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崔东树
崔东树关注汽车市场研究,研究政策走势,挖掘行业数据,发现市场变化点,解读行业状态,供行业研究人员和社会各界参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崔东树

北京国际车展-中国汽车一定会全球化发展

崔东树  · 公众号  ·  · 2024-04-25 19:57

正文


2024 年北京国际车展今天开幕, 2024 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以 新时代新汽车 为主题,新车云集,盛况空前。

我全天参观车展,感受中国汽车新品的提升迅猛、品牌传播力更强、海外客商云集,此次北京车展的中国汽车新品新形象必将引发世界关注。中国新能源车崛起,中国汽车全球化,这是我们汽车人应该有的志向,加速新能源发展,加速走向世界是自主崛起必由之路。

1 、北京车展的亮点

A\ 多生孩子好打架

此次北京车展的自主品牌推出大量的高端新能源车型。自主品牌大量的新品牌、新车型的推出,形成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现象,我们认为多生孩子好打架对新能源车发展是极其适用的概念,尤其是多生孩子本身来说,新能源在技术快速进步,在消费者多元需求的情况下,多生孩实现了更好的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更好的做品牌探索跟。

新能源车的发展创新实践,有更多的产品能够更有效的突围。大集团有足够的资源,要多生孩子好打架,长安、东风等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很好的经验。反观优生优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与国际品牌的优生优育相比,自主大集团的多出品牌,多出产品,充分内部竞争,这种赛马机制而不是相马机制的多生孩子好打架有巨大的优势。

B\ 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爆发

此次北京车展的高端新能源爆发式推出,以小米 su7 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表现突出,新能源车延伸向更加细分的领域。新技术正在加速普及, 800V 高压架构、 SiC 碳化硅功率模块、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激光雷达等高端配制,随着一款款车型的推出逐渐普及。自主的高端价格天花板已经被打破,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高端自主新车。

同时自主品牌智能化方面全面开卷,高级智能配置不断下探,无图智驾方案和纯视觉模式成为更多车型的选择,部分车型也逐步向轻地图重感知路径转型,智能平权的时代或提前到来。

C\ 越野风潮涌动

在长城汽车推动越野细分市场火爆后,此次北京展览会的硬派越野车成为备受关注的细分市场。在车展上,长安深蓝 S318 、比亚迪的方程豹、捷途山海 T2 、奔驰纯电 G 级等多款硬派越野车展出,设计很有亮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消费者对车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步转向了满足旅游休闲的性质。随着市场上硬核的越野车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更容易被满足,市场的活跃度更强。

D\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现在的车展成为车企老总的舞台,卷产品、卷价格、卷啦总称为北京车展的特色。流量为王的时代传播方式巨变。这次北京车展体现了中国车产品的巨大的产品优势跟传播的力量,这推动中国产品更好的走向世界,尤其大量的国际的经销商跟国际消费者的关注。

这次看到北京车展的互联网的传播效果日益的凸显,更多人通过北京车展的现场直播快速了解产品和品牌,世界大市场,传播一体化。让国际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了中国车、中国品牌的优势,对中国车就有向世界具有巨大的发展的利好。

2 、近期电动车的内热外冷是暂时的

2021 年全年的欧洲新能源市场受疫情影响,新能源增长较弱。 2022 年仍受到疫情影响,欧洲 2022 年较 2021 年份额下降较大, 2023 年欧洲份额小幅下降, 2024 1-2 月下降仍明显。

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速强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 2020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较大反转。 2021 年中国全年保持 52% 较强。 2022 年的中国占世界新能源份额 超过 60% 2023 年月的中国占世界份额 64% 2024 1-2 月的份额 62% 的表现较强。

2024 年中国之外市场的新能源走势总体平稳,海外部分新能源市场在今年开始相对低迷,由于北半球是新能源主要市场,因此冬季的低迷是世界新能源的特色。但中国 3 月新能源车市场总体仍是较强。

海外车企放缓电动车,国内车企全面加强电动化进程,这样的内热外冷是暂时的现象。

梅赛德斯 - 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2 月在年度股东会上称,将 2030 年完全电动化的原定目标推迟五年,调整后目标是到 2030 年新能源销量占比 50% ,并称计划未来 10 年内继续生产内燃机汽车。大众集团近日取消了在德国投资 20 亿美元新建电动汽车工厂计划,福特汽车也宣布推迟 120 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而此前投入 10 年时间、百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近日则宣布终止电动汽车项目。

3 、国际车企需要更多时间培育电动化

欧美车企尤其是欧美制造业长期来处于空心化的状态,消费电子产业链的竞争力严重不足。因此,在电动化产业链上,由于欧美体系能力差,所以成本压力特别大,包括电池、电机等相应的技术都比中国在技术上相对没有优势,而电控、电池、电机等制造成本上具有巨大的劣势。产业链劣势使欧美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成本价格竞争力严重低于中国车企,中国车企的电动化整个产业链优势极其明显,设计也有独创优势,在欧美来看短期之内难以解决。尤其是中国电动车设计优势使电控体系的电子控制单元数量较部分欧洲车型减少了 30% ;集成式计算机系统和子系统的区域结构能够轻松应用 OTA 升级,并可以持续无缝更新的自动驾驶功能。

因此欧洲与北美也在积极发展电动化,同时调整目标节奏,给欧美内部更多的产业培育调整时间,推动欧美产业链的电动化产业链逐步的成熟完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