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跪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迷人,又危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不跪的世界

私生子瓜之后看看央行数据

不跪的世界  · 公众号  ·  · 2025-03-22 04:13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网上热议的许老板的子女话题,同时引出了关于美国情报报告和数据安全的讨论。文章还涉及了居民收入、就业预期、企业利润、房价预期以及消费与储蓄占比的问题,并且提到了一系列经济和金融现象,包括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以及政策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网上热议的许老板的子女话题。

文章提到了许老板新增的孩子引发的网友热议,成为了一个网络瓜点。

关键观点2: 美国情报报告和数据安全。

文章提到了美国情报报告引发的讨论,并强调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3: 居民收入与就业预期。

文章指出居民收入承压,就业市场不理想,居民对就业的预期达到历史新高。

关键观点4: 企业利润与房价预期。

文章讨论了企业利润的情况,同时分析了居民对房价的看法,指出房价预期存在分化,并且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关键观点5: 消费与储蓄占比。

文章强调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政策需要引导宏观资源从“物”向“人”转变,以修复居民现金流量表。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一个瓜来自于许久不见的许老板,这两天网上都在讨论那两个(新增)孩子,到底是谁的肚子里出来的。不得不说,吃瓜时,网友都很有名侦探的天赋。(上了一天班的疲惫瞬间治愈了)
第二个瓜来自于 U.S. intelligence周四的一份报告,这个基本就没人敢讨论了。再名侦探也得先保护自己。
还是数据安全。看看央妈昨天更新的季度调查报告吧(终于更新了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
顺带插一句,这两年为啥央妈喜欢把下半年的调查放在第二年一季度末发,我觉得是和经济年初上、年中开始下有关。选择在一季度发,虽然晚,但也是一种预期管理,毕竟一季度人们的情绪最“乐观”。
好,从居民收入开始呗——
预期收入减少的居民仍在历史高位,远超预计收入增加的比重。
你可以这么分析(乐观版):去年四季度居民预期收入减少的环比没有增加,预期收入增加的略有回升。
你也可以这么分析(悲观版):截至去年年底,有87.9%的受访居民表示收入没有增加,甚至有超过1/5的受访者表示收入减少。
你怎么分析,归因于你属于哪个百分比范畴。只不过,确实没增加的范畴很大。
收入承压,对应的,肯定是就业市场不理想。我们接着看居民对就业的预期——
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对“就业难”的占比再创历史新高,尤其是三季度末,对应了当时宏观终于坐不住开始高频开发布会。
表示就业容易的人来到历史最低的7.7%。就业那么紧张,要在孩子教育阶段走平常心路线看来一时半会也是很难的。
好,收入对应就业,就业对应什么?企业利润。
这个图表之前做过分享了——
毕竟经济价缩属性仍在延续。
而价缩的推动力是什么?供求失衡,即重生产、轻需求。
这意味着政策到了必须要转变的时刻。(虽然1-2月的经济数据并没有体现出来)
再看看居民对房价的看法——
可以看到去年三季度末也是极其悲观,不过在四季度末略有修复,说明吹风+利率下行还是有所帮助。
不过因为居民现金流端(收入、就业)如上述依然疲软,所以房价预期背后,应该也存在一些分化。
分化本身代表一种脱实向虚,即贫富差距可能在这个期间,进一步拉大了。
默认分化和把资源倾斜多胎一样,是一个很短视的行为,但在缝缝补补的既定范围里,已是一种让步。
总的来说,四季度末居民看空房价的占比还是远高于看多的。而稳房价需要更多的“计划购房”占比——
有意思的是,这个趋势图,也应证了2016年拐点。
这不是房地产问题,这是人口问题。
再看消费/储蓄占比——
尽管财富效应理论被错误推崇(错误把资产负债表看得比现金流量表更重要),但调查数据显示居民部门还是有超过6成的占比偏向储蓄。
这和之前po的定存比相呼应——
要促进消费,结合上述,就得让宏观把以前花在“物”上面的资源向“人”转变——
结合第二个瓜,小部分人上不了台面的财富未来要压制,这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肯不肯的问题。
不然你看,消费倾向占比,连3成都不到,不就是脱实吗?没有消费意愿,PPI和企业利润怎么上去?
它们不上去,居民现金流量表怎么修复?
居民现金流量表没修复,靠政策“向虚”去稳资产负债表泡沫,不还得摔跟头?
循环、循环,居民部门是要循环的,但架不住有个黑洞在那里。
所以,得先堵黑洞。
如果能堵它,我就能今天聊第二个瓜了,而不用罗列一大堆数据。
当然,金融业也别笑,因为唇亡齿寒——
用财政资源去给银行填资本金,本质也是挤出对民生资源的。
而资本金扔给银行对标最受益的是谁?却是地方部门。
你不站在最上面看现金流在怎么转,就理不清政策到底在干嘛。
就到这。

一线城市房价回收期提升至56.3年
会所经济学
美国发生了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两个星球已超过6000人,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Image


Image

Image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