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由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合编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每年都会使用从专利申请量到教育支出等数十种指标,对约130个经济体进行调查,高屋建瓴地帮助决策者了解日益推动经济和社会增长的创新活动的情况。
2017
年全球创新指数的主题是“
创新养育世界(
Innovation Feeding the World
)
”,探讨在农业和粮食系统进行的创新。指数显示,瑞士、瑞典、荷兰、美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而包括印度、肯尼亚和越南在内的若干国家的表现则优于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侪。
在关于全球创新指数的新特写中,一个特别栏目介绍了全球各地的“发明热点” (Video详见“
阅读原文
”)——国际专利申请中所列发明人最密集的区域。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第十版指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继续拉大,不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研发活动都增长乏力。
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
“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全球经济中,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但需要更多的投资来助力人类创造活动和经济产出,”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创新有助于将当前的经济上行趋势转化为长期的增长。”
2017
年,瑞士连续第七年位列榜首,除排名第22位的中国之外,前25名中的24个都是高收入经济体。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进入前25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总排名继续前移,较2016年上升三位,在
商业成熟度和知识与技术产出方面
获得高分。今年,中国在以下几个指标上表现优异:
研发公司的全球分布、商业企业的研究人才、专利申请量和其他知识产权相关变量
。
【
全球排名(部分)
】
一些中低收入经济体在创新方面的表现远远高于其当前经济水平的预测:今年的“创新成就者”共有17个经济体,比2016年略有增加,总的来看,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有9个,包括肯尼亚和卢旺达,来自东欧的经济体有3个。
与中国、日本和大韩民国等创新强国并驾齐驱的一组亚洲经济体,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和越南在内,都在大力改进各自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教育、研发、生产率增长、高科技出口等方面的若干重要指标上排名前列。
【
地区创新领导者
】
主要结论表明,印度已跃升为亚洲新兴的创新中心,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发展方面的创新表现优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待把握机遇,提升创新能力。
【更多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