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麦 来自/搜狐娱乐 经授权转载自“中国电影产业”
今年六月的上海电影节某论坛上,冯小刚放炮,中国垃圾电影多,是因为有那么多垃圾观众。
这话很多人不爱听,怎么做产品的最后还怪到消费者头上来了?但辩证地想,也有人觉得有道理,明明是多数人公认的烂产品,你为什么还要花钱消费呢?
就拿最近正爆热的《战狼2》做个分析。
这部电影在大众购票平台猫眼有超过108万观众参与评分,平均分9.7,仅次于《摔跤吧!爸爸》的9.8分,是今年口碑第二好的电影。评分观众中,打分在9分以上的占94.4%,打7-8分的占4.5%,打6分以下的合计只占比1.1%。
除了40岁以上的观众平均评分是9.6,其他所有年龄段的观众,男性、女性观众,以及一、二、三、四线城市观众,平均分均是9.7。
也就是说,对于这部电影的好恶,所有观众的观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即,吴京和他的团队,做到了让所有观众都满意。
《摔跤吧!爸爸》比《战狼2》更“通吃”,不管男、女,各个年龄段,各个城市的观众,所有的评分都是9.8。评分6分以下的观众占比更少,合计只有0.6%。
再对比一部今年很热过的“烂片”《大闹天竺》。近72万观众评分,猫眼平均分7.4。9分以上占比45.2%,6分以下合计占比31.8%,打2分以下的占比也有9.5%。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男性观众的平均分6.7分,而女性观众的平均分高达7.9分,差异十分明显。
在各个年龄段中,25-29岁及20-24岁年龄段的观众的平均分最低,分别是7.2分和7.3分,35-39岁及20岁以下观众的平均分最高,分别是7.8分和7.7分。
也就是说,20-29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观众,要求是最“苛刻”的。而20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多数是学生),以及35-39岁的中年观众,是最“宽容”的。
一、二、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评分也是依次增高的,一线城市观众平均评分7.2,而四线城市观众的平均评分是7.5,差距不小。
在想看观众的受教育程度上,《大闹天竺》本科以下观众占比高达70.8%,而《战狼2》本科以下观众占比只有29.8%,正好相反。
最后反应在票房上,《大闹天竺》在一、二、三线城市的排片、票房、场均人次都是依次递增,而且差距很明显。而《战狼2》在一、二、三线城市的排片占比相对均衡,场均人次是依次递减的。
如果说《大闹天竺》是春节档的片子,观众人口流动很严重,分一、二、三、四线城市不合理。那再挑一部最近上映过的热片《悟空传》。猫眼评分观众29万多,平均分7.6,打6分以下的合计占了22.4%。
大数据统计结果跟《大闹天竺》一样,女性观众评分比男性观众高,青少年及中壮年观众评分高,三、四线城市观众评分高。
想看观众受教育程度本科以下占比31.5%,这一比例比《大闹天竺》低很多,比《战狼2》高。
对比完国内再对比国外。
今年国内上映的票房过亿的23部好莱坞电影,《生化危机6》、《极限特工3》、《变形金刚5》、《速度与激情8》、《一条狗的使命》、《新木乃伊》六部中国的票房高过北美票房,《金刚:骷髅岛》、《加勒比海盗5》两部中国票房接近北美票房。
这些电影在北美多数都属于“烂片”,IMDb上的观众评分都在6分上下,比如《生化危机6》5.6分,《极限特工3》只有5.2分,《变形金刚5》5.3分,《速度与激情8》也才6.9分。
北美票房也可以用“扑街”来相容。
《生化危机6》、《极限特工3》分别只有2683万美元和4490万美元,而这两部片的制作预算分别是4000万美元和8500万美元。
《变5》和《速8》虽然北美各收了1.22亿美元和2.26亿美元,看起来像是不少,但比起2.17亿美元和2.5亿美元的高预算,完全失败。在系列里也只分别排第五和第三。
是“宽容”的中国观众救了这些电影,不然,一个个都可能面临亏损。
在猫眼观众评分上,除了《新木乃伊》和《变5》,《生化危机6》、《极限特工3》、《一条狗的使命》、《速度与激情8》评分全在8.5分以上,《速8》甚至高达9.3分,是今年除了《摔跤吧!爸爸》和《战狼2》的第三高。
票房上,《生化危机6》在中国卖了10.33亿,折合美元近1.54亿,是北美本土票房2683万美元的5.73倍。中国票房占了海外票房2.85亿美元54%比例。最终,该片的全球票房3.12亿美元,相对4000万美元的投资,能赚不少。
《极限特工3》在中国卖了10.53亿,折合美元1.565亿,是北美本土票房4490万美元的3.49倍。中国票房占了海外票房3.01亿美元52%比例。最终,该片的全球票房3.46亿美元,相对8500万美元的投资,也能赚钱。
而口碑好的好莱坞电影,在北美多数都有很好的票房表现,基本遵循口碑决定票房的规律,比如《星球大战外传》、《银河护卫队2》、《神奇女侠》、《金刚狼3》、《爱乐之城》。
这些电影在中国的票房也不错,但是跟北美票房比起来,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出了。比如《星球大战外传》,北美票房是中国票房的7.9倍,《神奇女侠》北美票房是中国票房的4.5倍,《爱乐之城》北美票房是中国票房的4.4倍。
北美观众常用的有IMDb、烂番茄、Metacritic几大评分网站。
IMDb是最大众的,都是观众评分,可以和国内的猫眼、豆瓣评分作类比。
烂番茄上有专业和大众两种评分,还有新鲜度,大概可以理解为“好评率”,主要综合纸媒、网媒等主要媒体的评论,十份评论里有六份是倾向于点赞的,就视为新鲜。
Metacritic评分是一组来自主流电影评论界,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芝加哥日报》等30-50位影评人的评分,相对比较“苛刻”。
一篇题为《烂番茄口碑真的能左右电影票房?好莱坞片方努力拖延影评曝光时间》的文章里提到,关于评分和票房之间的关系,社交网络调研公司Fizziology追踪了每一部好莱坞大片的轨迹,结果显示,80%的北美观众在决定看什么电影时,会受到专业影评影响。36%的观众会直接去烂番茄看评价,40%的观众更看重亲友在社交媒体上的推荐,而41%的00后观众会去烂番茄和IMDb查看影片的评分。
烂番茄上的好评电影
Fizziology的老板说:“今年夏天,事态发展进入了白热化。我们会看到一大片观众群体讨论一部电影好几个月,突然间,当烂番茄新鲜度放出来的时候,一切热度全都偃旗息鼓,再也没人聊了。人们在用这个分数当做是‘过’还是“没过”的标杆。好莱坞总会说某某影片‘能扛住评论’,它们可扛不住烂番茄的新鲜度。”
烂番茄上的差评电影
事实都在说明,北美的电影评分,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主流商业电影的票房。除了个别特殊案例,烂片想拿到高票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中国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至少目前来说,评分决定票房这事儿没法下定论。
而且中国的评分系统,普通观众和影迷观众的口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除了像《摔跤吧!爸爸》、《战狼2》这样极少数的电影,很多评分并不高的电影,票房很好,而很多评分高的,票房也不见得高。有些在豆瓣被评为佳作的,在猫眼的评分很低,在猫眼观众评分很高的电影,在豆瓣评分又很低。
统计今年票房超过1000万的61部国产片,猫眼评分超过8分的有35部,占半数以上。豆瓣评分超过6分的有21部,仅占三分之一。像《熊出没4》、《建军大业》、《傲娇与偏见》这些在猫眼被评高分的电影,在豆瓣都是低分(《建军大业》关闭了豆瓣评分)。而豆瓣的高分电影如《大护法》、《绣春刀2》、《明月几时有》等,在猫眼的评分并没有那么高。
再往前,比如《驴得水》、《罗曼蒂克消亡史》等电影,猫眼评分跟豆瓣评分相当,甚至猫眼评分比豆瓣评分更低。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相比几年前,观众的选择越来越理性,“烂片高票房”的现象在减少,口碑不错的电影一日游的现象也在减少,今年《冈仁波齐》的近亿票房就是一个案例。
至于评分,相比于口碑更靠得住的豆瓣,猫眼的大众评分跟票房的关联性相对大一些吧。
再回到冯小刚的话题,到底是因为垃圾电影太多,观众没得选?还是观众垃圾,什么东西都去看?答案留给大家。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UC平台|搜狐新闻|新浪微博