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2017年的小尾巴,晶见制作了
专题网页
(扫描文末二维码开启)
及
视频
,回顾一下2017年,将从10个维度为你呈现电力市场的主要变化。
市场化交易规模比例扩大:35%
2017年,电力市场的建设加速,根据国家发改委运行局的预测,全国市场化电量交易比例将从2016年的22.5%扩大至35%。
根据2017年12月26日国家能源局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局长努尔·白克力对2017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做了预估,市场化交易电量将达到1.6万亿千瓦时。
市场化电量规模扩大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省份不断放开市场交易,在2017年上海也进行了首次双边协商交易(10-12月),交易规模40亿千瓦时,而推进速度更快的广东、江苏交易规模也扩大至千亿千瓦时以上。
售电公司呈井喷式发展:3223
根据晶见统计,2016年全国公示的售电公司数量483家。2017年,全国已启动售电公司准入程序的省份已达24个,售电公司就开始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在2月份更是达到了峰值的491家,山东的首批公示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85家。
根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5日,全国电力交易中心公示的售电公司数量多达3223家。
大量售电公司的涌入,顷刻间,蓝海也成为红海。
输、配电改革进入新阶段:33、195
在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输配电价改革的有关情况,经过从2014年深圳和蒙西电网的“破冰”阶段到2016年实现的“全覆盖”阶段,全国32个省级电网(和深圳电网)的输配电电价全部核定完毕。
在2017年12月8日,区域输配电价格和跨省跨区输配电价格定价方法也进行了征求意见,输配电价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增量配电业务试点时隔一年之后,也公布了第二批试点,试点数量已达195个。目前增量配电业务的改革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配电价格形成机制、配电区域划分等问题都需要相应实施细则,这些工作目前都在完善,在2018年上半年,增量配电业务试点也将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现货市场终于来了:8
2017年8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下发了一份特急文件,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现货市场的建设试点,根据要求,试点地区应在2018年第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
交易机构基本成立:35
2017年12月25日,海南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成立。目前,全国交易中心呈现“2+33”的格局,北京和广州两个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和33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试点铺开待提速:2
2016年东北区域辅助服务市场试点获批,2017年福建也获得了国家能源局同意启动试点的复函。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现货市场试点的启动,建立市场化、分担共享的市场机制也在2017年11月22日,由国家能源局纳入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