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0岁设计师。
症状:微胖有小肚子,有几根稀疏的白发。已度过约莫1/2的人生,理论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期关键字:职业规划,设计师,学习,取舍,工作vs生活
30岁,一个敏感的年纪。
往往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转折点。还有不到一个月,我自己也即将踏入30岁的行列。这次,我即是医师,又是患者。
国内平均设计师年纪为27岁,欧美地区为34岁。
30岁意味着什么?
1)工作上,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理论已经成为资深级别人士,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区间。米田的经历比较特殊,虽然是艺术生,不过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工作其实和设计没有关系,看到的30岁现象和大家可能会有所不同。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30岁现象出现在任何行业,任何职位,哪怕是公司的实习生,还是董事长,都绕不过去这道坎。只是大家思考的东西不太一样。
很多人可能会说设计师是年轻人的行列,空乘人员,重体力劳动者不更是如此?整天听到一句话,老子不做设计去搬砖了,事实是,以我们的小身板,估计搬一天就需要在床上躺3天了。
2)生活上,家庭琐事逐渐变多
接近30岁的人,或许已经需要大量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以中国人平均寿命推算,祖辈这个时间段会逐渐离开我们的世界。相对于20多岁年轻人而言,身边人出现各种事故的几率会变高。
会逐渐看到很多人的人生终极点,即死亡。当见到朋友圈说某某离世后,会容易胡思乱想,表现症状为总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理解人生苦短的意义,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3)身体上,人的身体逐渐走向衰退期
人类普遍规律,30岁后身体会慢慢向衰老期进化,生长期已经与我们无关。偶然熬个夜,精力就吃不消。小病一场,恢复期也明显加长。
这段时期,会深刻理解身体比金钱重要的道理。
30岁的选择,我们该走向何方?
其实30岁的年纪真心不算大,距离法定退休年龄还有25-30年。之所以这个年龄段特别尴尬的原因,与中国传统的观念有关。
中国传统观念里,“三十而立”,源于《论语·为政》。具体解释,即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简单来说,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全社会都认为你在30岁应该这样时,困惑就出现了,也必然让你产生情绪。就如同高考,周围人都说那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一定要拼的道理一样。
1)继续在设计路上走到黑,以设计为主业
自己是本科毕业于艺术类院校,俗称的艺术生。我们那一届总共有400名设计方向的同学,算是人数比较多的学院。毕业约7年,大家基本属于30岁以上人士,还直接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数约30-40人左右,约为1/10。
悲观的消息是,已经没有多少人从事设计工作了。乐观的消息是,基本还留存下来的人,基本都过的还不错,少部分已经在行业内有所名气了。
Publication Studio
至于为什么还在设计行业打拼,和其他行业很相近。设计是一个比较依赖大城市的行业,80%的就业机会也存在于这些城市。很多同学可能在大城市打拼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回到老家,在老家却再也找不到类似的工作了。迫于生存压力,也就纷纷转行。
另一部分,走到黑的同学,除了设计能力或其他相关能力已经得到认可,通过设计能获得不错的收入,以及社会认可的到精神满足。
2)以设计思维过一生,以设计为副业
看过了很多人,一部分曾是设计师的朋友,在30岁这个节骨眼上,大部分选择皆如此。这是什么意思?
设计已经不再是他赖以生存的主要技能,而慢慢变成了兴趣,甚至是一种习惯。脱离了以设计作图,服务客户的流程,更多设计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space capsule in art village,Airbnb上一名设计师开的小客栈,坐落在广州。
窃以为这种状态相当棒。设计的精髓在四个字“设想、计谋”。与软件无关,与电脑无关,与人有关。某种意义,专业设计师做的都是狭隘的设计范畴。
从事过设计师的人,都会保持一种思维模式。如何将同样东西变得与众不同,或让使用体验变的更简单。
拥有这类思维,在不同领域都有着特别是的魅力。
3)恨这行,直接逃离
真正到这个地步的同学其实很少,或许当时学设计是被逼得,完全绝对的恨透这个职业。
你可能明白几个道理
1)设计并没有什么用
设计只是庞大职业里的一个而已,他不是超人并不能拯救世界,也很难凭借一款设计拯救一个项目,甚至一个公司。
特别是在国内,这阶段,便宜可用还有一定美感的产品消费者更愿意买单。
这是在某电商截取道的画面,哪个产品卖得好?
真实的排序是这样的
同样,iPhone哪款卖得好?
2)大部分人注定平凡
平凡这个词没有绝对,只是相对。与参照的对象有关,你会发现里身边永远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而且可能永远也追不上。
还记得BBC的那部著名的纪录片《七年》,追踪采访英国十四位不同阶级的七岁小孩,到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以及四十二岁。多年过去了,得到的结论是,他们似乎都没有逃出自己的阶级,上层社会的还在上层,下层社会的还是下层,除了有个小孩出生贫苦,后来当了大学教授。
阶层的流动是固定,虽然这个消息很悲哀,不过确实是事实。大部分人只是属于正态分布曲线的中间部分。
这时候心态很重要。
3)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到来
“在未来50年,我们所了解的知识中有95%,都会在这50年内被发明。”科技巨头思科(Cisco)的前首席未来学家David Evans写道。 (fn)
社会发展很快,快到没办法想象的地步。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20年前很多还没有出现,10年前开始萌芽。5年前,很难想象你的工作伙伴能够分布在世界各地。
慢慢开始有这种趋势,公司里逐渐开始不存在“职位”,只有“角色”。一个跨界团队,或是来自不同团队、不同领域(有时也有不同地域)自由的工作者以解决现实的问题为目标组成人数很少的项目小组。在项目结束之后,团队也将回归到相对独立的状态。
当然,这个概念很新,许多人还没有能看到这样的趋势,不过不妨想想这个问题
1)我是谁?
2)凭什么是我做?
3)除了设计,我还能做什么?
那未来可能是怎么样的?
MIT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能揭示些未来的可能性。
官网:[http://matter.media.mit.edu/]
MIT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除了天才学生外,里面的教授都是拥有两个以上专业的博士,强调跨学科交叉,本身就是做设计,多媒体和科技的技术转化和研究。
虚拟建造——光打印(2011-2012)
TRANSFORM可自行变化的家具(2014)
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U4OTYwNjAw.html
30岁的设计师何去何从?
这个阶段,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即所谓的做减法,找重点。已经没有很多时间让我们试错,也过了可以随意试试的阶段。虽然这时候大家的收入上来,但是相对的健康,家庭以及各种意外都会相对容易出现。
曾记得前段时间和微信团队交流,问其最佩服张小龙什么?得到的答案是,“坚持某些东西不变”。
这是什么意思?仔细观察最容易发现微信的启动画面一直没变过,坚持这个是非常难的事情。其二,好友通讯录那块基本也没变过。
那对我们的职业选择有什么建议呢?
随便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1)知道自己擅长什么
2)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
3)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4)知道自己能舍弃什么
所以当你在网络上再看到以下内容时,不要过于羡慕也不要过于鄙视。
30岁,自己能真正活明白,与其他人无关,就是很难的事情。
31岁职场巅峰突然辞职,坚持画画100天,她把人生搞明白了,连GOOGLE也请她去演讲。
如果这事情,你做了,99%的失败率。因为这是别人的选择,和你无关。
杨澜的回答,她一直是那么的理智知性
有人会问,有那么高的学历、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或养家糊口,或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态度——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
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人生只是选择题,不是是非题
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每个境遇也仅仅是你选择的结果罢了。
努力折腾,哪怕30岁还在努力,只是为了能遇见像我们一样不甘于平庸的人,努力。
有温度的创意书影单,主动!设计!
微信号:izddes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