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债市周观点:1年同业存单下破2.20%,4月债市维持“牛陡”观点不变
3月下旬债券供给和人民币汇率对债市的利空扰动继续减弱。跨季结束后、4月债市再度回归基本面交易,弱预期和宽松资金面再度主导债市。
虽然3月PMI大超预期,制造业PMI回升至50.8%、环比大幅上行1.7个百分点,也是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服务业和建筑业PMI表现同样较强,但债市弱预期不改,加之债市考虑到季调性因素对3月PMI绝对值的贡献,因此3月较强的PMI对债市仅有阶段性冲击。此外4月首周资金面回归宽松,隔夜资金利率明显下行,DR001、R001周均值环比分别下行4.6bp、15.3bp至1.70%、1.80%,机构杠杆也有所反弹,但绝对水平相对中性。上周1年AAA同业存单收益率下行至2.18%,下破前期2.21%的关键点位,债市较为担忧的资金面收敛情形并未出现,流动性同样支撑债市走强。全周来看,上周1Y期国债收益率和前期持平1.72%,10Y国债收益率下行0.64bp至2.28%,由于利率债市场整体仍处震荡期,期限利差变化不大,10Y-1Y国债利差在50-60bp范围内震荡,30Y-10Y国债利差在15-20bp之间震荡。
上周债市主要的边际变化来源于政策面,2024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表态虽然维持宽松基调,但表述细节有所调整,核心关注点在央行对经济基本面的定性以及后续货币政策取向方面,我们解读如下:
(一)1-2月经济数据表现亮眼,加之3月制造业PMI明显偏强,与23Q4例会相比,央行新增
“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但主要是对经济数据阶段性反弹的反映,整体定调和2023Q2-Q4例会相差不大。
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转型期,24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也未见明显改善,参照2023年以来的情形来看,经济数据的阶段性反弹较难明显改善债市经济预期,债市整体呈现对经济数据钝化的状态,而货币政策节奏和资金面主导债市节奏。虽然债市经济预期变化不大,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整体也有节奏,2023年Q1、Q3和2024年Q1的经济数据环比均改善,2023年Q2和Q3央行例会上分别提出
“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恢复”
和
“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
,因此2024Q1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上对经济表态乐观,整体是对2024年Q1经济数据反弹的反映与定调,但仍保留了
“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
,在地产转型期的背景下,后续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仍然待察,对债市的扰动不宜高估。
(二)货币政策总基调变化不大,新增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通胀方面由
“促进物价低位回升”
转为
“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春节期间CPI的阶段性反弹或是主因
。
鉴于国内信贷需求整体不足的形势,央行仍有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必要性,2024年Q1货币政策仍保持宽松基调。边际变化主要关注两点:
一是新增“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当前降准空间愈发逼仄,中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效果欠佳,在未来债券供给较强的背景下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尤其必要性,但其均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债市以利好为主,后续关注央行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箱方面的动作;
二是通胀表述方面也有所变化,当前促进价格水平回升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目标之一,2023年二季度以来货币政策例会对提及对物价水平的关注。2024年Q1通胀表述由“低位回升”调整为“温和回升”,春节期间CPI数据的阶段性抬升或是央行调整描述的主因。但目前尚未看到通胀大幅回暖的线索,上半年通胀水平预计仍以低位震荡为主,预计后续央行仍高度关注价格水平表现,扩大货币供给、推升M2增速或是最主要手段。
(三)2024Q1央行例会新增“
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对债市形成一定利空预期冲击,但我们认为整体影响偏中性,央行目前整体较为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大幅波动。
2023年12月以来,与短端相比、长端和超长端收益率波动明显更大,30Y-10Y国债利差单边压降至历史低位。随着长端尤其是超长端收益率的波动性加剧,当前央行高度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大幅波动,这或许是首次在央行例会中提到长端收益率变化的主因。
一是前半句
“在经济回升过程中”
来源于前文央行对当前经济基本面的定调,当然主因是2024年Q1经济数据的阶段性反弹。但结合2023年例会来看,这尚不代表央行对经济基本面完全转向乐观,房地产市场仍处转型期,信贷需求不足问题仍凸显,后续经济数据改善的持续性仍待察。
二是后半句
“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结合央行对经济基本面的定调,并非指向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央行担忧长端收益率大幅向上。实际运行来看,虽然2024年Q1经济数据阶段性反弹,但是10Y和30Y等长端收益率并未大幅向上。因此央行更为关注的或是长端收益率的大幅波动,尤其是30Y超长期国债收益率。我们预计在超长期特别国债+央行政策预期引导背景下,30Y-10Y国债利差继续压降显著空间或不大,央行或较为防范长端收益率的大幅波动。
综上,虽然2024年Q1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上新增表述被债市解读为利空因素,但央行对经济基本面、通胀的定调均建立在2024年Q1经济数据阶段性反弹的基础上,后续经济修复的持续性仍待察,货币政策短期内并不具备系统性反转的基础。当然长端收益率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央行对于长端收益率的关注客观存在,在央行政策引导下后续超长端利率利差继续大幅压降空间或不大
。对于4月债市我们继续维持“牛陡”的观点不变,信贷增速仍趋于下行,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尤其是Q2和Q3资金中枢下行的确定性较高,预计将带动长短端收益率整体下行。
2.周度回顾:国内债市走强,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39%
周度(4.01-4.05)
国内债市走强,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39%。
具体来看:
资金面: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1年期AAA同业存单震荡下行、报收2.18%,机构杠杆环比抬升。
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各期限资金利率普遍下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全周净回笼5,24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回笼4,440亿元。资金价格方面,R001、R007周均值分别报收1.80%、2.07%,分别较上周下行15.30bp、37.13bp。受月初资金面转松影响,期间机构加杠杆意愿上升,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周均值为7.11万亿元,周度环比上行15.92%,其中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周度均值5.02万亿元,周度环比上行2.53%。
债市:债市回归经济基本面交易+资金面宽松,国内债市走强、10Y国债收益率报收2.28%
。虽然我国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引发债市短暂扰动,但资金面维持宽松,加之存款利率下调预期升温,在多重利好因素下,债市走强。10Y期国债收益率周度下行0.64bp至2.28%,期限利差(10Y-1Y)维持震荡。
海外债市方面,经济“强”+劳动市场“热”+原油价格走高,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39%。
美国3月ISM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以上,并且3月非农数据也超预期,叠加原油价格受地缘政影响,对通胀预期带来扰动,市场交易美联储将维持高利率更久,10Y美债收益率周度上行19.00bp、报收4.39%。其他海外债市方面,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40bp至0.74%,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00bp至2.37%。
可转债:
国内转债收涨,中证可转债指数、上证可转债指数分别上行0.77%、0.56%。
大宗商品及原油:
大宗方面,黄金上涨4.18%报收2349.10美元/盎司,布伦特原油上涨4.35%报90.86美元/桶,国内定价大宗表现分化,南华黑色指数上涨0.28%,其中焦煤下跌1.08%、铁矿石上涨1.22%。
汇率:
汇率方面,美元指数走弱,下行0.20%报104.29,英镑、欧元相对美元升值,日元相对美元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24,离岸人民币汇率报7.25。
股市:
股市方面,国内股市普遍上涨,海外股市普遍下跌。上证指数上涨0.92%,深证成指数上涨1.53%,恒生指数上涨1.1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80%,日经225、英国富时100、德国DAX和法国CAC40分别下跌3.41%、0.52%、1.72%和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