理学家 Lawrence 的分析里,也许更好的做法就是在旁边陪伴,做个聆听者,问问她想法,听听她的不快,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情绪(lawrence,2014)。

再比如我身边的一个孩子,是个爆发型性格的孩子,时而乌云密布,又可以瞬间阳光灿烂。如果遇上负面情绪,那么很容易就演变为大哭大闹、地上打滚等。

对于这类型个性的孩子,在美国心理学家 Lawrence 的分析里,也许更好的办法就是先「冷处理」,在旁边陪伴,但需要父母们平和的陪伴,不动怒、不惊慌、不火上浇油,等待孩子冷静下来,再和孩子谈心,给予分析引导(lawrence,2014)。

三、 预防是最好的良药


如果得为孩子的负面情绪找一个良药,那么预防在我看来是最核心的药物。

预防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1. 言传身教,孩子会学习父母如何表达情绪

所以在教会孩子疏导负面情绪之前,我们父母是如何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的?

是不是我们也有时候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做了很多事后懊恼的「蠢事」?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科学常识:当我们观察身边的一切环境的时候,镜像神经元就会模仿我们看到的一切,从而让我们达到掌握某个技能的目的。

对于孩子也是,孩子的大脑不但接收我们的动作,同时还包括态度和情绪。

我一直都觉得父母应该是孩子情绪示范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知道并了解我们如何真实地表达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

引导,最重要的是在示范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情绪稳定后再和孩子就事件是与非对谈才能有所成效。

父母在表达自己情绪时,可以害怕,但不要过度慌乱;可以气愤,但不要制造暴力;可以难过,但不要沮丧崩溃。

一个能够在孩子面前坦言「我很伤心」的父母,绝对比大吼大叫摔盘子抽烟的父母对孩子的指导性更强。

同样,如果父母总是用生气来掩盖自己的悲伤、害怕,甚至喜悦的话,那么对于小孩子的情绪疏导就毫无任何意义(Lawrence,2014)。

父母通过适时地示范调整情绪,让孩子从中慢慢学习。孩子是可以有自己的脾气,不管是拗气或是闷气,只要不过份、不影响他人,适时收回都算是正常发展(陈禾,2014)。

因为只有在看到原来父母也可以这样子表达情绪后,年幼的孩子或许才会明白,原来难过和伤心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表达,而不是极力压抑,或者电闪雷鸣。

2. 日常生活中渗入情绪管理、控制的教育

情绪智商理论认为情绪的、行为的以及社交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就像学习运动、音乐等技能一样(Brownell、Kopp,2007)。

即便是成人,我们也不可能天生就懂得管理情绪。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则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活动、绘本等亲子活动来让孩子学习控制负面情绪。

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情绪管理的三步骤就是先表达情绪,接着管理情绪,最后控制情绪(Brownell、Kopp,2007)。

1)教会孩子如何分辨生活中的那些事情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负面情绪,并让孩子感受负面情绪会如何影响身体。

这里可以通过我们常见的表情图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比如最常见的喜怒哀乐的肢体图。

比如当孩子生气时,父母可问孩子「你在生气吗?」

直接让孩子知道他现在是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当孩子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后,也才能理解别人的情绪;之后家长可接着说:「我知道你在生气,让我们都安静一下」,这主要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理解的。

以及通过绘本等形象的描述让孩子感知:「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双手紧握,肌肉紧绷,心里难受」等。

比如幼儿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经常发出尖叫式的喊声很正常,家长可以这样示范:说话都慢条斯理,柔和些,一句一句,孩子听得懂、听得全,听得舒服,这种示范作用孩子是会看在眼里的(陈禾,2014)。

这样,在孩子尖叫时你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例如竖一个手指在嘴巴前示意),他就会立即警觉。

2)教会孩子明白我们同时有生气按钮和冷静按钮。总是会有一些原因引发某种情绪,可以是借助绘本故事,通过告诉孩子启动生气的原因和缘由。

3)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情绪降温法。一些游戏适合我们在亲子活动中一起掌握:

  • 谈一谈孩子不开心的事情
  • 画一幅画来表达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
  • 做一些事情,比如跑步、捏球、喝水、数数等,让心思暂时脱离此时此刻的情绪
  • 听音乐,一起哼音乐
  • 教孩子做深呼吸,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感受和放松自己的身体和肌肉

我经常喜欢和家里孩子玩的游戏是喝水。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可以逐步引导给孩子喝杯水。通常喝完水后孩子都能降温,真正「冷」静下来。

而在日常生活中,会引入一个故事的编排:生气是因为有一个生气哥哥在捣乱,让孩子无理取闹,于是一生气就开始喝水,因为可以把生气哥哥喝走,这个带有童话色彩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更直白地了解缓解情绪的做法。

此外,还包括孩子坐在舒服的小椅子上休息缓和一下等,而大人也可借着深呼吸 10 次或到其他房间缓和自己的情绪,等双方都心平气和了,就可以亲子对谈,并试着了解孩子生气的理由。

3. 情绪疏导过程需要注意两点

1)转移注意力不是长久之计:作为家长,若只会在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后才来针对他的行为哄或转移注意力,说明家庭互动模式并没有成长,也没帮助孩子成长(陈禾,2014)。

不要只靠着哄,父母得学会从孩子的情绪表达上判断孩子的需求,以适合可行的方式及时作出回应。

2)没找到原因的讲道理无任何意义:「一味地给宝宝讲道理,讲道理不成便任由孩子哭」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在孩子情绪并未缓解,同时家长也没有找到原因就讲道理,只会让孩子陷入无助的苦恼。

当孩子没辙了,只好不管,孩子安静下来只是绝望,和父母的情感距离就更远一点。

这么做的后遗症就是脾气越来越大,其实不是脾气,而是无路可走(陈禾,2014)。

结尾


家长引导和示范孩子情绪管理的方法有无数种,挖掘这些需要家长积累生活的智慧。

随着孩子的长大,一味地用转移注意力的做法已经不适合,并且会有更负面的影响。

因此,理解、示范、引导孩子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当陪伴和帮助孩子直至不再哭泣、情绪稳定,这才是家长与孩子开始讨论和沟通的最佳时机。


本文根据 Celia A. Brownell & Claire B. Kopp《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Toddler Years: Trans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Lawrence Shapiro《I’m not Bad, I’m Just Mad》,钱源伟、曹子方《幼儿心理百科》和新加坡亲子教育专家陈禾的新浪微博,并结合亲身经历撰写。

知乎专栏:萌芽研究所 BUD,致力于普及科学育儿的专栏

更多育儿的个人经验与技巧,收录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萌芽研究所 BUD 中,感兴趣的爸妈们欢迎来坐坐。


「阅读原文」
下载「知乎日报 App」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