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木棉姐姐
来源 | 悦读(ID:yuedu58)
最新一季的《奔跑吧》已经开播了。
从团队成员到节目主题,都让人耳目一新。
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已经厌倦了过度娱乐和炒作,“跑男”把主题聚焦在“环保”这个严肃问题上,有点回归清流的小趋势。
可是想到了开头没有想到结尾。
节目上线以后,网友们却主动歪了楼,
大家都被Angelababy的眼睛吸引走了。
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她的眼睛怎么又变大了?她简直就是真人版的葫芦娃啊!她一定是去做了开眼角手术了!
就这样,Angelababy的眼睛还被推上了热搜。
瓦特???
说好的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呢?
讲真,Angelababy究竟是换了造型,还是开了眼角,
我真的一点兴趣也没有;
节目中展示的垃圾填埋场,才真的让人触目惊心。
走进厨余垃圾的分拣中心,郑恺和王彦霖两个人完全傻了眼。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令人作呕的垃圾现场,面对辛劳的工作人员,俩人只能佯装镇定。
那种“纯正”的、刺鼻的味道,他们带着口罩都能闻到。
从上楼开始,俩人就面露难色。
分拣现场,几位阿姨全副武装,正站立在垃圾运输机两侧,仔细分拣。
这么惨烈的现场,两人彻底蒙圈。
阿姨告诉他们,她们的工作就是:
要把不属于“厨余垃圾”的东西手动挑拣出来。
因为厨余垃圾会被运送到营养罐,腐烂发酵后会产生沼气,用来发电;而其他垃圾,则需要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然而,让他们想象不到的是,
人们日常扔掉的垃圾近乎毫无分类。
厨余垃圾竟然惊现雨伞、卷发棒、玻璃瓶、泡沫,甚至还有菜刀。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面前,郑恺只工作了一会,他感觉到头晕、眼花、身心不适。
阿姨却给他出主意:“你一个礼拜下来就好了。”
这句话差点吓掉郑恺的下巴。
另一边,负责厨余垃圾清运的朱亚文、白宇也被虐到超负荷。
他们过去从来不知道,垃圾分类不当,还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人身伤害。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朱亚文和白宇,他脸上那道疤,就是在处理其他垃圾时被“化学药品”所伤。
刮风下雨天,他们要露天作业;
夏日酷暑,他们带着手套,在高达八十度的塑料膜上作业;
早上,他们凌晨两点钟起床,三点就要上班,而且三百六十五天不放假。
看着惨不忍睹的垃圾,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到胃在翻江倒海;
听着工作人员叙述工伤遭遇,我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坚持与无奈。
然而,更让人揪心的是,
节目里展现出的场景,才只是垃圾危害的冰山一角。
节目里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听着都让人焦虑:
我们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产生1.2公斤垃圾;
杭州市现在一天的垃圾生产量三到四年就可以把一个西湖填满;
从2007年到2019年不到12年的时间里,杭州已经填埋了1700多万吨垃圾,
原本预计使用24年的填埋体积,12年就被填满了;
杭州市只有唯一的一个垃圾填埋场,
那里填满之后,杭州市将没有地方进行垃圾填埋处理;
如果没有垃圾填埋场,
只需一个星期,杭州市的垃圾就会覆盖所有街道;
而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等它们自己慢慢降解。
那自行降解需要多久呢?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估计得近300年。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和王彦霖一毛一样,快哭了~
我们的生活看似便捷,可轻松的背后早已危机四伏。
没有人喜欢垃圾,却没有人不制造垃圾。
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
人均高达402kg;
其次是上海、浙江、广东。
我们现在感觉不到垃圾的存在,是因为它们被运到了别的地方。
没有人愿意与垃圾为邻,但是,很多人却不得不近距离地接触垃圾。
美好的背后,总有一些不为人知,或者人们根本不愿意知道的另一面。
2010年,导演王久良考察了北京周边大大小小共400多个垃圾场,
他把背后的故事拍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垃圾围城》。
他惊讶地发现,北京外围的垃圾场已经连成一个圈,
组成了当时北京的“七环”。
在北京通州的某农村社区,农民正在垃圾场放羊,
羊群们啃食着运来的厨余垃圾;
这些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的水源和大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几乎每一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和周边居民的关系都异常紧张。
因为没有人愿意与垃圾为邻。
后来,为了避免矛盾,政府不得不把垃圾建立在高高的山上。
那些生活在垃圾场周围地小朋友,也不得不在垃圾周围玩耍。
这些垃圾场虽然位于北京的六环之外,可垃圾却来自于城市的内部。
没有什么能阻挡北京这座城市扩张的脚步,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垃圾的生产。
人们匆匆地把垃圾转移出城市,匆匆掩埋;
但无论怎样“掩饰”,垃圾都没有消失,它们都还存在。
而这一面,或许正是我们幼时生活的场所,亦或许是我们家人仍然赖以生存的空间。
我们更毫无意识,很多本就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因为垃圾涌入,活得更加艰难。
在广东贵屿镇,很多农村居民迫于生计,不得已靠分拣垃圾挣钱。
最高峰的时候,村里80%的本地人口都在回收废品。
图片标注:分拣洋垃圾女工,来源:《塑料王国》
然而对贵屿某村体检时发现:
全村8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患有呼吸道疾病,25%的新生儿铬超标。
图片标注:把塑料垃圾当玩具的儿童,来源:《塑料王国》
糟糕的是,目前为止,我们根本无法妥善处理塑料垃圾。
自2016年起,“跨区域偷倒垃圾”新闻屡见不鲜。这说明,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垃圾容量已经饱和,只能向其他城市偷偷转移。
可是,转移到哪里去了呢?
这里是某个省城的郊区,这里的垃圾污染异常严重。
而65岁的黎宏柏,每年这个时候,都会站在儿子的坟墓前痛哭。早在10年前,他的独生儿子就因为肝癌去世了。
这两年癌症越来越多,癌症大数据显示,接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只有10%-30%的癌症可以归结为基因突变。
据统计,中国2015年约有430万人确诊癌症;28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别以为这些垃圾被送到了偏远的山村,无法污染到在城市的人。
住建部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
十面霾伏,或许还可以戴口罩;可垃圾围城正在将我们渐渐包围,我们已经快要无处遁逃。
可无处遁逃的,从来都不是人类本身。
最无辜的,是那群在海底自由生长的动物。
当发现陆地不能够再承载垃圾的重量时,有人便将触角伸向了海洋。
一个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布报告称:全球海平面上至少漂浮着26.8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是什么生存条件呢,打个比喻,就是再过五十年,一条鱼的周围至少有一个垃圾袋。
人们在一只死掉的信天翁肚子里,发现了满满当当的个人生活用品。
海龟在海里游泳,可是塑料和渔网却把它困住了。它无法移动、无法觅食,只能在海中不断挣扎,漂浮着等死。
一只已经痩到不行的小海狮上了岸,它迫不及待地要找一些食物来吃。可它看到眼前的一切后,绝望地挣扎着爬回水里。因为海滩上,除了垃圾,还是垃圾。
今年2月,在挪威的西部海岸上,人们发现一头巨大的鲸鱼被搁浅了。
当地科学家赶到现场时,这头痛苦的鲸鱼已经无法被挽救,只能将其安乐死。然而当人类剥开鲸鱼的肚子,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这条鲸鱼的胃里,被整整30个塑料袋所塞满!同时发现的,还有长达9米的绳子、花盆、甚至还有一团超过30平方米的塑料布。
鲸鱼胃里的塑料袋,甚至可以铺满整整一面渔船的甲板。
在BBC新鲜出炉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里,也有这样一个片段。英国南极考察队队员搜集了一些信天翁幼鸟们呕吐出来的食物。他们发现了:
而有一只幼鸟,本来活得好好的,就是因为误食了海洋里的牙刷造成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