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行业:科技浪潮中的中流砥柱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半导体宛如现代科技产业的基石,深深嵌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电脑,到汽车、工业自动化,再到新兴的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半导体芯片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半导体设备作为芯片制造的 “幕后英雄”,则是推动整个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半导体设备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领域,研发实力堪称企业的生命线。每一次芯片制程的微缩、性能的提升,背后都离不开半导体设备的创新突破。高额的研发投入、顶尖的科研人才、深厚的技术积累,是半导体设备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必备要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自主研发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关乎着企业能否突破 “卡脖子” 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聚焦半导体设备概念公司的研发实力排行榜,探寻这些在科技浪潮中奋勇前行的领军者。
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的 “燃料”
屹唐股份:重金投入,志在高远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排行榜上,屹唐股份堪称 “排头兵”。2019 年至 2021 年期间,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高达 8.6 亿元,占累计营收的比重达到 15.95%,这样的投入力度在行业内十分亮眼。高额的研发资金犹如强劲的燃料,驱动着屹唐股份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以其干法去胶设备为例,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屹唐股份不断优化设备性能,使其在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 90 纳米到 5 纳米逻辑芯片、10 纳米系列 DRAM 芯片以及 32 层到 128 层 3D 闪存芯片制造的关键步骤,全球累计装机数量超过 3700 台,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这一成绩的背后,是研发团队无数次的实验、改进与突破,每一个技术细节的优化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
展望未来,屹唐股份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在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干法刻蚀等设备领域的优势,并向薄膜沉积设备等新领域进军。凭借着对研发的执着与重金投入,屹唐股份有望在半导体设备的星辰大海中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为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厂商提供更先进、更高效的设备及解决方案。
中微公司:持续加注,巩固优势
中微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多年来始终将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占比。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 15.4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95.9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 28.03%,而在过去几年,这一比例也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
如此高额且稳定的研发投入,让中微公司在技术上屡获突破。在刻蚀设备领域,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成为行业标杆,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从 65 纳米到 14 纳米、7 纳米和 5 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及先进封装中。通过不断投入研发,中微公司持续优化刻蚀工艺,提升设备的精度与稳定性,满足芯片制造企业日益严苛的需求。
不仅如此,中微公司在 MOCVD 设备领域同样成绩斐然。其 MOCVD 设备在行业客户的生产线上大规模投入量产,为 LED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公司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布局用于碳化硅和氮化镓基功率器件应用的 MOCVD 市场,并在 Micro-LED 和其他显示领域的专用 MOCVD 设备开发上取得显著进展,多款新产品已陆续进入市场。
中微公司的研发脚步从未停歇,随着上海临港产业化基地的启用以及未来研发大楼的建成,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持续的研发投入不仅让中微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助力其在国际半导体设备舞台上崭露头角,向着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领域核心供应商的目标稳步迈进。
研发团队:智慧大脑的 “集结号”
中科飞测:人才济济,创新不止
中科飞测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能够打破国外垄断,其强大的研发团队功不可没。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研发团队人数达 334 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 43%,如此高比例的研发人员配置,在行业内实属少见。
公司研发团队涵盖光学、算法、软件、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专业背景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依托在光学检测技术、大数据检测算法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中科飞测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例如,其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性能已比肩海外龙头,成功在中芯国际等知名晶圆制造厂商的产线上实现无差别应用;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也在长电先进、华天科技等先进封装厂商中站稳脚跟。
中科飞测还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合作以及自行培养,构建起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团队。公司董事长 & 核心技术人员陈鲁先生从事半导体质量控制设备领域研究二十年,曾任科磊半导体的资深科学家,2010 年回国后带领团队创业,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指明方向。在这样的团队引领下,中科飞测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持续为国产半导体量检测设备注入新的活力。
北方华创:精英汇聚,协同发力
北方华创作为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老牌劲旅,拥有一支由国内外顶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这些专家来自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他们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研发过程中,北方华创十分注重团队协作。不同专业背景的研发人员紧密配合,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应用,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打磨。以刻蚀设备研发为例,半导体物理专家负责研究刻蚀原理与工艺优化,材料科学家挑选适配的刻蚀材料,电子工程师设计精准的控制系统,机械制造工程师打造高精度的设备结构,通过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刻蚀设备,如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HDPCVD、双大马士革 CCP 刻蚀机等,并在多家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
北方华创还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充实研发队伍。同时,公司通过设立员工持股计划、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等措施,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力,打造出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高的研发铁军,使其在半导体设备技术的前沿阵地不断开疆拓土。
技术创新成果:实力的 “军功章”
专利数量:智慧结晶的闪耀
专利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是衡量半导体设备公司研发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在这一方面,各大企业各显神通,专利成果丰硕。
屹唐股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专利数量颇为可观。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其专利总量虽未公开披露具体数字,但从其在半导体设备各细分领域的广泛布局来看,专利储备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等核心业务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已获得专利保护,为公司产品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例如,其在去胶工艺优化、设备热管理系统等方面的专利技术,使得产品在处理效率、稳定性等方面领先同行,保障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中微公司同样是专利领域的佼佼者,截至 2021 年底累计申请专利 2030 项,且近年来专利申请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刻蚀设备和 MOCVD 设备两大核心产品线,专利覆盖了从设备结构设计、工艺制程优化到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各个环节。以等离子体刻蚀设备为例,中微公司针对不同刻蚀应用场景申请了大量专利,如高深宽比刻蚀技术、多晶硅刻蚀均匀性控制等专利,确保了在刻蚀精度、速率以及对不同材料的适应性方面满足客户日益严苛的需求,为公司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方华创在专利数量上更是独占鳌头,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专利总量达到 5900 件,相比于去年同期,新增公开或授权专利近 800 件。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老牌企业,北方华创全面的技术布局反映在专利层面,涵盖了刻蚀、薄膜沉积、氧化扩散、清洗等几乎所有前道工艺设备。例如,其自主研发的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机相关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微观结构的高精度刻蚀,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广泛应用;而在薄膜沉积设备方面,关于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的多项专利,确保了能够制备出高质量、均匀性好的薄膜材料,满足芯片制造从常规制程到先进制程的演进需求。
技术突破:打破 “卡脖子” 困境
半导体设备行业的技术突破对于我国摆脱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产业自主可控意义非凡。众多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勇挑重担,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振奋人心的突破。
中微公司在刻蚀设备领域持续发力,成功研发出达到 5nm 先进制程工艺要求的刻蚀设备,打破了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刻蚀技术迈入国际领先行列,更使得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在高端制程工艺上有了自主选择的国产设备,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向更高端迈进提供了核心装备保障。在实际应用中,中微的 5nm 刻蚀设备已在国内多家头部芯片制造企业的产线上稳定运行,助力企业提升芯片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力推动了我国 5G 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芯片国产化进程。
北方华创在多项半导体设备技术上填补国内空白。其自主研发的氢化脱氢炉设备,生产的高纯钛粉主要应用于 3D 打印、MIM 成型工艺等高端制造领域,打破了国际厂商在该关键原材料生产设备上的垄断。该设备采用连续式生产工艺,预计产能可提升 3 - 5 倍;同时,通过先进密封和焊接技术,将无氧过渡仓氧含量控制在小于 5ppm,所生产的高纯钛粉氧含量优化到 1000ppm 以内,远优于国内传统设备水平,为我国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高端制造提供了高品质的原材料保障。
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北方华创也屡获佳绩。其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在技术性能上取得重大突破,能够实现超薄、均匀性极佳的薄膜沉积,对于先进逻辑芯片、存储芯片制造至关重要。该设备已成功进入国内主流集成电路生产线,为国产芯片在多层布线、栅极绝缘层等关键结构的制造工艺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逐步缩小了我国在薄膜沉积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此外,像盛美上海在清洗设备领域研发的空间交变相移技术(SAPS)和兆声波清洗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清洗工艺难以攻克的微小颗粒污染物去除难题,大幅提升了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清洗效率与质量,为我国半导体产业从基础工艺环节实现弯道超车奠定了基础。这些技术突破如同星星之火,正在汇聚成推动我国半导体设备产业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势,助力我国在全球半导体竞争的舞台上逐步站稳脚跟,向着更高的山峰攀登。
综合研发实力排行榜:强者登顶
通过对半导体设备概念公司在研发投入、研发团队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等多维度的深度剖析,我们得以窥见各企业在研发实力上的 “真功夫”。综合这些关键要素,以下为您呈现半导体设备概念公司研发实力的排行榜:
排名
|
公司名称
|
研发投入(近三年累计金额 / 占比)
|
研发团队(规模 / 专业构成)
|
技术创新成果(专利数量 / 关键技术突破)
|
1
|
北方华创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 50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超 20%
|
研发团队超 3000 人,涵盖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多领域,团队协同紧密
|
专利总量达 5900 件,在刻蚀、薄膜沉积、氧化扩散等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
2
|
中微公司
|
2022 - 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超 40 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稳定在 25% 以上
|
研发人员超 1500 人,多学科交叉,注重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
累计申请专利 2030 项,刻蚀设备达 5nm 先进制程,MOCVD 设备全球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