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谷趋势
决策者的首席情报顾问。2016胡润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50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事关机器人产业,工信部最新部署! ·  昨天  
飞哥带你看市场  ·  要起飞了? ·  昨天  
贵州法治报  ·  这笔钱别忘了领!明起预约→ ·  2 天前  
e公司官微  ·  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相关上市公司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谷趋势

利益集团从中作梗?经济学家为何痛批网约车新政“荒唐”

智谷趋势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5 19:33

正文

日前,经济学家王福重做客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向地方网约车新政“开炮”。在他看来,不少地方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中,对网约车采取了限制而非拥抱的态度, 具体表现在通过户籍、车籍、轴距等标准对方面的苛刻规定,非常“荒唐”。

这位一向以敢于直言著称的经济学家表示,解决了传统出租车模式诸多弊端的网约车,毫无争议的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它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升级。尽管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网约车细则,但他仍然希望这些规定能够在2017年最后不了了之,“这也是我今年最大的愿望。”



01

传统出租车存在诸多弊端 牌照让人自以为牛气

在王福重看来,网约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传统出租车的运行模式已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他举了两个让他印象深刻的例子:

几年之前,有一天他在北京的CBD国贸打出租车,由于正逢晚高峰,排了好长的队,一共就两个出租车在那里等。第一辆车在多次拒载之后,载了一个美女走了;第二辆车,拒绝了排在王福重前面所有的人,轮到他上车时,焦急万分的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这辆车“拿下”,于是在上车后,他立即主动跟司机说:师傅你去哪都可以,只要你给我拉离这个地方就可以。

然而司机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又百般无奈。他说,我今天哪都不去,我就喜欢看你们打不到车的这个样子。

还有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在天津火车站,也是排大长队,也是好不容易打到一辆出租车。当时正是三伏天,王福重觉得车里酷暑难耐,于是跟师傅说,劳驾把空调开一下,师傅没好气的搭腔说“开啥空调,这不挺凉快的吗?”他没办法,只好再告诉师傅,实在是热得受不了了,谁知道就这样一句话,“他就把我扔到了大街上。”

王福重认为,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不少传统出租车司机是相当霸气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要想开出 租车首先得有牌照,凡是有牌照的东西它总是供应不足的,物以希为贵,所以说它就比较牛。

同时他认为传统出租车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完全采用巡游的方式,它在街上经常是扫街,但是它扫街有的时候经常空驶,这也就造成了它成本高。

02

让人和车匹配到一起 网约车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王福重说,正是网约车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出租车的这种弊端。大家在使用网约车之后惊喜的发现,原来网约车真的有服务。

只要你通过智能手机下载个APP,手指动几下,司机他就会到你指定的任何地方去接你,比如说你家楼下,而且你预先就知道他行走的路线你还可以选,而且绝不会讨价还价,因为是根据计算的系统,自动就计算了,而且很多人通过微信就支付了。

“没有什么争议,这个真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王福重说。

网约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他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是因为网约车能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把所有打车的人和所有开车的人联系在一起,并且迅速的进行匹配,这也 成功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车辆效率大大提升。

03

价格机制弹性可调节是网约车的优势之一

除了精准匹配之外,王福重认为,网约车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实现弹性的价格机制。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打网约车它可能会涨价1.2倍,1.5倍,为什么?因为如果不涨价,你就有更长的时间打不到,而过去的出租车怎么办呢?比如说你到了早晚高峰,你根本就完全打不到车,他堵在路上,它的成本大大增加了,当然它的价格是不能调整的。

“所以说传统出租车这个行业是解决不了我们的高峰期或者下雨天这个极端情况的,因为它的价格不能调节,价格机制是完全失灵。”他说。

在他看来,有了网约车之后大家打车的面貌是焕然一新了,因为大家再也不必担心看司机的脸色了。

然而,这种大家都满意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大概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管理部门就说了,这个网约车有问题,需要规范,需要加强管理。 那网约车存在什么问题呢?在王福重看来,其实很多所谓的问题都是误解。

04

技术监督 网约车安全性高于传统出租车

王福重说,在大家看来,部分人对网约车的指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它不够安全。比如说媒体就报道,说是深圳有一个网约车司机摸了一个女乘客的大腿,你看,你打网约车尤其是女士打网约车是多么的危险,是不是?

不过,他认为,这其实是通过极少数极端的例子,一竿子打翻了一团人。王福重认为,网约车本身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它有GPS跟踪系统,你在哪里上的,走的什么路线,几点几分到的什么路线,在哪里下的,付了多少钱,司机叫什么,你的电话是多少,司机的手机是多少,他都知道。”

所以王福重也认为,网约车实际上是处在一种无时无刻不受监督的状态,非常透明的状态。

05

网约车平台信誉远超出租车 限制户籍违背市场经济

为了应对网约车的问题,就出了所谓网约车的新政,新政第一条比如北京上海是需要本地人本地车,它意思是说本地人更可靠,信息更对称,就更安全。对此,王福重并不认同。

他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去掉身份的经济,它是一种契约。它的安全是要通过技术保证,是要通过公司的信誉保证。

王福重表示, 滴滴这样网约车平台,信誉要高于以往任何的出租车公司,因为它更大,资产规模更大,如果它不守信誉,如果它违背信誉的承诺那么它的损失会更大。


王福重“炮轰”的另对象,是不少地方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中,对于网约车车辆轴距的限制过高。

“有关部门在第二个规定是说车轴距要在2700毫米以上,差不多就相当于说20万块钱以上的车才可以做网约车。”王福重认为,这样的规定是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他举例说,好比说你饿的要死,就像我们有时候打不到车,实际上街边有一个饭馆吃一下就行了,或者说就在大街上买一个烧饼就行了,有关部门说,你必须到五星级以上去吃500块钱以上的餐才可以。这样你才安全,

“规定车要20万以上才可以做网约车,就像你饿了之后必须到五星级酒店去吃饭其实是一样荒唐的。”王福重说。


06

拥抱而非限制 网约车管理应尊重市场机制

王福重认为, 网约车的问题就是一个管理部门怎么管理的问题,是一个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么认知市场的问题。 他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自愿的契约,网约车司机他和这个互联网约车平台签的这个契约,如果他没有违背现有的法律,要尊重契约精神,要尊重价格机制的作用,要照顾到最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改进他们的福利。

他认为,在最高意义上来讲互联网网约车自己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功能,因为出任何一点出错就会被记录下来,就会被传播开去,所以它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约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